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1 12:43:16火神紀

老君授道

  這兩天讀乾寶的《搜神記》,卷一第十三則《老君授道》,雖只短短四十字,但是讀下來卻頗有感慨。現全文謄錄如下:有人入焦山七年,老君與之木鑽,使穿一盤石,石厚五尺。曰:此石穿,當得道。積四十年,石穿,遂得神仙丹訣。我將這四十字發給AI,然後它給我畫了四格漫畫,倒也似貼切,現在AI的解讀能力與表達能力,已經不弱了。

  求道者,入焦山修道七年,未果。太上老君贈他一木鑽,讓他用以木鑽穿石,並且告訴他,只要他能將這五尺厚的石頭鑽穿,就可以得道了。修道者就拿這木鑽鑽了四十年,真的將石頭鑽穿,於是真的就得到了神仙丹訣一舉成仙。

  這個故事跟鐵杵成針或者滴水穿石的故事相似,說的都是一個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讀完細想,它其實解決了關於如何修道得道的幾個問題。

  世上修行者萬萬千千,除了此修行者,無人獲得太上老君贈木鑽——那麼問題來了,太上老君為何會選了他,又為何會贈他木鑽又教他法門呢。

  開篇第一句說的是,有人入焦山七年,也就是說,他是自己入的焦山,並且一入焦山已經七年。首先,他是自願入山求道的,並且七年無果仍未放棄,可見其初心自發且道心堅定。按聖人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所以就算是聖賢如聖人,至十五志於學,學至三十方立,至四十方得不惑,至五十方知了天命,那麼此修道者就算天資聰穎,以聖人質論,至少得等到而立不惑甚至知天命的年紀方能不再迷惘方向堅定,如此年近半百入山求道,怎能道心不堅。

  以凡人之軀,以近半百之歲修行七年,若無此前緣,老君怎會選擇他呢。這裡的選擇是雙向的,修道者捨棄了塵世的一切孤身入山求道,修行了七年,他選擇了道,且修且行,這是他被老君選中的一個最基礎的條件,度能度之人。

  為什麼被選中,因為他是萬千修道者里有可能成功的一位,可能被度,方有可能被度,不是嗎。

  另一個問題,是老君給了他法器和法門,是木鑽穿石,這時候的他應該怎麼做呢。

  按常理想,木質軟而石質硬,以軟穿硬,這可能嗎。但凡你按常理去想,你也許連鑽都不會去鑽,因為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是嗎。

  其次,贈你木鑽之人雖然說是老君,但是你又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是老君,假如他不是老君呢,如果他僅僅只是山裡修行而不得其道最後魔怔了的老頭呢,你是聽或不聽呢。

  其三,就算他真的是老君,就算他說的方法也可行,但是他沒有說多久能穿石,以你的有限生命去重復一個也許至死仍未能證道的動作,你做嗎?有沒有想過,也許你很努力,時時刻刻不停地鑽營,最終在你穿破之前,在你鑽下最後一下之前,你的生命終結了,那麼你這一生的辛勞,是否還有任何意義呢。

  其四,就算上面的所有一切都成立,還有一個究極的問題,就是修行的道法真的這麼簡單嗎,僅僅是以木穿石就能證道,他是否會有所懷疑呢,雖說成千法門皆是道法自然,但是沒有任何玄密之處,沒有任何炫酷的技法,就這樣樸實無法地天天以木鑽石就能直達天聽,這可能嗎。

  綜上,他現在面對的是怎樣的狀況——一個不知道是誰的人傳給了你一個完全有悖常理的修行法門,他說他是老君,但你無法證明他是或者不是,他給的又是一個看似人人都能做完全不帶半點密技的修行方式,沒有修行期限,不知道是否有效,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的法門——而你,還是否按照此法去修行呢。

  也許,當時太上老君贈出的木鑽不只一把,可能有千千萬萬把,只是最終只有一人積四十年之力以木穿石終得究竟方被記錄下來,其他的人最終都沒有通過考驗所以湮沒在歷史的塵埃里。

  他為什麼能成功證道而別人不行,就算他金玉其前已經證明瞭此道可通,後世又何曾有人去學他再度以此法得道呢,似乎沒有。因為你就算知道四十年能得道,但是人生能有幾個四十年,你敢用你這一生僅有的一個四十年,去證偽或者再度證明嗎,你不敢。所以他為什麼能證道,因為他就算面對的是一個完全未知的未來,面對的就算是一個不知道真偽的技法,他願意用他的一生去證明道,這很重要。

  他相信了一個素未謀面的老君傳給他的一個極度荒誕且違悖常理的求道技法,然後他沒有任何懷疑,他身體力行並且由此入道,重復一個動作四十年,最終在其有限生命里完成了一次證道並且最終得神仙丹訣。他具備了所有人都不具備的一些特質——比如不疑,比如執著,比如恆心,比如耐心。但凡他有一絲一毫的懷疑,他就如同萬千不果的求道者一樣,早就棄而不證了。

  記得以前師傅傳道曾言,練一萬種拳法的拳師其實不厲害,反而是將一種拳法苦練了一萬遍的拳師才是最厲害的,就像當年的慕容復遍習百家真經,卻終不敵喬峰一套降龍十八掌純熟無比——道之終點,不是比拼你學了多少技藝,反而是你將你的技藝提升到什麼樣的境界。

  後世再解讀《老君授道》,解讀出來柔能克剛、大道至簡以及無為而為的道統正義,但是這些並不在本文的思辨範疇,這更注重的是那個當下,當修道者得老君授道,他可能會有的選擇——而慶幸的是他選擇了相信,選擇了一往無前,選擇了不疑,選擇了身體力行地證道。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我們一直會說這句話,而這個故事,就是將這句話,徹底地實踐了,甚至更進了一步,因為那時候,他其實連他所行之事是否是好事都不知道,所以更別說什麼問前程,他什麼都沒有,他只是在一片混沌之中,朝著一個方向,堅定地前行,僅此而已。

  一切的解讀,放在這個故事面前,多少都顯得有些蒼白無力。昨天晚上跟林師在聊天還在說,堅持做對的事,最終這個世界遲早就會給我們以正反饋,莫問前程,但行好事;但是在讀了這個故事之後,我發現我們跟他比依舊是弱暴了,他其實不知道他做的事是對的還是錯的,而且他不把這件事做成,他是得不到任何正或者反的反饋的,所以他用了他人生中唯一的一個四十年,去得到一個反饋——我完全不知道,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信念,能支撐他一路走到頭——而也許,這就是我終究無法得到神仙丹訣的原因嗎,因為懷疑,因為無法相信眼前的這條路就是唯一的一條路,所以不會閉著眼一直走下去。

  老君授道,究竟授了些啥。也許有,也許沒有,得道者有所悟,不得道者,則見無名。

  以上,2025-05-11 12:02:55;乙巳蛇年辛巳四月庚辰十四。

  頭圖由豆包大模型1.5 Chromium Engine 版本129.0.6668.79(正式版本) (arm64)文生圖超能創意1.0模型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