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6 17:48:56janlu

雙英形象對決 彼得潘大戰白雪公主?// 回響/拉攏中間選民 不靠感性召喚

雙英形象對決 彼得潘大戰白雪公主?
回響/拉攏中間選民 不靠感性召喚



雙英形象對決 彼得潘大戰白雪公主?


聯合報--陳孝平--大學教師╱兵法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馬英九明年競選總統連任最大的危機,在於上屆主要賴以當選,代表青春、無瑕、無辜的「彼得潘」特質,不但無法再度使用,而且幾乎已經全部移轉到仍然成功維持「白雪公主」形象的蔡英文身上。


觀察台灣的選舉,「政策無差等論」(相異的政策,卻沒有不同的政治效應)漸漸確立,日前聯合報對於兩位總統參選人的民調,得到「形象」與「政策」的扞格,驗證這一點。


放在台灣的政情中,所謂「政策無差等」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台灣民眾從來都不是看政策投票。某些學者論政,經常有把「主觀認定」當成「客觀事實」的不自覺謬誤。「端出牛肉來」是其中最大的謬誤。台灣的選民如果依照「牛肉」來投票,今天台灣的政治絕不會是這個樣子。西歐政治心理學的研究早已指出:當長日將盡,投票的當下,決定的是感性,而非理性。三年前,民進黨大敗,不是因為什麼政策,而是因為陳水扁的失德引起選民情緒的反感;馬英九之大勝,不是因為民眾相信他有什麼願景,而是因為他的清新形象。


第二、目前兩黨檯面上最大政策的歧異,據稱是為兩岸關係。但,綠營的支持者心裡明白,民進黨的「反中」,其實只是對國民黨鬥爭的武器,目的純粹在於把國民黨推倒,從來不需要擔心民進黨一旦執政就真的會反中。只要觀察綠營有多少要角在中國有重大利益關連就可以確知。而藍軍的支持者則相信「輕舟已過萬重山」,兩岸關係的結構,已非民進黨重新執政所能改變。不管如何,兩岸政策既非國民黨的得分項目,也非民進黨的罩門。


因此,歸結到最後,明年總統選舉的勝負,形象的營造將決定一切。關鍵的門道,就看馬英九是否能超越彼得潘的形象,而提升成為成熟、穩重,睿智、可信賴、有魄力的「大人」(姑稱為「所羅門王」形象);而蔡英文則是能否四兩撥千斤,輕飄飄閃過一切有爭議的議題,而輕鬆、雍容維繫其白雪公主的形象。


反過來說,綠軍的最高戰略,應在於暴露彼得潘形象的幻滅,例如政策反覆、不成熟、不穩重;而藍軍的最高戰略,則是要極力把「白雪公主」化妝成為「巫婆」,例如強調其與陳水扁以及舊有民進黨習性的掛勾。「所羅門王」或許會贏「巫婆」,但「彼得潘」則絕對輸給「白雪公主」。


至於政策或政績,就藍軍來說,純粹只有防止失分的功能,而絕非某些人所認為的「主戰場」。例如:獲百國免簽證,得到就得到了,民眾既不會感恩,只具有防禦的價值。就綠營來說,既非執政黨,政策或政績更是無足輕重。


在語藝學的分析中,「創新致勝」有三大要素:ethos(候選人營造出來的人格特質)、pathos(感性的召喚)、logos(理性的辯證)。在「政策無差等論」之下,明年總統大選的勝負,決定於前兩者,後者則只是包裝的材料而已。

回響/拉攏中間選民 不靠感性召喚


聯合報--林士清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拜讀五日「彼得潘大戰白雪公主」一文,將雙英取大位的操作策略,隱喻為「彼得潘對白雪公主」和「所羅門王對巫婆」的形象包裝,並闡述所羅門可用魄力,打敗遭受抹黑的巫婆,但筆者認為這有待驗證。


所謂「台灣民眾從來不是看政策投票」,犯下過度推論的謬誤,從來沒有實證資料支持這種說法。政治與政策,彼此的本質和專業並不相同。政治或許可以藉由工具和機制,控制或壟斷政策,但無數的政策影響的累積,亦能形塑政治現狀,若不抽絲剝繭來審視各種政策對政治反饋的原貌,擅自將「形象」凌駕在「政策」之上,認為候選人的形象包裝,才是唯一決定大選結果的推論,亦有待驗證。


再者,政治觀察家不能只將虛實之間政治現象的隱喻,當成認定的一切。蔡英文亦非善良的白雪公主,她在爭與不爭的反覆,類似「黃蓉」的精於修行與敏銳洞察,否則如何能從民進黨的九袋丐幫的生態下,一路被簇擁與呵護,最終贏得黨內初選。


雙英在學經歷的背景及特質相近,審視雙英在角逐大位的實際內涵,他們瞭解唯有將中間選民極大化,才是勝選的關鍵。訴諸中間選民的支持,靠的是理性,唯有理性能透視爭議性的政策議題,透過政策合理化的辯證邏輯來論述,而非訴諸意識形態的感性召喚。


筆者並不擔心「彼得潘」在選舉過程中如何花枝招展,而是擔心這些支持彼得潘的選民們,瞭不瞭解彼得潘終究不能成為所羅門王,選了一個不適當的人在不適當的位置,最後擺脫不了組織的「彼得定律」的詛咒。


(2011-05-06)
Corner from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