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5 16:11:48火神紀

五月紀

  本來說,月底寫一篇小結,月初寫一篇全月目錄點評,五月不知不覺寫到了月底,忘記看日曆,昨天寫完後一看,跨月了,於是從這個月起,如果我的日更還能繼續的話,月底的小結和月初的全目錄點評,就給合成一篇吧,既是承上,又是啓下,不再分成兩篇了。

  月底一般我寫的是當月紀,如之前的《三月紀》,最初寫的破題往往是——日更了多久是什麼感受,然後由此為起筆,開始往下寫;月初一般我寫的是前月的目錄,如之前的《三月,我寫了什麼?》或者《四月,我寫了什麼?》做個全月統計以及逐篇點評。

  截止到今天,我已經日更了整整五個月了,那麼來吧,日更了五個月,是種什麼感受呢。

  看看我《乙巳集》的目錄,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寫了157篇,天天不落,基本上旱澇保收至少2000字往上,多的也有五六千字,拉個平均數下來大概3000字應該有,這麼一算,今年下來到今天,我至少寫了有50萬字左右了,數量倒是倒可觀的,有時候可能真的是,不把自己逼一逼,永遠不知道自己能走多遠。

  現在每天寫日更,只要狀態不是太差,基本上比較絲滑一些了,只要開個題,然後就著那個題目就這樣開始往下扯,隨隨便便大概也能扯上好一陣。可能真的是形成了一種慣性,一切慢慢地就會變得比較絲滑了。這應該跟早年寫日記的習慣有關係,現在寫日更,大概也是按寫日記的調性來,並沒有給自己定個什麼方向,想寫什麼寫什麼,所以寫起來相當隨意,也許正是因為這隨意,才能讓我可以堅持這麼久吧。

  因為每天都在做同一件事情,並且堅持了五個月之後,似乎也會形成了一種肌肉記憶,整個身體,從打字的手指尖,到大腦的慣性思維,以及整個人的狀態,都會形成這種肌肉記憶,而一旦形成了這種肌肉記憶,每天隨手寫點什麼,其實不會有任何痛苦,甚至如何哪一天開始寫的時間比較晚還會不太舒服,甚至小有焦慮,只有在寫完了當天的日更之後,整個人才會比較鬆弛。

  最明顯的一個表現是,似乎已經越來越少會興起那麼個念頭說,不然今天就停了吧。這個念頭在開始日更的初期,每天遇到瓶頸不知道寫什麼的時候總會興起來,現在其實也常常會不知道要寫什麼,但是想起這個念頭來的次數,卻是越來越少了。一個習慣養成了之後,只要打敗拖延症和懶惰症,運轉起來相對會順滑得多。

  這個月寫的影視類文章比之前少很多了,一篇《X戰警》,一篇《綻放的許開心》,還有兩篇半《權力的遊戲》——《三傻其實傻不傻?》和《二丫到底二不二?》算是非典型的劇評吧,《如螻蟻般苟活》只能算是從權游起筆,從影視類文章來看,算它半篇似乎都有點多。

  這個月的影視類文章雖然不多,但是有一個有趣的事是,如《綻放的許開心》在多個平台被多次舉報下架,《權游》的幾篇在發佈時也被拖入了審查室,有一部分平台一直沒出來,這其實也是那篇《如螻蟻般苟活》本來想要寫的內容,不過那篇扯著扯著扯忘了,於是我又補了一刀《莊周畫猴》,結果這一刀直接把自己給補進重症監護室,至今沒有再爬出來。

  這個月寫的四篇半影視類文章,被堵得嚴嚴實實,我似乎也沒寫什麼敏感的話題,怎麼會,想不通,可能是尺度有變化,或者風向有變動,又或者現在各個劇目是不是都有在各個平台做口碑維護,見到那些不是鼓掌稱雄的,都直接做一個舉報下架處理呢。感覺,現在寫影視的尺度似乎跟以前不太一樣了,如果不喜歡做歌功頌德狀,也許大概,不如以前那般自由且快樂了。

