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我寫了什麼?
三月底,我寫了一篇《三月紀》,算是一個小月結吧;四月初一,我寫了《整個三月,我寫了什麼?》,是對整個三月的全部文章目錄做了一個簡介或者索引,並且在當時就想,能不能把這個形成一個慣例,月底做小結,初一做目錄寫索引。
昨天,我寫了一篇《孟夏末記》,本來是想寫小結的,但是想想似乎又沒啥好結的,於是昨天寫的是聽蒙曼老師的講座,有點像是讀後感一類的文字吧,加上昨天身子其實並不太舒服,所以寫得極差。但是不管寫得怎樣,四月,我終究是堅持寫下來了,看一看《乙巳集》的總目錄,乙巳年至今,我寫了127篇,確實是做到一日不落雷打不動了。
來吧,捋一捋上個月,我都寫了啥。
上個月統計過關於影視類的章目,總共有十三篇,還有兩篇是聽講座後的聽後感,有點像書評,這樣一算,一個月三十天,關於影視書評類的文章竟佔了一半,所以統計完了之後,我是想著,要降低這方面的比例,這個月,雖然目前仍未統計,但就我感覺,比例應該會降低,因為我無數次寫到,關於寫尋類型文章,似乎已經不太能給我帶來快樂了,既連自己都無法取悅,又何必勉強呢。
先來統計一下,影視類的章目。
《借命而生》、《沙塵暴》、《YOU》最終季、《惡緣》、《史蒂夫·喬布斯:機器人生》、《執法者們》、《無盡的盡頭》和《向陽花》,其中,《機器人生:不夠粉紅的粉絲》應該算不上是正經的影視類文章,雖然寫那篇的起因是看了這個傳記電影,但是整篇寫的更多的,其實是我使用手機和蘋果生態的一些用戶體驗吧,所以滿打滿算,這個月寫影視類的章目七篇半,比上個月少了幾乎一半,挺好。
《借命而生》——《李尋歡再遇龍嘯雲,基督山伯爵復仇不成險自殺》,迷霧劇場,有點虎頭鼠尾的感覺,近年來的迷霧劇場已經越拍越不行了,所有的小夥伴都停留在早年對於《沈默的真相》和《隱秘的角落》無限追憶里,就說明現在的迷霧已經越來越不行了。這部劇看下來,感覺其實挺一般的,比之前的《烏雲之上》稍好一些,但是距之前封神,那就差得有些遠了。
《沙塵暴》——《一春逝而萬罪生》,白夜劇場。雖然說迷霧劇場是國內懸疑劇場的開山劇場,但是後期的迷霧,就我感覺真不如友商的X劇場和白夜劇場。我其實不太喜歡《沙塵暴》設備的環境背景,所以看著挺彆扭的,而段奕宏這許多年,似乎也沒有多大變化,感覺還像當年那個團長一樣灑脫不羈。如果橫比,它其實比迷霧的《借命而生》和《烏雲之上》都還要更得我歡喜,跟另一個友商的《棋士》,可以算是同一水準;如果縱比,我也許更喜歡同是白夜劇場的《邊水往事》和《微暗之火》。
《YOU》最終季——《八年屠殺路終於畫上了句號》最終季終於來了,這部劇,我寫過它的四季劇評——《文藝青年的暗夜獨白》、《他幾乎完成了自我療癒》、《相愛亦相殺,至死方休》和《大失所望的屠戮場》——這個月終於迎來了最後一季。第一季的Joe幾乎是封神,深得我心,第二季感覺是在尋找救贖,但是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感覺其實已經遠不如前了,三四季,總體感覺是有點滑波了,至此最終季——我的感覺竟然是解脫,是我作為一個追劇者的解脫,同時也是Joe的解脫吧,確實,看到第五季,有點累了。
《惡緣》——《全員惡人以惡制惡殺無赦》是四月看的第一部覺得比較好看的劇,感謝阿蓋老師的推薦。雖然我不太喜歡現在大部分的劇都喜歡打亂時間線,尤其是一些功力不夠的導演,有時候會把那些時間線弄得讓人頭皮發麻,類似那樣的導演,感覺還不如先學會如何好好地講故事再來玩這種,但是現在的導演似乎全都覺得平鋪直敘地講故事太Low了,每個人都喜歡換著花樣瞎玩,這種風氣其實不好——不過這部劇,其實玩得挺溜的,上來第一集,直接第三章,乍一看確實有點慒,不過還好,它把故事講得很好,這很重要。全員惡人以惡制惡殺無赦,所以這部劇帶給我的總體底色是無盡的陰暗與冰涼,就懸疑劇而言,可以一看。
