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0 13:26:47火神紀

冷萃野生族群古樹茶

  昨天喝了《冷萃鳳凰赤葉》,總體感覺是可以接受,但是並沒有覺得它有多出色,甚至那點草木腥氣我並不喜歡,不過昨天的那泡赤葉,本身是相對比較高火烘焙而成的,所以似乎跟冷萃不是最搭的,有機會的話,應該試一試鴨屎香或者冬雪大烏葉來冷萃,那種高揚的花香氣息可能跟冷萃風會更搭一些。

  昨天晚上又冷萃了一瓶前幾天才開過湯的《千家寨古樹茶》,剛好味覺記憶里對它的印象還極其深刻,所以今天早上一開瓶,冷萃的生普古樹純料茶,確實有點驚艷到我了。昨天晚上在昨天的《冷萃鳳凰赤葉》里的評論區里,皮神還在說,要冷萃冰島才是天花板,家裡的冰島都是緊壓茶,冷萃的話,可能不如這種古樹大葉純料不經壓制的效果好。

  千家寨的兩棵茶王,2700年和2500年樹齡,還以圍繞著樹王周邊的幾十畝核心茶區,它們代表的是世界古茶樹界野生族群的典範,野生型古樹是完全自然生長、未經人類馴化的古茶樹,所以它們的基因更接近茶樹祖先,樹高更高,根系也更深入地下,葉薄革質,葉齒稀疏,芽葉細長,因其未經人工定向培育,所以它們會更多地保留了更原始的風味,茶多酚、EGCG含量會更高,苦澀感偏強,山野氣韻強,苦澀明顯但回甘持久。

  野生型古樹茶,不像栽培型古樹族群經過了人工干預,定向培育的干預過程會偏向於如何去提升人們喜歡它們的一些特質,如口感更協調,香氣更好,湯水更甜,更柔和之類,所以栽培型古樹族群與野生型古樹族群相比,相對葉質肥厚,葉緣鋸齒明顯,芽葉粗壯,果膠與糖類物質會更豐富,口感協調性更強,更多呈現蜜香、花香等成熟風味。

  如昨天的文章里所寫到,冷萃工藝通過低溫萃取茶葉中的物質,有利於茶葉中可溶性糖類、低沸點芳香物質和氨基酸分子的有效析出,同時又降低了需要通過高溫析出的主導苦澀口味的茶多酚、咖啡鹼、兒茶素和部分單寧酸等物質的析出……

  冷萃茶的優勢在於:其成品整體呈現出來的交易是果香更濃烈,甜度更高,口感清冽且苦澀度低,口感會更柔順醇滑甜潤清爽。而這種冷萃工藝的優點,幾乎是跟野生型古樹本身的特點是完全楔合的,工藝上的特點對於野生型古樹茶几乎完全做到了揚長避短的效果,它加強了野生型古樹茶不夠強的甜度,又保留了其原有的山野氣韻與原始氣息,同時又削弱了其本來的短柄,減少了茶多酚咖啡鹼等主導苦澀口感的物質析出,這讓它在整體上的呈現,要比原來熱泡的時候會顯得更加優雅,減少了其原來的粗礪感。

  早上我跟昨天評論區的小夥伴說,今天這一泡冷萃的野生古樹茶,確實有驚艷到我。與幾天前沸水開沸的同一泡茶對比,它的口感更加柔和,香氣更好,同時苦澀度幾乎全無,我甚至覺得,這一款茶的冷萃風味,超過了熱泡的風味。確實,它在熱泡中也完全展現出了作為野生型族群的特點,雖然這茶已經陳青了六年,但是在生普里,尤其是在古樹里,它依舊需要漫長的時間來進入進一步的陳化,讓它可能將其自身的物質進行一些陳化轉化,所以茶湯雖然比剛製作時更輕柔,但是仍有苦澀,這些苦澀等到完全轉化的話可能還需要十年二十年,因此就當前的這種茶葉的狀態,它的冷萃浸泡法,讓它有了更適口的品飲感受。

