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2 10:04:29火神紀

《權力的遊戲》:所有的偉大最終都將走向虛無的落寞

  斷斷續續斷斷,終究把八季《權力的遊戲》給看完了,之前寫過幾篇《權游》相關的文稿,《如螻蟻般苟活》是從喬大帝之死開始寫起,感嘆一下這部劇那種以萬物為芻狗的天地不仁,那一篇只是從這部劇起筆,主要內容倒是越扯越遠。之後我寫了《三傻其實傻不傻?》和《二丫到底二不二?》,那時候劇還沒有看完,不過人物的塑造大概已經完成了,所以看完了全劇之後,對於三傻與二丫的認知基本上也沒有什麼改變,所以不打算重寫或者去補筆了。

  三傻不傻,二丫不二,龍母嫁衣,囧恩騎龍,夜王渣死,布蘭躺贏……

  看完全劇我其實還是想寫點什麼,但是寫點什麼呢,寫下《權力的遊戲》五個字之後,我想到的是就是題目上的那句話——所有的偉大最終都將走向虛無的落寞。這部劇能寫的東西確實太多太多,如果有時間或者有精力慢慢寫的話,我其實考慮延續前面的寫三傻和二丫那般,可以按人物立傳,把每個人物都獨立寫成篇倒是一個不錯的選題,因為這部劇里有血有肉的人物確實很多,隨隨便便隨手一抓,大概能寫二三十個人可能都不會太難。

  不過我沒決定好是不是要寫這樣一個專題,畢竟我只是看過了一遍劇集,連原著都沒有去讀,我感覺我對它的瞭解還是不夠,如果決定要寫這樣一個專題,可能要去進行大量的學習和資料的蒐集,這是一個太浩大的工程。給它定一個總調,這個倒是相對比較輕巧——所有的偉大最終都將走向虛無的落寞。這個定調既是對這部劇的定調,同時也是對劇中劇情的定調,看完全劇,我最大的感觸竟然是這個。

  《權游》劇集,改編自喬治·R·R·馬丁的《冰與火之歌》系列小說,按資料來看,前五季基本是按照原著小說還原的,而後面三季,因為原著小說尚未完結,所以編劇加入了大量的原創劇情,據一些書劇雙料愛好者的統計,第六季原創劇情約佔60%,第七季約佔80%,至第八季,已經是100%都屬於編劇原創了。這給這部劇的總體風評帶來了完全兩極的分化。

  喜歡原著的小夥伴自然不待見了,除了馬丁的書,其它的任何改編大概率是不可能討好的;至於只看劇沒讀原著的小夥伴呢,可能相對就會友好許多。記得有一次在看劇的時候我隨手拍了一小段視頻發到某個微信群里,小夥伴們開始在群里討論,好幾個小夥伴倒是覺得,自喬大帝被毒死了之後,整部劇的節奏變得相對明快,後面的劇情變得相對好看。所以當我看到喬大帝死的時候,我甚至開始有點期待後面的劇情了,但是,我發現其實後面的劇情似乎不如小夥伴說的那般,在看前面幾季的時候我幾乎沒有快進或者跳過劇情,這種狀態大概能持續到第六季結束,至第七季的後半段,甚至整個第八季,我確實開始有點扛不住了。

  就像是龍媽出場時必須要宣告一遍的那堆頭銜一樣——我是風暴降生丹妮莉絲·坦格利安一世、不焚者、彌林女王、安達爾人和洛伊拿人及先民的女王、七國統治者暨全境守護者、大草原的卡麗熙、鐐銬破除者、龍之母……前面幾次看,還行,看到後來,她每說一遍,我都有點扛不住的感覺。不知道是因為編劇對於整個劇情的駕馭問題,還是因為所有的人物性格以及結局基本上都已經不會太有意外了,所以至其收尾,看得我有點昏昏欲睡。

  看某豆上的評分,第一季至第七季,其評分大概都在9.5分上下,至第八季,突然掉至6分,這中間差的這3.5分,確實有點口碑碎裂了。這部劇,我們說它偉大其實一點都不過分,它有完全自洽且獨立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可以說,它創造了一個屬於它的世界,一個只屬於它的維斯特洛大陸以及七大王國。劇集的主要核心就是鐵王座爭奪,這個鐵王座是由伊耿·坦格利安一世在征服七大王國後鑄造的,他的巨龍"黑死神"貝勒里恩的龍焰將被他打敗的所有王國的武器熔鑄成鐵王座,象徵對了對七大王國的統治權。

