十、外婆與母親── 往事雜憶 / 文‧周碧華
母親、姊姊與 Joe / 民國 40年代,陽明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萬籟寂靜沉沉的夜晚,我提筆在手,久久無法下筆。“ 子欲養而親不在 ”這是天下多少作子女的椎心之痛。
母親早歲喪父,三位兄長也先後去世,幼時的家境並不富裕。母親曾說兒時就得幫忙做家事,曾因個子矮小必需墊一小板凳才搆得上洗衣檯,想來外婆在外謀生無法兼顧,而在當下母親能唸到初中畢業,對外婆而言相當不易。
母親在懷有浩正後便將我託付外婆照料,也就是自二歲起到離開家鄉為止,我一直在外婆身邊。外婆除了母親別無親人,隨母嫁而入住周家。可能不願白吃白住惹閒話吧,常見她早起在廚房幫忙工作。年幼的我不諳世故,認為這是佣人的事,為此而生外婆的氣。外婆患有氣喘,夜裡常因喘不過氣無法成眠,往往在這時侯她會碎碎唸,自艾自怨命苦、孤獨無靠、、、、我睡在她身旁祗會默默流淚,不知如何開口安慰。
外婆堅持不願隨我們離鄉到香港,理由是:死也要埋骨在家鄉。卻想不到這一別成永訣。我不敢想像外婆在我離開後的日子是如何渡過的,當發病時有誰為她捶背取痰罐、腰背酸痛時有誰能幫她洗腳穿鞋、又有誰能分擔她的苦衷、、、、、。父親與浩光第一次返鄉時,我請浩光在外婆墳前代為嗑頭致意,想不到因文革動亂連葬身之墓地也無從尋覓。外婆,如果人生能夠重來,我一定選擇留在您的身邊,陪伴您渡過晚年的每一刻,絕不讓孤弧單單寂寞無依含恨而終!
母親,我們的媽媽,印象中:傳統但不守舊、樸實而不奢華、從不說三道四閒話長短。老媽非常聰明,反應很快,在督促弟弟們功課作業時居然學會了注音,真是慚愧,我唸了幾年注音,結果是七竅通六竅、隔靴搔癢。
老媽非常勇敢,記得第一次因腎囊腫開刀住院時,醫生囑咐手術後要多走動,第二天她就忍著痛起身自己走到廁所。那是要極大的忍耐力才能受得住那種痛徹心肺的痛,老媽居然做到了。老媽對子女的愛有時也會矇了眼。有一天她憂心忡忡地對我說:怎麼辦、浩中要去當神父!我半信半疑笑著說:不會吧,他才幾歲?媽非常認真的說:是真的,你一定要勸他打消這個念頭!我說:媽、他才初中,後面的路還長呢,隨著年齡增長他會改變想法的,你不用擔這個心。後來浩中考上師大,父親開心又驕傲的對母親說:我們家第一個上大學的!
住在後港的時侯,有一天父親指著老媽笑著告訴我說:看你媽媽、撿一樣東西也會摔跤。我真痴呆,居然未察覺這是老媽的身体在傳達有病的訊息,當時不經意地對媽說:媽,去看看醫生吧。老媽一派輕鬆用她一貫的口頭禪說:十三點,又沒有病,看什麼醫生。
老媽什麼事都忍著,都放在心裡,從不讓我們大家為她擔心,身体不適也悶在心底,其實是害了自己。想到她晚年病痛纏身,真恨自已沒有用心在母親身上,對老媽有太多太多的悔恨、太多太多的思念、太多太多的不捨、 、、、、、。祈母親在天之靈能勘破天理,期待來生了。
* 附記:
母親、浩龍弟與 Joe / 民國 40年代,台北。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文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