  之前幾個月一直說要降低影視類文章的比例,這個月看起來算是完成了之前定下來的KPI了,甚至連這幾篇都有點強加上去的感覺,原因是這個月有點過度痴迷冷萃茶,連續寫了好多篇茶文章,以至於整個身心過度沈浸,想要把自己從那種狀態里拉出來,才愣是塞進去這幾篇典型或者非典型的影視文。

  數一數這個月寫的茶文章——開湯類的有《千家寨古樹茶》;剩下的全是冷萃:《鳳凰赤葉》、《野生族群古樹茶》、《鐵觀音》、《高火岩茶大紅袍》、《大雪山古樹》、《白牡丹》和《小宮山與白毫銀針》,並且還寫了一篇小結式的冷萃篇《雖未得一二》,這樣一算下來,整個月寫到的關於茶類文章總計有九篇,佔了全部章目的三分之一了,這幾乎是往常寫影視類章目的數量了。

  熟悉我的小夥伴大概都知道我喜歡挾帶私貨,所以,大概會知道我的這些章目不可能只是寫冷萃茶,確實,幾乎每一篇都多少帶著對於那個茶類的回憶,所以寫過了這九篇茶,大概寫茶這件事,我會消停一段時間了,積累了許多年的回憶,大概在這個月的輸出之後,沒什麼箱底的東西再繼續往外掏了,所以六月,應該要找點別的題材來寫。不過這次的茶文章能寫這麼多篇,確實也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一開始只是試一下冷萃,結果發現竟然很驚艷,於是一髮不可收拾,一路玩就一路記錄了下來,到現在基本上已經把家裡藏茶的各個大類都試過一遍了,昨天冷萃了紅茶,好喝但是談不上驚艷,今天冷萃了一杯陳年炭焙的老鐵觀音,相對熱泡同樣也更好,但是同樣談不上驚艷,所以這兩篇,我就不考慮寫了,或者再積累幾款,寫成一個《近日茶事》之類的小品集吧。

  去掉這兩個大類,剩下的就都是一些小雜文了。

  《中年人還有資格感冒嗎》,記錄了上個月的一次感冒,最近兩個月基本上都會陪彧少爺去跑步,所以總體下來,感冒似乎比原來的頻率會略低一些,不知道這樣堅持下去,身體狀態會不會越來越好。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確實沒什麼資格感冒,所以還是要多操練自己,少些病痛多擔點責任。《昏昏沈的一天》,是之前的感冒篇的延續,感冒一次,終歸需要幾天才能完全痊癒。

  之前寫過《健身房裡的迷思》和《關於碳水的迷思》,初三寫了一篇《關於家務的迷思》,這算是我的《迷思》系列三部曲吧,我其實還有些別的迷思,不過現在暫時沒想起來要寫什麼,所以慢慢積累吧,什麼時候想起來,再繼續往下寫。做家務,我其實並不討厭,甚至我覺得是一個自我放空的過程,將一切亂糟糟變成有條不紊的過程,其實也非常治癒——當然,前提有一個,是我們自發地去做,慢慢地做,而不是任務式的做,承載式地做,這完全是兩種概念——我不討厭做家務,我喜歡那種不帶腦筋不需要思考的機械式的肢體勞作,某種程度上,它甚至能帶給我快樂。

  《繼續折騰龜缸》屬於《寵愛》板塊下面《龜孫子》欄目里的內容,從小龜孫兒進門至今,我倒是發了幾個視頻,寫了《四小龜孫》、《龜缸換水》和《閒置了二十年的小龜缸》,加上這篇也有四篇了,以前的小燚記,或者大Joey日記,倒也曾想過做一個兼職的寵物博主,不過現在似乎已經沒有那個心氣了。

  《兒童節快樂》,彧少爺說要去買一條魚,於是我的小寵物又多了一條泰國鬥魚,前兩天還跟阿蓋都是聊這事,小朋友的所有寵物,最後都會變成了老父親的又一個負累,所以這邊廂,其實我沒有預期彧少爺會幫多少忙,甚至感覺從這條魚回了家之後,他幾乎就撒手不管甚至完全忘記了,好像從沒發生過一樣,而我開始了天天投食,幾天換水的全職魚保姆了。

