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
馬睿,《從經學到美學:中國近代文論知識話語的嬗變》,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07
〈眼鏡〉
音響正播放著布拉姆斯《B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作品83號)》,維基百科如此地表示著,其曰:「第一主題(也是最主要的)(1-8)由鋼琴先奏出,樂隊再重複。第二主題(16-20)同樣由鋼琴呈現,樂隊重複並加以擴展。最後似有發展的第一主題引出下一個部分」。
重複、擴展,引出。
學長,我相信有外星人呦!好多年前學妹如此地表示著記憶力消退的我其實忘記了是哪屆的學妹、在什麼地點、什麼樣的盃賽日期內……
關於外星人,無論是否存在,都標誌了一個必定的結果:外面;那就像是當年駱以軍的夫人鄭穎老師(素顏的劉若英)到系上任教,得知此消息的我剎那霎時眨眼須臾彈指一念間決定好了技術性延畢轉瞬。
在外面。
〈找不到人陪我看海〉
(忘記故事如何開始
或許是少年漫畫的情節:)
他們輸了一場比賽╱遠在天邊的國外火車
駛進了廢棄的內獅站
外面是排灣族和其他不同原住民們的國小和魚塭
以及客運路線經過枋寮
就要回到我們出發的高雄國了
被暱稱成高雄國,彷彿當年的齊
霸制宇內荀子在稷下學宮整理家
和地址的典籍我的學生們
和老子、莊子一起被提起的
申不害、韓非、三井壽沒有離我遠去吧?
我到了蠻荒的楚國,天籟般的樂音奏起
了老師仍然肅穆的樣子連含淚的時候都是轉身
(家和地址不要失禮)(最後的比賽我輸了)
忘記故事如何開始
我教給你們的經典
一切可以原本井井井有條當年的問聃再當年你們問我
故事開始的那一天(最後的比賽我輸了)
要不要成為紀念╱假日╱沒有出口
彷彿魚塭:外面就是海洋就是家和
地址了:希望你們都能找到地址和家
並且繼續整理典籍,不要以經典
括弧了家和地址:(原住民朋友)
香港緩慢Beyond了一代人
不是原住民的我腐儒似的看到記憶慢下來呢喃著少的可憐的認知祝福彼此:
記得要提醒李斯不要失禮……
初草於5/20/2025 11:23 PM彼此祝福快樂;香港大學;提起《灌籃高手》;《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蔡依林〈倒帶〉。
外面就是家和地址了。不斷重複著「家和地址」,我想表示的是什麼?自問著,彷彿有另一個存在者(海德格語),在家和地址之外等待著我前去履及目睹見證然後寫下,寫下迷路的詩,寫下自己的未知;而此未知存在著:《左傳.僖公四年》:「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開墾、拓荒,營建,周代所謂的「封建」。
在未知處落地生根,《海角一樂園》的最後,有人回到了故鄉,有人在原地繼續故鄉……這和《蒼蠅王》大異其趣,而我更記得的模糊不可靠記憶是,聯邦星艦企業號從影集《星際爭霸戰》到《銀河飛龍》中,可能是「史巴克」(Spock)此一角色所延伸發展成的生化仿生人「百科」,不僅和霍金、牛頓、愛因斯坦打過撲克牌.,更曾在某一星球遇見了自己型號的初代原型。
記憶僅剩如此而已,忘了劇情,忘了會交織出什麼樣的火花,那些因重複而引出的……是《海角一樂園》或者《蒼蠅王》?「出埃及記」在雲柱和火柱之後,進入了「有人居住之地」亦即迦南的境界,有了瑪撒(又名「米利巴」)之地……然後,誰是亞倫的後代子孫?什麼是「攆出迦南人、亞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
彷彿如有神助地一般,我想起了曾在陽明山山腰的「林語堂故居」打工,知道了林語堂先生是基督新教教徒,其父親是天主教神父;查了一下維基百科「林語堂」條,卻赫然發現其中敘述著先生的父親林志誠是基督新教的牧師……
疆界始終都是未知的,關於星艦企業號所能抵達之處,以色列人則停下了,孫中山說過「華僑」是革命之母,那些在「外面」的……例如我,感謝父親,曾帶領童年時代的我們全家參訪曾是高雄縣甲仙區的「錫安山」(後來土司被「改土歸流」地劃入高雄那瑪夏區)(?)……這些「如摩西故事」,讓我想起了「如周公故事」卻鑄成大錯(「錯」是一種貨幣)的王莽(見《鹽鐵論‧錯幣》)……一切都在重複,而維基百科所謂的「引出」呢?
我在未知時步履蹣跚地停下了腳步,並且開始懺悔我帶給家人們的困擾與創傷,想起了只有搖滾樂才可以改變世界地咀嚼著樂團Beyond所演奏吟唱的〈緩慢〉,以及我最被常問起的「你能簡單地以一句話表示這篇作品的意義嗎!」不是問號,也沒有問號......
樂音終了,關於憲兵移防後的「自由廣場」,僅是後段放牛班歷史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於是「在外面」的我想起了同學研究的「明堂」;也想起了總是有人表示發生文化大革命的所在的人們,有著比我們還「進步」的思想……這種時候,我深刻地回憶著教育史上如何不再填鴨、如何艱困地廢除「國立編譯館」,而享有各種不同環境不同時期不同範疇不同條件不同框架的言論、著述、講學、出版自由的我們這裡;不再想著「進步」,而是「文,錯畫也,象交文」地紛呈、多麼得來不易的「自由」。
而我早已忘記了傅科的異托邦,所以也不能論述rootedness所涵括的,歷史之外的,這篇作品的意義……不是望遠鏡,而是眼鏡,能履及的;關於有著哈佛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學歷的楊照,曾寫下《文學的原像》;閱讀過《金剛經》的我,曾寫下一首以相、象、像而完成的新詩,或許也能履及到看見的外面吧?關於,這篇作品的意義。
而那是關於妳的另外一則故事了;如果我能看見而走到外面,將妳「攆出」心房的話,就可以寫下來了……
初稿於5/30/2025 1:59:53 AM完成〈迷路的詩〉之後;與網友發生認知上的歧異,謝謝並未分離(;其實早已寫出妳的故事了,放心地舒坦微笑)。
上一篇:〈給愛麗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