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 23:25:17佚凡

〈迷路的詩〉(盜題散文)(六稿20250529)

迷路的詩(盜題散文)

    音響正播放著歌手徐懷鈺的最新專輯《光致.蛻變》。

〈流放〉

 

鎖和鏈

陪行的衙役在境內

依序的生祠中署名

報和到

 

祈雨的地界

尪姨婆娑階下舞唱生

和鳴囚車

緩緩地通過泥濘的沼澤依序在各羊腸小徑旁報到

 

認罪再次地認罪

被賦權木蘭

之墜露才能通往版圖上邊境和邊境洗滌

 

迎風晶瑩的身上

行者漸漸多了起來帶上各地認罪的文書副本

和沿途深淺不一的刀疤

 

(猶太教傳教士沉默著)

枯井

 

受刑是沿途一直降靈

墨翟念出沙盤上的童謠招撫各地渡津

到處在道旁受命

 

在山路旁停下了,

同行的衙役

是遭貶謫的稗官,念念不忘水中月

以詩贊羔羊被映真

 

回原形的傳教士奮力地張開

血目不識身上斑斑

拓樸娑婆世界

 

他忘了故鄉的方言

 

所有的罪刑

最初的約定等待封禪的那天再譯一次身上

凝固的血汗以椒漿沾

 

了滿身將離瓣瓣

 

初稿於10/11/2016 10:58 AM人文學科碩士的自己竟無法了解數學和電子科學的世界觀,如何能再言心理學或牛頓、愛因斯坦、甚或熵的世界觀呢?自己以洪蘭的譯本立說,又是否可行?「知識」從何得來?自由者何?《史記•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師」與古文經;歷史陳述上的真、偽與對、錯,該如何在治學時針貶人物(或者不該?)?柯公解讀出了耶誕停戰日,並回憶當年的鬼故事。二稿於10/11/2016 1:37 PM新聞播報消防隊員台東知本的救災情形,將「陪行」易成「同行」。三稿於4/20/2022 2:03 PM「將離」是「芍藥」的別名。

    喜歡用美式咖啡壺煮咖啡(耶加雪菲)。

    滴漏的美式咖啡壺,預設了下方咖啡瓶的存在,所以有著缺口;而後,就算咖啡壺不在場了,咖啡壺依舊如此,關於「物」。

    沒有咖啡瓶了,咖啡壺的缺口依舊。

    和友人談起往昔(史詩搖滾天團Pink FloydYour Possible Past〉),忘了有沒有s……

    YoursPasts?)其同學發生車禍,不治身亡(默禱)。主詞是誰?念茲在茲地想起了楊照的作品,十幾年前,《為了詩》的台北新書發表會上,我拿著《迷路的詩》,請具有哈佛大學歷史博士班學歷的楊照,在〈另一種真理的探求〉篇章中的文句旁簽名:

      詩的本質就是打亂原來靜態、視為自然的感官或語言世界,予以錯置、扭

      曲、重新來製造新的意義,不是嗎?在新的範疇的刺激、挖掘這一事上,

      李維史陀和華滋華斯是沒有兩樣的……

    當時在會場上,就讀後段放牛班歷史研究所碩士班的我提問:「請問楊照先生,您還在迷路嗎?」楊照抬頭望天撫髯長嘆,經過了一炷菸的時間,肯定地回答:「是的,我還在迷路。」。

    大學中文系畢業的我,被指導教授命令以「敘事學」研究《左傳》,彼時我尚未意識到《禮記.經解》所謂「《春秋》之失:亂」(應該是「『春秋』之失:亂。」?)所招致所帶來的嚴重性,在論文中不引文地比較了《公羊傳》和《穀梁傳》;如今回想起了一位學弟當時的說詞:「……我覺得編年體比較科學精準。」,我不置可否故作高深莫測而沒有回話地笑了一笑……杜預在〈春秋序〉中表示著「《春秋》以錯文見義」(凌亂交錯),讀出科學精準,需要花費多大的苦心;而不是後人整理所得的「左傳紀事本末」、「左傳事件始末」......不同時間點的先後串接,造成了不同的事,造成了「事」的不同。

    海德格《存在與時間》。關於敘事學,或者文學的進程,文字成品不再被視為「作品」(work),而是被當成了「文本」(text);其導致了作者(the author)的退位,成為了敘述者(the narrator);文字成品的「意義」不再像是寓言故事般地由作者劃定,而是讓讀者參與、創造。

    (張大春在《小說稗類》有提到,而《小說稗類》的篇章,也成為了歷史學系大學部「歷史概論」課堂的教材。)橫看成嶺側成峰,文本的多樣化,每個人有不同的意義。

    參與,創造,生命的跌宕。「存在與時間」。咖啡瓶不在場了,美式咖啡壺卻依舊有著缺口,物是,而人呢?

