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者們》:陳舊的古早味把我徹底掩埋
好久沒看港劇了,前幾天阿蓋老師跟我說,《執法者們》有內資進入,拍出來跟以往的港劇不太一樣,場面宏大可以一看,劇荒的時候主打的就是聽勸,斷斷續續看了幾天,終於把它最新的一集都給看完了,目前這部劇尚未完結,但是總體的觀感似乎不會再有改變,所以無所謂必須看完,現在先把它寫了吧。
上一次看港劇,印象中似乎幾年前的事了,不太記得看的是哪部劇,好像是《使徒行者》系列,之後有時候確實沒劇可看,也會點開一些港劇,但是大概看個一兩集,基本上看不進去,太熟悉的面孔,太熟悉的味道,太熟悉的配方,以至於每一個套路感覺都已經看過了無數遍,所以漸漸地最近幾年,我幾乎不再看港劇了。
神奇的是,就算已經好多年沒看港劇了,這乍一看,感覺倒好像從來沒有離開過,熟悉的那些人們都還在演戲,講故事的框架似乎也沒有什麼變化,大概的劇情也能猜出個八八九九,連劇中的所有套路,似乎都還是那個熟悉的配方,那個熟悉的味道。
現在去看十年前的國劇,美劇,韓日劇,甚至是台劇,多少能看出從劇本打磨到演員迭代,從服道化到製作流程,多少都有在進步,但是看現在的港劇真有種垂垂老矣英雄暮年之感,感覺跟小時候讓我們如痴如醉的那些港劇,幾乎沒什麼變化,問題是,我們已經被生活煎熬了幾十年,再看它這幾十年如一日的穩定水平,確實讓我熱淚盈眶——我幾乎都能聞到小時候媽媽做飯的味道了。
黃宗澤,馬國明和陳豪,警察、廉政和律政三大主線,從一開始略有衝突到後來齊心協力同除惡人的戲碼,壞人集團里有臥底,警察隊伍里有黑警,不管怎麼看,從演員到劇本到劇情展開和鋪設,甚至每一個懸念的設置和揭開,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扣子,都能聞到那熟悉的古早味道。乍一看,這部劇跟十年前的任何一部TVB做出來的劇,好像沒什麼區別。我甚至都能盲猜那個黑警頭子估計就是張國強或者吳啓華演的副處長,警務處二哥,如果不太裝逼就直接張國強,如果想要裝逼那就讓吳啓華上,但是這兩個人隨便哪個上都是預期之內不覺得意外,如果真牛逼而不僅僅只是裝逼的話,應該讓一哥上去那我就會被打服,但是可能嗎?
打不破人們的預期,這可能是港劇當面最大的困窘。因為我們已經看過了太多的港劇,以至於我們熟悉它裡面所有的每一個細節,我們甚至對它的主要演員都已經熟悉到他們的表演方法,甚至他們的微表情都幾乎都熟記於心,這就帶來了一個無法突破的窘境——它太難打破我們給它預設的那個預期,幾乎無法突破。
帶給一個行業最好的方法其實是給它輸入新鮮的血液,從編劇到導演到演員到服道化到宣發到最終上線,全面性的新鮮血液和新面孔會給它帶來十足的活力,問題是,現在的港劇,是否還撐得起這樣無限制地擴張呢;很明顯,它不能,所以這些年來我們看不到什麼變化,我不知道它背後的團體有沒有進化,但是從台前看,估計沒什麼太大的變化。這幾年電影方面倒還有些小驚喜,雖然不多,但是劇集方面,就這部劇帶給我的觀感,完全停滯了的感覺。
感情線方面,在這部劇里已經有所收斂了,但是似乎還是收不住。辦公室戀情,女下屬喜歡男上司,這樣的感情戲碼在港劇里不知道演繹了多少遍,最終不管這條線的走向去往何處,也不可能會打破你的預期,因為看了無數遍的結局是,我們已經看過他們所有的結局了。
海關上班的蔡潔和警隊督察黃宗澤是夫妻,然後海關剛好查到林嘉華壞人集團的槍枝走私船隻,而當天值班的就剛好是蔡潔,你說巧不巧吧;陳豪的愛人宣萱早年就在林嘉華合作夥伴潘志文的公司上班,發現公司有問題舉報了公司結果反被誣陷坐了八年的冤獄,你說巧不巧吧;而ICAC馬國明的舅舅,就是曾經為林嘉華集團的黑警,你說巧不巧吧。一切的一切,都是傳說中的無巧不成書,雖說香港地小人多,但是真能巧成這樣也實屬罕見,每一個角色都必須跟故事扯上一點關係,甚至扯上多點關係,看起來似乎人物與劇情交織龐雜,但是卻顯得有些過分刻意了。好像整個香港,就只有林嘉華一個犯罪集團,並且這個集團簡直無惡不做,槍火毒品器官買賣情色買賣殺人放火暗網生存者遊戲直播簡直無惡不作,只要除掉他們,香港就可以直接恢復到那個青天白日的朗朗乾坤。
這麼多年了,港劇的迴路依舊還是那麼單線程,一個壞人就能把香港攪得天翻地覆,並且劇中所有的壞事都是他一個人乾的,或者說,是他一個人帶著他的手下乾的,而且劇中所有的主要角色都必須跟他或者他的集團扯上點什麼關係……好吧,無巧確實不成書,但是真能夠巧成這樣嗎,我真想問問編劇,這樣的巧合,你自己信嗎。數據上的香港,傳說中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港劇里的香港,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凶險無比,感覺可能比世界犯罪之都聖佩德羅蘇拉還要更危險。
綜上,整部劇現在已經看到十之七八基本上快看完了,截止到目前為止看不到任何預期之外的東西,也就是說,就是一股陳舊的古早味,跟十年前甚至二十年的前的港劇比,幾乎都沒看到有多少進步,這麼拍,是為了讓我們這些中年人找回時間回憶里的那點情懷嗎。
我談不上喜歡這部劇,我也談不上不喜歡這部劇——無感,沒感覺,是不是才是最可怕的,我現在甚至都能預知的,可能不用幾天,我可能連想都想不起來這部劇,印象中不會記得曾經看過這部劇,這種可有可無的存在感,是極低的。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來,不對,在《使徒行者》之後,我還看過一部港劇,是前幾年的《新聞女王》,但是能到現在才讓我想起來,說明,它的存在感確實不高。港劇的高光時代,什麼時候才會再現呢,看完這部劇的唯一想法可能是,近期我不會再看港劇了,唉。
以上,2025-05-17 12:05:27;乙巳蛇年辛巳四月丙戌廿日。
上一篇:《惡緣》:全員惡人以惡制惡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