  鐵王座由戰敗者的武器熔鑄而成,是對反抗者的永久威懾,宣告“強權即真理”的征服邏輯,龍母被囧恩刺死之後,巨龍卓耿在悲憤中噴火熔毀鐵王座,標誌坦格利安統治的終結與權力符號的瓦解。整部劇八季,爭來奪去的最後,不過只是一場虛無的落寞罷了,這帶著一種濃烈的政治隱喻。

  在劇里的那個世界,龍焰鑄就了這個世界的秩序與王權,在那個世界里,那就是最偉大的一個傳說;最終由最後一頭巨龍的龍焰收回了這個代表秩序與王權的鐵王座,鐵王座之爭歸於虛空。在我的世界里,這部劇所闡述的這個世界,何嘗不是宏偉而偉大的,然而這部劇,終究也歸於虛無。

  劇里劇外,一起都從偉大,走向了虛無的落寞。

  第一季的第一集,二丫就是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等到了第八季,在大決戰前夜,她突然找了鐵匠牛佬問起他曾經有沒有過經驗,然後說自己也想試試是什麼感覺的時候,我感覺被侵犯了,因為雖然二丫一直在成長,她可能是全劇里成長最迅猛的角色之一,但是當她將所有的衣裳都褪盡時,總覺得那裡不對,類似這樣的劇情,是非要不可的嗎,似乎多一筆不多,少一筆亦不少的感覺。

  又如龍母在得知囧恩的真實身份之前,基本上跟之前的人設還算能勉強一致,但是在得知了囧恩的身份之後,卻有點性情大變的感覺,最後的那個龍焰焚城,感覺跟之前一直鋪墊的那個人設相比,似乎有點性情大變了。當然,可以用無數的理由地合理化她的這種變化,但是這種變化,在我看來仍舊是過於突兀。

  還有夜王,前面整整鋪墊了那麼大的篇幅,把整場戰爭上升到人類的生死存亡的高度上去,如在戰前所分析的那樣,如果殺死夜王所有的異鬼異屍都會死去的話,夜王為什麼還要身先士卒自己衝在前面呢,不應該前撲後繼地讓他無數的異鬼大軍不停衝鋒,最後自己再出來坐享其成則可,整場鋪墊了八季的超級大戰,竟然被二丫一劍,就給徹底消解了呢。太過於虎頭蛇尾了。

  從第一季看到第八季,尤其到最後的時刻,很多的轉折和變化,似乎不那麼合乎邏輯,又似乎轉得過於生硬,所以一路看到最後,很多劇迷都在大呼爛尾,倒確實有點糟爛。但是有多少神劇,最後一路封神上去,能做到高開不低走收在高位,十部神劇大概不足一二。

  有時候也會想,如果馬丁如果把《冰與火之歌》寫完,會寫成一個什麼樣的模樣,看資料說,馬丁對於劇集的收尾工作其實並不滿意。有資料說,第六卷馬丁寫了有一兩千頁的手稿了,但是仍未寫完,第七卷仍只停留在計劃階段,並未開始實質寫作。

  至第五卷,全書出現的人物大概是2000人,馬丁已公開承認存在無法完成全系列的可能性,部分因年事漸高精力不濟,部分因敘事規模過大而開始失控,另外他也深度參與HBO《權力的遊戲》及衍生劇如《龍之家族》《七國騎士》還有遊戲《艾爾登法環》的世界觀構建,分散了寫作時間——大概,第六卷也許還有點盼頭,第七卷,能看到的概率可能相對就比較低了。

  第五卷出版的時間是2011年,也就是說,馬丁用了十四年的時間,仍未將第六卷寫出來,他還有多少時間能夠把這部書給寫完呢。所以縱然我們也許不喜歡現在劇版的這個收尾和結局,但是也有可能,這是唯一一個相對靠譜的結局了呢,如果馬丁沒寫完,這個故事也許就真的會在這裡結束了。

  如今天開題所寫的,所有的偉大最終都將走向虛無的落寞,劇里的世界是如此,劇本身也是如此,而劇外的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這本書,也可能是如此。有時候,我們必須學會去接受這個世界的不完美,也許漸漸地,它又會變得無比美好了——並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會有一個結局,如果我們停留在書本上,是不是我們更願意接受這個尚未講完的故事,而不是這個草草了事略帶牽強的故事結局呢。

  也許,我會更傾向於第一種,因為故事沒有完,所以在我們想象中的那個維斯特洛世界里,我們所喜歡的那些角色,都會按照他們所特定地方式,繼續活著,繼續爭鬥,繼續權謀。

  以上,2025-07-01 16:51:38;乙巳蛇年壬午六月辛未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