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25 22:20:52繁華
【味覺感官】四神湯的滋味
不知為何,突然懷念起家鄉的米糕與四神湯的滋味。於是在超市的肉品櫃中見到已清洗乾淨的豬小腸與四神配料,毫不猶豫的就將它們給帶了回家。
拜網路資訊的發達,只要有寬頻,幾乎沒有什麼資訊是在網路上查不到的,就算查不到,一個提問,也會有熱心的網友解囊相助,因此對於料理新手的我而言,烹煮一道未曾煮過的食材,倒不需太緊張的。
網路上的烹調建議是這樣的:
材料:豬小腸、鹽、米酒(有的寫當歸藥酒)。
藥材:四神,即蓮子、淮山、芡實、茯苓四種,另有再增薏仁一味的說法
。我則為了顏色的美觀,另加入枸杞。
煮法:1.先將豬小腸洗淨切段、汆燙後沖冷水瀝乾備用。
2.鍋中燒熱水置入豬小腸煮約半小時後,再加入四神、料理米酒一
起再續煮約半小時即可。
3.食用時可酌量加入料理米酒(當歸藥酒)風味更佳。
我照著指示做,然後才體會到,理論與實際之間的差距。
豬小腸在煮之前,必先清洗乾淨,而方法是:以麵粉和鹽搓洗表面,接著再翻出內面,同樣搓揉一番。搓洗的目的是為了去除腸內的黏液與油脂,如此可讓最後煮出的湯,清而不膩。另外一種替代的洗劑則是可口可樂,由於其中含有蘇打的成分,一樣可以去除黏液與油脂。我則因為自我催眠著市場上早已先行清洗的理由,省去了這一道步驟,因此煮出的湯中略帶有一點腥味。於是這才明白萬事自有其用意。
至於川燙豬小腸的目的,同樣是要去腥,並將未能洗淨的油脂,再去除一次,另外就是使最後煮成的湯,能夠清澈,幫助食慾。少了這個動作,煮出來的湯,會在表面浮著一層油,並因帶有雜質,使的湯色成混濁狀,毫無引人食指大動的慾望。
至於藥材如能事先浸泡是最好不過的。因為基本上這些藥材都含有極高的澱粉,好比煮飯一般,如能事先泡過較容易煮爛,省時又省能源。特別要注意的是,蓮子因較不易爛,需比其他三或四樣藥材花上較長的時間浸泡。浸泡過後的藥材也因洗去表面的澱粉質,更能保持湯的清澈度。
豬腸先行煮約三十分鐘,再放入藥材,這是食譜中特別叮嚀的。我搬出了燉鍋來煮,然而一時心急,竟將藥材與豬腸一起燉煮,結果是湯滾了,藥材已成,豬腸卻未爛;等到豬腸已熟爛,藥材中的薏仁則因不耐久煮而成了粥狀。於是也明白了,四神湯之所以名為「湯」的原因。然而雖然熬煮的結果,將「四神湯」變成了「四神粥」,但卻因所有的味道已完全因粥狀而融合在一起,如此的口感反而比原本湯的清爽中多了一點濃郁的口感,在有點微寒的冬夜裡,卻正好溫暖著飢餓的腸胃。
兩相比對之下,我更明白了「四神湯」在夏季常被拿來食用的原因。夏季的炎熱,常會令人沒有食慾,這時一碗富含足以當作主食的藥材,以清透的色澤出現,的確能夠引人食慾。豬腸則潤滑了澱粉而呈現出一種原潤與嚼勁,增添另一種口感。如以中醫養生的角度來看,四神的藥材具有補脾、止瀉、厚實腸胃的效用,腸子本身的功用則是吸收進入體內營養素,取此食材的目的,顯然有「諧義」之用,也更強化了原本藥材的說服力。
想不到,這麼一道如此常見的小吃,在它的背後竟也有著如此說來頭頭是道,完全足以令人信服的目的。先人的智慧何其廣大,而我也正努力的朝能和古人一同高談闊論著道道佳餚背後的依據。然而在這之前,可以先預期的是,來年夏天,餐桌上,可絕不能忘記這一道既是簡單取得,卻又能補脾潤腸胃,養身子的美食。
