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篇之星月
星月菩提,棕櫚科植物黃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 的種子,因表面分布胚乳凹陷的黑色星點和中心芽眼的月孔,形成眾星捧月之象而得名,梵語Bodhi譯為菩提,覺悟之意,傳言持誦星月菩提佛珠象徵斷除煩惱、增長智慧,其功德無量倍於普通念誦,許多資料都提到星月菩提是為四大佛珠之一,有的說是星月與鳳眼、金剛和麒麟眼菩提並列為四大佛珠,也有的說星月與玉珠、象牙珠和金剛珠並列為四大佛珠,各種說法不一,但是大多少不了星月的一席,可見星月,絕對是最受修行者喜愛的法器之一。
我不是修行者,我頂多算是一個文玩愛好者,所以我只以玩物的角度來聊我手上的這些玩具,不敢妄論修行。而就我玩過的許多手串和珠子來看,星月相對而言確實是很迷人的一個品種,如果讓我在我的手串里挑選三個品種留下其它都隨緣的話,我大概率會留下星月。
之前寫過《玩物篇之猴頭》和《玩物篇之菩提根》,相對來說,那兩個品種的變化都是極快的,猴頭菩提可能幾個月就變紅了,後期變化會相對慢一些,玩到它徹底玉化,大概也就幾年;菩提根同樣也很快,我記得最快的一串菩提根可能幾個月就開片了,之後變化甚慢。因為之前的許多經驗讓我直觀地以為,星月菩提是不是也一樣呢。
我買過幾串星月,不過丟失的丟失,送小夥伴的送小夥伴,現在仍在我手上的有三串,一串是極小的籽,原來是順白的,我拿去泡了幾周普洱茶,一直泡一直換水,幾周之後它呈現出的是一種棕褐色的效果,很驚艷,完全記不起它原來的模樣了,不過因為那一串的籽太小,小到幾乎無法盤玩,最多就是佩戴,所以那一串我很少去碰它,一直收在文玩箱里。
另一串星月,可能是最早期開始玩珠子的時候買的,很便宜,星點密密麻麻,偏月,珠型有點像是算盤珠,有點橢圓,當時的賣家好像說是什麼蘋果圓之類的。它的變化其實也挺大的,原來是順白,到現在年份大了,顏色變得有些棕黃色,做工相對比較差,很多珠子上甚至能看到刀斧痕,加上拋光的目數可能不夠粗細,所以現在看起來顏色有些不太統一,甚至有點花的感覺,盤玩的手感很一般,所以這一串我盤玩得極少。
重點是今天的主角,我現在盤玩得最多的一串星月。這串星月,它購買的日期比前面這一串星月的日期還要晚許多,不過這一串是陰皮,並且是別人替我盤過了一年多之後回血才再度流通出來的。我問過之前的玩家,對方從頭到尾都是戴著手套盤玩,因此收到它的時候,既是高拋,又是連續不斷的手套盤玩,讓它帶著一種內斂的瓷亮,手感偏涼,盤玩時有種玉石感,收到之後我其實大愛這一串,所以盤玩得也多。
不過我不太喜歡手套盤玩,我還是更喜歡直接上手,所以在我手上,它的包漿上得極快,而瓷亮程度卻反而有些衰減。若愛它的瓷亮,我就得放棄我所喜歡的赤手空拳;若愛它的包漿,則可以不受手套之困頓——二者,如何取一個平衡點而已。什麼時候覺得它的包漿都厚到看不到光亮了,上手套,盤幾天手套,它就又恢復了原來的瓷亮,如此輪番交替,都不知道已經給它上了幾層包漿,也不知道又被手套給盤掉了幾層。
我現在還能清晰地記得,剛剛上手的時候,它帶著瓷亮之外的另一個特點是帶著點墨綠的暗淡。那時候拿它回血的小夥伴找的是我的一個買手,我跟回血的小夥伴不認識,連接我們的是這位買手的小伙,至少我相信他,對方也相信他,於是經過他,我們達成了這筆成交,有點像某海鮮市場的感覺,不過他比海鮮市場好的一個點在於,他賺了個差價的時候,他會對他經手的東西做一個初始的評估,所以他兩邊都吃一點,但是對於東西的評估則必須不偏不倚,這樣才能把買賣雙方都給穩住了。