    傷口依然……人、物能分離嗎?真的可以物是人非嗎?畢業後,有幸可以參加文壇某前輩師長成立的讀書會,我發表了前文的〈流放〉,紀念一位留學英國、碩士論文研究《離騷草木疏》、博士論文研究傳教士的學姐。最後輪到該位研究所(在職專班?)尚未畢業的前輩師長發言時,她向某位長友表示:「看吧!我就說『木蘭』不是花木蘭!」(他們有事先討論過拙作?!)並表示我提到的「敘述者」:「我們都稱作『讀者』」,因車禍受傷有語言障礙的我,當時還未意識到「我們」是誰、知道「敘述者」不是「讀者」的我,慣性地笑了笑,守禮地沉默不應對。

    不作對。

    車禍至今,也逾三十年了,隨著不同生命意義的探索,我的文學作品(文本?)也有所變化。之前在讀書會,發表更「亂」的作品,不論我多次表示著七等生、施明正、高行健……似乎都起不了作用,一位與會卻書讀不夠多的年輕小說創作者表示:「你能用簡短的一句話表示這篇作品的意義嗎?」我微笑不作答。

    (這是長年以文學寫作為職志的我一直想要吶喊的。六年九班的我國小的國語習作,有著要寫出國語課課文「意義」的「大意」。但是我一直覺得很奇怪,如果文學作品必須要求「意義」,「意義」指向、等同於「文學作品」,那麼何來「文學作品」,何來「文學」?)文、事、義,桐城派?

    錯文以見義。

    會後大家搭乘電梯下樓,小說創作者笑著對我表示「……可是有人很隨便輕率地交稿。」當時我還尚未意識到指向我,於是微笑不作答。(讀書會主持人,中文研究所尚未畢業的該位前輩師長,常指責我在分析我的作品(文本?)時「炫學」、「讀者不知道怎麼辦!」)。

    不是問號,也沒有問號。後來,一位文壇前輩師長隱諱地對我表示「不可以比老師厲害。」,我似乎察覺到了什麼,不確定地點頭示意微笑不作答。

    終於意識到我遲到了。(痞子蔡的新作《貞晴》。)遲到,­而貞情不是真情了。

    羅智成發表新書:《詩緒:我的詩學筆記》,很明顯是超簡單常見的諧音「思緒」。我想起了「中國」的「大道至簡」、我想起了梵諦岡羅馬教宗們和西洋文學史,都以拉丁文或更深奧的的往昔「經典」論述;我想起近日政壇上,獨派立委對統派立委表示「豎子」(卒仔)不是髒話三字經,可參見經典《左傳》、《戰國策》、《史記》……獨派立場卻研究「中國」思想的我就手足無措了……

    後來,我離開了讀書會;後來,網路的人間魚詩社推廣「編年詩人」;後來,作家(敘述者?)多在作品(文本?)之後加註或析言些許;後來,在網路被文壇(?)眾人圍毆的我,見到了讀書會該小說創作者的言語:「之前不喜歡一個人的文學風格,後來才知道他車禍受傷,思想才會奇怪……」;後來,前輩作家師長表示我因為車禍受傷,導致語言障礙和寫作的困難……

    (誰告訴小說家我車禍的?)後來,從炫學到智障,我已經停筆兩年了。

    美式咖啡壺始終都有缺口,人呢?

    歷史研究所畢業的我,後來在國家圖書館網站的「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中知道了自己是中華民國台灣(前總統蔡英文閣下所言)建國超過百年以來至今,首位也唯一一位學位論文直指《左傳》的歷史研究生;雖然劉知幾與維基百科都表示《左傳》是史書……

    在一本清華大學前輩師長(已退休)的大作上,看到師長表示中研院院士 余英時先生是新儒家學者的敘述;我想起了先生著有《風吹水上鱗》,大篇幅且引證歷歷地表示其業師 錢賓四不是新儒家學者的陣營(所以先生也不可能是新儒家學者)(?)。都建國超過百年了,前輩學者們至今卻仍與我輩相關……我想起了自鬼雨書院畢業的羅智成,也要大道至簡、還至本處(佛家語)地使用簡而易見的諧音,就不知所措地笑了起來。

    我的歷史學位論文口考官之一,是中研院中國文哲所的研究員,相當感謝,雖然後來我才意識到中研院還有史語所的存在……

    後來,我才意識到,我的指導教授故意使弄我與一位研究《公羊傳》的學者不合(學術上,《左傳》與《公羊傳》雖然都是繼承《春秋》經的傳書,但彼此釋義不同;歷史上,《左傳》學者多與《公羊傳》學者對立,關於學問出自生命歷程、立場?),關於我的遲到。

    與我的寫作,從炫學,蛻變成智障。

    我想起了我曾請教後來政治立場,有別於傳統黨外、獨派演變而成的民進黨的楊照:您還在迷路嗎?

    後來,我想起了楊照讚譽七等生;兩年沒有寫作的我。

    微笑,不再作答;大道至簡?

