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6 20:10:42大頭阿呆如

【期刊系列】關於「斷背山」

續上篇,不多說廢話,直接切入主題溜~
【美言佳句】
☆面對強勢的西方文明、牢不可破的好萊塢文化霸權,華人導演作為「文化上的他者」(the cultural other)可以選擇將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經驗放逐為觀照客體,將民族自我淹沒在他人的話語和表象的絢麗之中;也可以選擇認同於好萊塢的拍片常規與權力話語,與美國觀眾的欣賞趣味和日常生活的意識型態妥協,成為「主旋律」電影的製作者。

★李安多番以異鄉人的視角,檢視美國本土社會的異文化特質,在好萊塢開創了一個獨特的「他者敘述」。他既身處於好萊塢萬花筒般的浮華之內,又立於高處、僻處,窺視美國社會的花花世界。他刻意遠離眾人、塵囂(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有意識地與主流價值保持距離,對美國人的夢幻泡影有悲劇性的認識。在這個意義上,李安使他者與自我二元對立的交叉線,變成了平行線。他以他者的身份為美國人提供一個認識自我的參照,美國觀眾看他的電影,也就進入了一個「自我詮釋」的旅程。

☆西諺有云:「只有旁觀者能綜觀全局」(An outsider sees most of the game)。《臥虎藏龍》與《斷背山》正是李安將其「他者的優勢」發揮到極致的作品。

★中國人看《臥虎藏龍》,就像在大酒店吃魚蛋粉,或在唐人街吃西餐,總覺得不是味兒。影片講的是責任與熱情的衝圖,傳統與個人的較量,可是李安只強調個人的輕和熱情的濃,卻隻字不提責任的重和傳統的深,結果將影片簡化為一個任性女孩的冒險故事。諷刺的是,這化繁為簡的演繹方式正中美國觀眾的下懷。他們感興趣的是令人嘆為觀止的中國功夫,而非責任與傳統對中國人的意義。無怪乎章子怡的角色搶盡周潤發和楊紫瓊的鋒頭。

☆李安的神來之筆,是身為中國人卻竟能以西方人的眼界把中國的武俠片與好萊塢的西部片與歌舞片結合,將武俠片的劇情融會貫通西部片追求自由的個人主義,再用歌舞片的敘事手法和場面調度,拍成一部令美國觀眾覺得既親切又神奇的破格之作。

★好萊塢需要李安,中國人需要李安,因為他帶有強烈「去中心」(de-centering)意味的作品--從《囍宴》到《斷背山》--巧妙地縫合起東方與西方、他者與自我。
~完~

下一篇:天下雜誌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