賣的人沒有渠道,他有渠道;買的人想撿便宜又怕被人坑害了,他有鑒定和評估的能力。於是他在買賣雙方里找到一個平衡點,促成了這筆交易的同時也賺取了差價——三方皆歡喜。
這位買手小夥伴,其實我也認識好多年了,說他實誠不,多少也實誠,但是畢竟是生意人,所以我們必須能接受他賺取一個合理的價差,並且因為是回血,所以對面的小夥伴多少是要虧上一些的。買手小夥伴告訴我的是,這串對方已經虧了一道了,所以買入的話虧不了,東西並不差,我還記得他當時用的一句話是,一串畢業。
拿下這串的時候,已經接近我買珠子手串的最後期了,我不知道,我後來不再買玩意兒,跟這一串畢業有沒有關係。總之在後來,我不再買任何珠子和手串了。可能那時候我已經開始在對生活的方方面面做減法了,像這種興趣類的支出,大概率首當其衝會被減掉的。
玩這類東西有個心魔就是,你手上的那串不可能是最好的,所以當你無法克制心魔的時候,你會不停地看到更好的,那麼這個時候,你是要將更好的拿下呢,還是忍一忍就過去了呢。很多玩文玩的小夥伴就是這樣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越陷越深,我慶幸我想通這件事情的時候,尚未泥足深陷所以可以及早抽身。
一串畢業最大的一個效能是,至少這一串拿出來,很多同類型的東西品質上是不如你的,這樣你的大部分時間是不會有任何的焦慮的,因為別人可能也卷不過你。越來越少見到比你手上的東西更好,此其一;其二是,就算看到了,你也知道在盤玩方面可能比你現有的這個並沒有好多少;其三是,當你爬上了一個高峰往下看,你會覺得自己已經身在高位了,所以是不是登頂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大部分的小夥伴都還在下方,沒有必要非登頂不可。想通了這一些,也許慢慢地就能戰勝心魔了。
我反正是好多年不曾買任何手串珠子了,感覺就現在手上的這一些,可能玩都不玩不過來,僅玩具爾,貴一倍的東西你玩起來絕對沒有多一倍的樂趣,所以就適可而止了。
從墨綠到現在的棕黃,它的顏色比那串順白的要和諧得多,也統一得多。我查了一下微博,第一次發這串的時候是2018年,當時說入手已經一年多了,那麼入手的時間大概是2017年,而前任的小夥伴玩了一年多,所以往前再捋,這串成品的時間,大概是2015至2016年,到今天,大概已經得有十年了。
前面說,猴頭和菩提根都是變化極快的品種,而星月,則完全是另一個極端,包漿上色倒是很快,但是到現在為止,我手上的這些十年左右的星月,基本上仍未見有開片的跡象,所以它是極耐盤玩且開片的時間極慢的。如果是一個修行者,是不是也會更傾向於這種開片慢的品種,如果帶菩提根修行,可能幾個月就會覺得自己略有小成,如果用星月,十年了你都會覺得自己不夠精進仍需加緊修持,這樣帶鞭策效果的珠子,也許更利於修持本身的精進。
我不知道那些動不動就開片的星月是如何盤出來的,我的順白,我的原生態陰皮,到現在幾乎都近十年了,沒有開片,沒有開片,沒有開片。網上查一下,很多說是密度越大,油性越大,那麼包漿的速度就越快,而開片的時間反而會推遲,甚至有資料說,陰皮的高密度星月,10年到20年才開片的,比比皆是。
也許吧,功到自然成,我現在反而不急著想要看它開片的模樣了,隨心所欲,水到渠成,功夫成片,則可。
以上,2025-06-15 16:56:00;乙巳蛇年壬午五月乙卯廿日。
上一篇:重建味覺系統感知的標準
下一篇:近日茶事:小宮山與白毫銀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