  《與皮神聊天》有點前幾月寫《與林師論道》的那種味道,都被我歸入了《股林外傳》的板塊下面。不過這篇相對側重要寫跟皮神的交往過程,而林師那篇,則幾乎都是聊道。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確實挺玄妙的,某些時候,某些人,慢慢地從陌生到熟悉,到熟知,到朋友,到夥伴,沒有人知道在這背後的那只上帝之手是如何擺弄起來所有的命運,在某些時刻的交匯,又在某些時候分道揚鑣。感謝這些一路相伴走過來的小夥伴,人生路漫漫,有你們相伴,至少這一路不會太乏味。

  《聽張震講鬼故事》,回憶了學生時代師兄從潮陽宿舍里帶回來的那個名字,以及新媒體時代帶給我們的福利,如果不是現在的新媒體盛行,又過了那麼許多年,也許我都不會記得張震這麼個名字,記得幾年前打開某個App然後看到張震那個名字的時候,真的有種虎軀一震的感覺,沒想到兜兜轉轉幾十年,竟然在一個完全想不到的地方不期而遇,這同樣也屬於一種神奇的緣分。更神奇的是,羲小姐大愛張震講鬼故事,所以張震的聽眾朋友,像我這們的80後一直到羲小姐這樣的10後,全方位覆蓋。

  《關於短內容的思考》是我對短內容的全面反思,因為我自己深耕過影視類的文字創作,所以早年也想過用短視頻的方式來延續我的創作方向,不過因為水平有限,加上後來的人生走向發生了變化,所以做過幾次小嘗試就完全放棄了。現在這個跑道可謂是極度的擁擠,確實給許多自媒體帶來了勃勃生機。我反思的點其實是在這類短視頻在版權方面的隱憂,什麼時候會不會直接來一個秋後算賬,似乎只是什麼時間到來而已。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因此所有的獲取,是不是最後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呢。

  《羲小姐的家長會》是羲小姐初三畢業班的家長會,指導家長幫助孩子們如何更好地填報志願,與之對應的是三年前寫過一篇《送女兒入宿》,時間過得真快,送羲小姐入宿是剛剛上初中,轉眼間,她就初三畢業馬上進入高中學習了。今天下午放學,羲小姐就從學校歸來,初中的所有學習時間就完全結束了,休息週四週五,然後週六回宿舍準備月底和下月初的中考了,祝所有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績。

  《週末當一個切瓜群眾》,寫切西瓜切西瓜皮結果切到了手,不幸中的大幸是只是小傷,一個手指甲蓋被削掉一部分,另一個手指頭直接被切掉了一小塊皮,截止到現在,甚至上已經痊癒了。這篇文章從切傷手的緣由說起,講了家裡給生活帶來無數便利的幾個新生代的新電器,科技改變生活,這幾年真是深有體會。

  《玩物篇之星月》,在這篇之前寫過了《玩物篇之猴頭》和《玩物篇之菩提根》也集齊了三部曲了,這個系列其實可以一直往下寫,至少還能寫幾篇,把手上的小玩意兒慢慢給寫齊。不過寫這種文章也挺累的,畢竟沈澱積累不如別的領域深厚,所以寫這種文章需要一邊寫一邊查資料,太累,所以暫時在這方面的創作計劃大概是沒計劃,什麼時候想寫,再說吧。

  《今天寫點什麼呢》像是一篇承上啓下的文章,我剛剛匆匆地讀了一遍,然後發現,讀完了我似乎都沒看出自己寫了一篇啥,就是一個閒扯淡。《彧少爺的小書包》是今年第一次翻開彧少爺的小書包,結果直接把我自己炸裂了,唉,還是得好好地盤一盤彧少爺的那些小習慣。

  這個月,大概就這樣了,轉眼間,五月再見,六月你好,求善待。

  2025-06-25 15:31:19;乙巳蛇年壬午六月乙醜初一。

頭圖由Leonardo Kino XL大模型生成。PROMPT: Do not watch

上一篇:莊周畫猴

下一篇:翻開一本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