《執法者們》——《陳舊的古早味把我徹底掩埋》雖然我最終看完了,但是我大概是看到十七還是十八集的時候就給它蓋棺定論了,並且在最後看完了,我發現沒有半點意外,那個蓋棺定論,是完全正確的。這部劇同樣也是阿蓋老師推薦的,不過這部劇看完,跟之前的《惡緣》水平參差得有些遠,這許多年過去了,就最近看的類似《惡緣》或者再上個月看的《苦盡柑來遇見你》,我們能看到韓劇還是在進化的,但是就這部《執法者們》,那種感覺跟許多年前我們看的那些港劇另無二致,基本上就停留在許多年前的那種水準上,完全沒有任何進步,這讓人看著就十分尷尬了,感覺就像是小學時候寫的作文,突然被翻出來 ,然後當眾給你宣讀一遍那般的尷尬——畢竟,這是我們小時候看著長大的港劇,但是怎麼可以,這許多年過去了,它居然跟我們小時候看過的大部分港劇,完全沒有區別呢。熟悉的人們,熟悉的套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一切都是那麼熟悉,熟悉到讓人有點不適應了。最無法接受的是劇情,編劇得有多脫離現實,才會寫出這樣脫離現實的劇本來呢,太不思進取的港劇讓人多少有些痛心疾首了。
《無盡的盡頭》——《既是無盡又何有盡頭》,未檢劇,正劇,好在在CCTV上巡播的,所以必然是高唱主旋律,也必然是正能量暴棚,所以必然是扛打的,並且這部劇的尺度,確實生猛,縱觀整個四月,所看的劇集里,《惡緣》是最喜歡的,接下來是《沙塵暴》和這部《無盡的盡頭》,然後是《YOU》和《借命而生》,《執法者們》是必然墊底的。不過這部劇有點過於說教,尤其喜歡在庭審的時候說教,強行說教讓人有些不舒服,最後一個壓軸的庭審看著我抓耳撓腮十分難受——在CCTV上巡播的劇,必須是有教育意義的。
《向陽花》——《向陽而生的暗夜頹花》,小夥伴釋凡老師說,它還不如《執法者們》,我無力認同,因為我其實挺喜歡這部電影的——我喜歡馮小剛,雖然我看他的電影並不太多;我也喜歡趙麗穎,雖然我看她的電影更不多;我也喜歡這部電影,雖然網上湊堆地罵它,但是我還是喜歡。所以審美這件事情,大部分時候是無法跟大部隊的,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沒辦法強行站隊。
綜上,我寫了六篇劇評,一篇影評,還有半篇記錄片評。這個月,能不能所這些數字再減一半。
《80後原來已經暮氣沈沈了……》這一篇,大部分篇幅寫的是聽音樂的往事,寫到最後收尾,是因為看到網上一個短視頻去採訪10後的小夥伴怎麼看待80後的老夥伴,然後他們說出了許多在我們年輕時候曾經說過的話,那時候感嘆一聲,原來我們已經老成了我們原來口中的模樣了。80後,本來就是不守規則的一代人,但是現在,我們似乎最終成了制定規則的人,在更不守規則的人眼中,我們就完全成了當年我們要去打破的那些規則了——暮氣沈沈,在那些10後的小孩看來,我們不正是暮氣沈沈嗎。評論區有小夥伴批評我說,就喜歡以點代面,以個人代表群體來發表個人觀點的言論,也對吧,我虛心接受,但是不道歉,因為我也是80後,我說我的感受,這並無不妥——不過那小夥伴,應該沒有讀我那篇文章里寫的是什麼,而僅僅只是看了題目吧,如果通讀了全文,至少不會這樣斷章取義。
《空乏其身》,寫的是最近這些年,我努力在生活中種個領域里做減法的過程和心得,比如茶桌,比如電腦桌。寫這篇,我寫得很快樂,很舒展,因為寫的都是心中所想,自然而然就隨手寫出來。評論區也有小夥伴批評我說,寫得太囉嗦了,一點都不極簡。也罷,真正做倒極簡的人也許都不消說了,如我這般還在路上掙扎著的人,方才有那麼許多囉嗦可言語吧。
《別讓自己永遠地困在原地》,起因是一張網圖,上面畫著一個從難到易的過程:第一次做一件事,很難完成;一百次做同一件事情,輕鬆拿捏;一千次依舊還在做同一件事情,幾乎就跟玩似的了。這篇文章回憶了我的書寫過程,一步一步地走到現在,所以寫字對於我來說,就如同本能一樣的東西,至少可以比較完整地表達出我的所思所想吧,但是一切事的起點,是開始去嘗試做一件事。這張網圖告訴我們的道理不僅只是熟能生巧,更重要的一點其實是開始,沒有那個起點,後面的一切都將不復存在。所以,如何能讓自己不被困在原地,第一件事,就是先邁出第一步,只有走出去,才能離開這個困住你的原地。
《被徹底遺忘的生日》,今年的生日,又一次徹底地被遺忘了。我記得我這輩子,大概有三次,生日是完全被遺忘的,有一兩次,好像當天就喝了點粥,後面想起來,心中不免淒淒,沒有人記掛的感覺,挺落寞的。不過這一次,我好像已經沒有這種感覺了;也許,是真的已經老了,所以真的不那麼在意這種儀式感的東西了。相對忘記了自己的生日,忘記羲彧媽的生日,似乎讓我更難受些——這許多年相伴,心中總有虧欠。