拜網路資訊的發達,只要有寬頻,幾乎沒有什麼資訊是在網路上查不到的,就算查不到,一個提問,也會有熱心的網友解囊相助,因此對於料理新手的我而言,烹煮一道未曾煮過的食材,倒不需太緊張的。
網路上的烹調建議是這樣的:
材料:豬小腸、鹽、米酒(有的寫當歸藥酒)。
藥材:四神,即蓮子、淮山、芡實、茯苓四種,另有再增薏仁一味的說法
。我則為了顏色的美觀,另加入枸杞。
煮法:1.先將豬小腸洗淨切段、汆燙後沖冷水瀝乾備用。
2.鍋中燒熱水置入豬小腸煮約半小時後,再加入四神、料理米酒一
起再續煮約半小時即可。
3.食用時可酌量加入料理米酒(當歸藥酒)風味更佳。
我照著指示做,然後才體會到,理論與實際之間的差距。
豬小腸在煮之前,必先清洗乾淨,而方法是:以麵粉和鹽搓洗表面,接著再翻出內面,同樣搓揉一番。搓洗的目的是為了去除腸內的黏液與油脂,如此可讓最後煮出的湯,清而不膩。另外一種替代的洗劑則是可口可樂,由於其中含有蘇打的成分,一樣可以去除黏液與油脂。我則因為自我催眠著市場上早已先行清洗的理由,省去了這一道步驟,因此煮出的湯中略帶有一點腥味。於是這才明白萬事自有其用意。
至於川燙豬小腸的目的,同樣是要去腥,並將未能洗淨的油脂,再去除一次,另外就是使最後煮成的湯,能夠清澈,幫助食慾。少了這個動作,煮出來的湯,會在表面浮著一層油,並因帶有雜質,使的湯色成混濁狀,毫無引人食指大動的慾望。
至於藥材如能事先浸泡是最好不過的。因為基本上這些藥材都含有極高的澱粉,好比煮飯一般,如能事先泡過較容易煮爛,省時又省能源。特別要注意的是,蓮子因較不易爛,需比其他三或四樣藥材花上較長的時間浸泡。浸泡過後的藥材也因洗去表面的澱粉質,更能保持湯的清澈度。
豬腸先行煮約三十分鐘,再放入藥材,這是食譜中特別叮嚀的。我搬出了燉鍋來煮,然而一時心急,竟將藥材與豬腸一起燉煮,結果是湯滾了,藥材已成,豬腸卻未爛;等到豬腸已熟爛,藥材中的薏仁則因不耐久煮而成了粥狀。於是也明白了,四神湯之所以名為「湯」的原因。然而雖然熬煮的結果,將「四神湯」變成了「四神粥」,但卻因所有的味道已完全因粥狀而融合在一起,如此的口感反而比原本湯的清爽中多了一點濃郁的口感,在有點微寒的冬夜裡,卻正好溫暖著飢餓的腸胃。
兩相比對之下,我更明白了「四神湯」在夏季常被拿來食用的原因。夏季的炎熱,常會令人沒有食慾,這時一碗富含足以當作主食的藥材,以清透的色澤出現,的確能夠引人食慾。豬腸則潤滑了澱粉而呈現出一種原潤與嚼勁,增添另一種口感。如以中醫養生的角度來看,四神的藥材具有補脾、止瀉、厚實腸胃的效用,腸子本身的功用則是吸收進入體內營養素,取此食材的目的,顯然有「諧義」之用,也更強化了原本藥材的說服力。
想不到,這麼一道如此常見的小吃,在它的背後竟也有著如此說來頭頭是道,完全足以令人信服的目的。先人的智慧何其廣大,而我也正努力的朝能和古人一同高談闊論著道道佳餚背後的依據。然而在這之前,可以先預期的是,來年夏天,餐桌上,可絕不能忘記這一道既是簡單取得,卻又能補脾潤腸胃,養身子的美食。
上一篇:【味覺感官】一碗有節味的湯圓
下一篇:【味覺感官】屬於食物的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