    你能用簡短的一句話表示這篇作品的意義嗎?(那些我在大學時代就困惑的fitcorrect match)。

    蛻變、成長,迷路,Pink FloydSee Saw〉。

 

初稿於5/16/2025 6:57 PM小病癱瘓在床上數天;網友談起了車禍的友人。

佚凡案:

本文又被退稿了...... 

詩餘:

事件之一(我什麼都不知道......)
原本性情溫和的天主教徒,突然出現猙獰的神情望向獨派立場,卻研究「中國」思想史的我(研究「中國」聖經「春秋」,和《左傳》的我,系內有師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清史委員會」委員的我),作狠地表示與H在網路上的爭執與過節,並表示「現在若讓我遇到......」
讀書會主持人,作為文壇前輩師長的P,「跂懸山看馬相踢」(站高山看馬相執)地沉默微笑,環場的座席眾不出聲。
(讀書會在高雄,我和H都是高雄人。)
我只好笑著,H是得過大獎,並被多位師長寄予厚望的學弟,隔了我兩、三屆。
曾因傷而未服兵役,且持有殘障手冊,且在自費出版的拙作封面,展示出檢察官對我病情傷勢敘述的法院文件的我。
以台灣為名的詩社,呼應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推展某「親近勞苦大眾」文學運動,並以這場歷史上小小至微一節點的意義宗旨,而批判文學作品(work),甚至上升到霸凌作者(the author)。
曾發表「莫忘世上苦人多」的政治人物,曾短暫地擔任高雄市長。
後段放牛班歷史研究所畢業的我,一直想說並不像電影小說,「中國」的教育層度並不普及,識字率並不高,不像小說電影的印像常識般,人人可以吟詩作對;以台灣為名的詩社的打手之一對此嗤之以鼻,並要我提出數據證明......
後來,被圍毆的我舊疾復發住院了,沒有半位讀書會上的舊識出面為我緩頰。
文本(text),而非作品;敘述者(the narrator)而非作者;關於「意義」(meaning),字根是mean的我也曾被主持人及圍歐的暴徒們指責「炫學」、「不尊重讀者」的我,不敢多說,等待我投稿的一篇拙作,被文壇錄取,捉刀的文學史家們或許會有讀後感......
未見報的微不足道小事,雖然我的生命護照因此有了戳印(住院)。
「那是我學弟......」,日後我在網路上向H提起,我們都很費解為何要提到他......我雖然很胖,不過,不是H。
更多的是,被統派明槍加諸的我,想起了「十一寇」事件(孫中山、蔣介石的歷史事件「清黨」?)和成語「身不由己」,耗費五年讓「獨」成為可行的我的論文,被獨派暗刀加之......
我雖然也很胖,不過,不是H。
我很崇拜中研院院士 余英時先生,先生雖然是傳統的「中國學」學者,卻對台獨不置可否,並且表示「可以」不編修一代大典「清史」......
曾被指責炫學,後來被指責智障的我;投稿作品在雜誌s(複數型態)上,被改動題目和內文,未見編輯告示的我。
很感謝近日(20250519)認識的友人(網友?)
給我莫大的勇氣
寫出這些文字

你們會照顧高雄的作家嗎?

你們會注重智慧財產權嗎?
新任的你們
高雄港都文學獎得主還會是彼此相識的的臉孔嗎?(2020年)
我會不會又被趕出去了?
感謝離畢華曾若有似無地對我(?)表示
「不可以比老師還厲害」
中文系研究所在職專班?
雖然掌門詩社的離畢華曾表示被後生小輩從背後捅刀
不過在我向其慰問(?)後
刪除相關臉書貼文並且不再提
新任的你們
會在微電影或任何大會上搶功嗎?
然後評審說小說中有詩是高雄文學獎的得獎者獨一無二的創造發明?
更生啊
願 美好
佚凡
你們會說佚凡的文法是腦傷的譫妄嗎?
已經有在花蓮讀書、定期不定期在鄭和路聚會的熟面孔這麼說了喔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的佚凡

很尊敬並感謝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清史委員會」委員太老師輩分的 捷公陳捷先老師

被尊稱捷公

老師當然學問以及為人都讓吾輩尊敬

在 余英時先生表示「可以」不修清史的前提下

捷公將知識所得畫成一本又一本的白話文「寫真」系列

發行出版推廣於世

這也是我的碩論

會以《漢書》為底本,而不是「整齊故事」的《史記》的原因之一

感念捷公

(也因此出版《致夏書簡》)(頁52、53、54)

書影如下

(是努爾哈齊,不是努爾哈赤)

《蒋良骐及其<东华录>研究》(排印),1册,25万字,陈捷先著,中华书局,200812月。

中华文史网.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已出版图书目录

http://www.qinghistory.cn/ggl/425309.shtml

以下截圖(請注意第九幅截圖的反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