《開湯嶺頭赤葉單樅》,印象中,上個月我應該寫有兩篇開湯吧,沒去查,大概應該是;這個月,我只寫了這篇開湯。從一個茶業的從業人員,一個所謂的評茶員,到現在,一個月只開一次湯,想想我在茶業這個職業上的深耕,也差不多結束了。茶業從業人員最要緊的一件事是建立起自己的一個評判標準——什麼樣的茶是好茶,什麼樣的茶不是好茶,好茶與更好的茶那差之毫釐,這毫釐在哪——而這一切的標準,需要不停地做橫比縱比,各個茶種,各個檔次不停地品嘗,在這個品嘗的過程中建立起你的一個評判標準,而你對所有茶品的評判標準,就靠它來給你丈量了。離開茶業,恐怕也得有十年了吧,而我曾經建立起來的那套標準,終於坐吃山空完全失效了吧。現在喝茶,就無須再做太多比對了,只須要口感適口,加上價格合適則可,這倒似也符合我之前說的那個減法的生活法則,愈年長,愈簡單了。
《舒適圈外有什麼》,寫這篇的前一天寫的是《惡緣》的劇評,而《惡緣》是我喜歡的一部劇,但是寫的時候可能沒什麼愉悅感,所以第二天才會寫這篇《舒適圈外有什麼》,開始明本宣科地想要減少我的文字中影視類文字的比例。也大概從這一篇開始,後續的幾篇,就一直沒寫影視類文字了。
《夜半交響曲》是因為睡到半夜醒來,然後聽到窗外各種動物的叫聲,無比刺耳,像發春的貓,或者正在交配的蛙類,各種蟲鳴,遠處機車刺耳的剎車聲……在寂靜的夜裡聽來,真的像是一個交響樂章。記得早年熱衷於寫詩,常常會在睡了一半爬起來記一記某個靈光一閃的句子,那天寫這篇,多少有點祭奠那早已經逝去的青春歲月。
《老君授道》,讀《搜神記》里的卷一第十三則的故事,該故事講一個求道者去山中修行七年不得,後遇太上老君,老君讓他以木鑽石,四十年後,木穿石盤,得神仙丹訣。這個故事原文僅有40字,十分精練,但這其中,卻頗有哲理——以軟鑽硬,如何可穿,若心有遲疑,便從一開始就放棄了,又何有四十年後得神仙丹訣一事,所以行非常事,得非常道,以四十年光陰去追逐一個莫須有的神仙丹訣,若追而不得,又是否有憾。這篇文章很神奇,通觀全網可能是這個月小夥伴反饋最多的一篇,是因為現在網上修行者眾多嗎,我其實挺意外的。
《新生命的降生》,阿大年四六,中年得子,可喜可賀。這篇文章回憶了羲小姐和彧少爺出生前後的感觸與思考,生命的最終極的意義,不就是繁衍生息嗎,在這件事上,人類與一切生物,都不會有任何差別,都是一樣努力拼搏。
《夜涼如水》是嘗試能不能找回放下了許多年的詩歌,所以這是最近幾個月來,我寫的第一首詩。那天晚上聊了許多關於職業規劃上的許多事,最終不歡而散,許多話又不消說,所有的情緒最終化作了幾行詩句,噴湧而出。我其實挺懷念早年寫詩的年月,那時候情感飽滿,觸感敏銳,並且因為時時抒懷,日子反倒過得十分輕快。
《進擊的彧少爺》記錄彧少爺跑步打卡第21天,傳言21天就能養成一個習慣,所以彧少爺跑步,是不是真的可以養成一個習慣呢,至少到那個當下,已經足足有21天了。這篇文章里回憶了我自己戒煙的經過,還有羲小姐初上中學時讓她去堅持跑步而最終未果,所以鼓勵自己陪彧少爺去努力養成這個習慣。寫文章的時候查閱了一下資料,21天其實並不科學,反而從21到60進入的是一個倦怠期,失去了一開始的新鮮感,更容易心生倦怠而放棄,從運動科學的角度來說,至66天方才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穩定期。截止到昨天晚上,彧少爺已經打卡35天了,昨天晚上就我而言多少有點不適其實是懶得下樓的,但是想著好不容易堅持了這麼久,要繼續堅持住呀,所以咬咬牙,又把他帶著下樓去了。
《突然不想寫字了》和《突然又想寫字了》算是兩篇對應的文字吧,一起看,可能會更好玩一些。《不想寫》是因為早上起來就懶得寫,然後就一直拖,然後就是各種事,然後就繼續拖,最後坐在電腦前寫的時候,竟然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那可能是我寫日更以來更新得最晚的一篇了,不過因為時間緊促,寫的又是各種不想寫,所以那篇倒是寫得流暢且歡快;《想寫》是隔天早上九點多,就坐在書桌上寫字,但寫的不是只是內容的輸出,是真的拿一枝鋼筆在日記本里寫,那種書寫確實能帶給我更多的快樂,但是效率低並且因為手已經很少寫字了所以會覺得更累。想寫與不想寫,大概每天,類似這樣的爭執會在腦子里爭鬥無數遍吧。