  可能,如果給它有足夠的時間讓它繼續去轉化的話,等它變成了高年份的老陳茶的話,熱泡也許會更好,陳年的老普洱我甚至更喜歡直接用烹煮風味會更佳,但是放在現在這個當前,冷萃法可能是現在適合它的一種喝法。很少能見到一個衝泡工藝可以跟一道茶品的特質楔合到這樣的程度,完全避開了它的短處,並且又完全加強了它的長處,如魚得水如虎翼,說的就是我現在的這種感覺。

  如果讀過昨天那篇文章的人應該都知道,我還是比較偏向於傳統型的茶客,所以我其實更堅守所有傳統的一切,更傳統的製作工藝,更傳統的器皿以及更傳統的衝泡手法,要讓我這樣完全去接受一種新的衝泡技法,心理層面上我其實是拒絕的,但是原來,這瓶經過了一個晚上的低溫冷萃的野生型古樹茶,完全折服了我。我甚至在想,如果是那種栽培型的古樹茶,它的風味會不會更好,因為它本身已經定向地去掉了部分的缺點也加強了其優勢,如果再經這種揚長避短的工藝加持,會不會表現得更出色呢。

  信仰傳統自然是好的,但是也不應該完全固步自封,碰到一些新鮮事物,我們還要是勇於去嘗試,也許會時時有驚喜。我慶幸我還沒有完全被固化,所以今天一早上,雖然股票的賬戶時紅時綠,但是因為這瓶茶帶給我的愉悅感,我今天一整天,都挺快樂了——肥宅快樂水,誰說只有可樂呢,從一個肥宅的中年人來說,炎炎夏日里的一瓶冷冽清甜的野生古樹老茶,經過了六年的陳化,經過了十二小時的冷水萃出帶給我的快樂,是任何飲料都無法給我的。

  PS:我對前天晚上的冷萃工藝做了部分的改進,比如說提高了置茶量,喝過潮汕功夫茶的人都應該知道潮汕人喝茶的口味有多重,前天晚上我基本上是按外面回傳到潮汕的置茶量去置茶,口味還是偏淡,所以昨天晚上我拉高了置茶量,一個小瓶的礦泉水瓶,我置茶至少得有四克左右,今天喝起來,這個味道和口感,都是對的。

  鑒於今天的體感,我在考慮是不是再給鳳凰單樅一個機會,甚至我在考慮今天晚上要不要試一試泡一壺網上說極好的鐵觀音呢,甚至把家裡的各款茶品都拿來試一試,也許冷萃這個衝泡工藝,不要那麼快否決它,再給它一些嘗試。

  以上,2025-06-10 12:59:22;乙巳蛇年壬午五月庚戌十五。

  PPS:擴展閱讀鏈接。

  1. 冷萃鳳凰單樅
  2. 開湯千家寨古樹茶
  3. 開湯嶺頭赤葉單樅
  4. 宋種單樅開湯憶舊事
  5. 開湯頭春蜜蘭香

  頭圖由豆包大模型1.5 Chromium Engine 版本129.0.6668.79(正式版本) (arm64)文生圖模型3.0,超能創意1.0生成。通關密碼: 竹影結構妝,墨綠竹影結構妝,墨綠竹影錯落覆臉,搭配黑髮盤起,靈感源自竹林光影,參考設計師Uma Wang,模特氣質文靜清澈,正身坐在茶桌邊泡一杯冷萃大葉茶,採用斑駁光影投射拍攝,參考攝影師Zhang Jingna的東方詩意風格,中景偏右構圖,細膩柔和影調竹影錯落覆臉,搭配黑髮盤起,靈感源自竹林光影,參考設計師Uma Wang,模特氣質文靜清澈,採用斑駁光影投射拍攝,參考攝影師Zhang Jingna的東方詩意風格,中景偏右構圖,細膩柔和影調,比例 「9:16」

上一篇:冷萃鳳凰單樅

下一篇:冷萃鐵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