《做一個內心充盈的人》,是因為經歷了前兩天的想寫又不想寫,又經歷了更早幾天的不想寫影視類評論,然後引發的思考——如何才能有內容持續不斷地輸出呢,那麼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先得做一個內心充盈的人。不過我點開那篇文章,果然完全不貼題,果然信馬由繮一通亂闖,不過好在最後是收了回去,所以這算不算是第一次嘗試,做一個內心充盈的人。
《給自己留一個透氣口》,寫的是拖延症,以及我跟拖延症拉扯的幾個回合,拖延症這種病,是不是普羅大眾都會有,並且都是無法根治的,輕嘆一聲,寫完那一篇之後,我治癒了當天的拖延症。
《設置好你的預期》,我要表達的一個主旨是,導致我們快樂不快樂的那個結果當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我們能調整好自己的預期,快樂有可能變得更快樂,不快樂有可能變得稍稍快樂,又或者,快樂變得不快樂,不快樂變得慘絕人寰,那麼真正影響我們的心情的,除了那個結果之外,其實更大的因素在於我們對於該事件的一個預期值到底有多高。太高的預期就容易落空,那麼就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負面情緒,所以適當地調低我們的預期,是有利於構建一個相對積極的良好心態的。
《小滿憶往昔》,從一首許多年前寫的品茶詩開始,從微博的那年今日的功能開始,翻開了往年的當天,我在微博上記錄了什麼,然後一條一條回憶,因為當天是小滿,所以就起了那麼一個題目。何須多慮盈虧事,終歸小滿勝萬全;曾公豁達,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他那樣的豁達呢,因為我們仍舊在意盈虧事,要做到不慮盈虧事,先得有不慮盈虧的資本呀。我輩皆凡人,多努力吧,學不來不慮盈虧事,但是能學他小滿勝萬全呀。
《親愛的,生辰快樂。》是羲彧媽的生日,這是我倆今年,唯一能記得的一個生日了,因為我倆的生日,已經過去了。那天晚上我們帶著彧少爺去吃了自助雞爐,三個人,吃了四盤雞肉,兩盤小酥肉,看多了網上那些吃播瘋狂吸入的視頻,最後發現,我們跟他們的距離,中間的差距是無數個我們。吃飽就好,我們似乎連吃撐的想法都沒有。親愛的,生辰快樂。
《閒置了二十年的小龜缸》回憶了早年小夥伴送我的一個小龜缸並且養了一隻龜,之後各種緣由,龜缸就閒置了二十年,最近給羲小姐和彧少爺養了幾只小龜,才想起這個缸來,於是終於還是把它給清理出來了,不過整文里的龜缸只是一個由頭,更多的還是在回憶那些年前的那些人們和那些事兒。過幾天待這缸水穩定了再考慮來一篇真缸文。
至此,整個四月,似乎就這樣滿滿當當地過完了。本來覺得好像啥也沒乾好,現在這一回頭望,倒也倒做了些事,雖說是閒事。這篇文字寫著寫著竟然寫了六千多字,怕是最近長得最長的一篇吧。
以上,2025-05-27 14:11:43;乙巳蛇年辛巳五月丙申初一。
頭圖由Leonardo Phoenix 1.0大模型生成。PROMPT :Pokemon-style Create a hauntingly expressive ink and coal drawing that conveys raw emotion through bold, gestural strokes and delicate, whispery textures, with deep, rich blacks and subtle, velvety grays that seem to reverberate with the subject's inner turmoil, evoking a sense of visceral empathy in the viewer, as if the emotions themselves have been distilled onto the page in a fleeting, yet eternal, moment of vulnerability, with every line, smudge, and scratch telling a story of pain, longing, or trium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