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6 22:48:57白皮

古代建築由來、李誡法式圖庫、近代閩式建築演變﹝四﹞

篇四

        鹿港龍山寺埕中開有三口井,相傳是龍山寺的龍穴,故被稱為龍泉穴。其中圓形的稱為「龍眼井」,方形的稱為「龍喉井」,或許是台灣唯一的方井了。
        相傳台灣被日本人佔據之初,有不少的鹿港抗志士在此密謀抗活動。由於長期的苦旱,便在此處鑿了三口井,以備長期的抗日活動。後來事機洩露,活動終告失敗。

    其實這些相傳都太過穿鑿附會,將這裡的事情當神蹟一樣以訛傳訛。

 

    再度翻開歷史資料,發掘考古對照,所有的土地、建築,都採用井字分法,1~8都在外圍,9在中間就是地主、皇親國戚,根據洛陽古城挖掘,【井】是方字形的,不是現在的井水源的外表,再走入故宮找尋【清明上河圖】,根據清明上河圖中的顯示共計有三口井水被畫出來『兩圓一方』,這代表什麼?也就是當時已經在百姓生活方式已經有了改變,我們很難解釋是從哪邊引進『圓井』,還是技術的改變?我們不得而知,或許是從西域絲路進入,或許是南方的建築方式,也或許是『公井方正,私井圓潤』。這還是有待查證。

參考來源

《周書》,皇帝穿井。

北宋李誡,《營造法式、營造法釋卷一十五、井》,凡甃ㄓㄡˋ造井於所留水面徑,外四周各廣兩尺。

 

鬪八藻井

    古代原名【鬪八藻井】,現代簡稱【藻井】,這是建築物頂棚中最尊貴的作法,除了能塑造室內富麗堂皇的效果,更具有隔斷過高的空間以保持室溫及避免灰塵下落的功能。早期的藻井為方井,至時期,藻井出現了「鬪八藻井」,形狀成八角造型,由斗栱支撐,逐層向上縮小,形成穹窿式的造形,民間又稱藻井為「結網」。

    下面這一段是鹿港龍山寺的解說圖摘錄下來的

    【鹿港龍山寺戲台上方的藻井結構,為全台首屈一指的作品,1831年(道光11年)重修時所興建,是台灣保存年代最早的作品。龍山寺藻井的跨距約為5.5公尺,至頂心的高度約為6.5公尺,以16組斗拱層層出挑,齊集「頂心明鏡」所組立而成。下方原本以四點金柱所支撐,由於建築物的跨距過大及屋頂之重量負荷下,匠師於通樑三分之一處再加上一根木柱,以支撐樑架。】

 

      現代解釋鹿港龍山寺的【藻井】斗栱為「偷心造」斗栱,栱身向後延伸至後方樑枋,形成槓杆原理,使藻井的結構更為契合。龍山寺的八卦藻井設立於戲台,除了有上述功能之外,並具有演戲時共鳴的效果,「八卦」也有鎮邪、平安之意。到這邊還是搞不懂現在的一些專家學者的【偷心造】這個名稱哪邊來,哪邊偷心?實在不懂。

    再一次用古代建築的手法來解釋,鹿港龍山寺的【鬪八藻井】枓、拱卻是舉折,利用舉折的斜翹方式將中心的重量往外傳遞,減掉中心由內而外的重量推擠,轉而舉折兩端的平衡,讓重量集中在枓拱吸收,形成一種平衡往下狀態;講簡單一點就是翹翹板。

    找尋古代建築思維解釋

    「藻井」一詞歷代文獻有龍井、方井、圜等不同的稱呼,由「西京賦」:「蔕倒茄於藻井,披紅葩之狎獵」可知,藻井在漢代宮殿的建築中已有使用。《新唐書》:「王公之居,不施重栱藻井」,昔時華麗的藻井被視為皇帝至貴的一種象徵,僅限於宮殿及寺廟主體建築中使用,另外在《風俗通》記載:「今殿作天井,井者,東井之象也,藻水中之物也,皆取以壓火災也」,由此可知藻井除了裝飾外,亦有避火災之意。

    再仔細看看「藻井」的位置和形狀,不難發現,所有的結構在「四合院」為主的基礎架構上呈現的是「方型」,並非圓形或是八角形,然而建築師巧廟的利用方型錯開堆積的方式,還是擺不了以井字型的對稱迴旋而上,讓空間有了深邃的層次感,巧妙的利用到空間的層次,減少壓迫感,但是這種做法卻是來自於塔的建築方式。

    不過最重要的就是八角形的建築思維方式,一直延用到現代,好處是減小了木料的使用體積,不再屈就於大型木料下,而且在建築結構的柔韌性,更強化了,比較容易吸收地震搖晃的。回頭看看鹿港龍山寺,「藻井」就是原本的「方形井」演化而來,不難想像,八角形「藻井」比方形的「天井」好看多了,這應該算的上是建築史的演化吧!

    這是在北宋年代的時候就已經訂下了規格,當時稱為鬪八藻井,當時的【鬪】字解釋是華麗的,也就是爭奇鬥豔的八角屋頂,也是因為【鬪】字解釋了當時的風盛的氣息,在表達權力、財力的人們,將一切都表達在門面上,舉凡細緻的雕刻、畫工、都在這裡成為一種表達的方式。

    在多年沒落之後,變成了蜘蛛結網的好地方,所以在民間還有「結網」的名稱;這也解釋了各時期興盛、衰退的代名詞。

 

塔、浮圖

    根據歷史記載【塔】是漢朝時期,由印度傳入中國,回到歷史之初,漢朝時期兩位僧侶從印度而來,兩匹白馬駝著經書,來到中土傳教、交易,關於「傳教」就不用解釋了,相信大家比我更清楚,但是「交易」卻是當時最重要的交流之一,因為漢朝的絲綢製作方式到現在還是一種高難度的技巧,根據漢朝古墓出土的馬王堆中發現,一件絲綢的衣服重量僅49克,保存至今無論紡織技巧上、或是歷史價值上都讓人嘆為觀止;當然不難想像,當時的印度僧侶,帶了不管什麼東西,就是要交易帶回絲綢,因為那麼方便攜帶的東西,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最不容易貨損,就是【絲綢】為首選之物了;但是他們卻也帶來了一種建築【窣堵波】。

    【窣堵波】是「梵語」解釋為【堆】,最接近的發音stu`pa,原意是「佛塔」,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塔」,這種外來的建築,顛覆了古代建築「高度」的想法和「技巧」,這個塔的主要功能和用途就是堆放先師的佛骨、舍利子,後來經過中國的接納這種建築之後,將塔定位放置於城市的東北側,或是稱為東北角落,或是用易經八卦來解釋,就是數字「7」,或是「山」、「墓地」的位置。﹝關於八卦易經解釋如果有誤,請E-Mail通知honhow@qq.com,感謝你的糾正﹞

    漢代開始接納了外來的建築方式、文化,但是在當時的中國改變了使用方式,將【塔】改變成為堆放先祖、先師的遺骨,甚至當作是一種紀念塔,供後人瞻仰等等,最具代表的就是白馬寺的大雁塔,最原始的大雁塔式木造,後來遭大火焚毀,改建成磚造,但是建築結構還是後人在建築的考古參考目標。

參照來源

唐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呾ㄉㄚˊ蜜國』,諸窣堵波及佛尊像,多神異,有靈鑒。

唐玄奘又解釋『即所謂浮圖也』。﹝佛家云救人一命如建七級浮屠﹞

唐朝黃滔所著,《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釋之西天謂之『窣堵波』,中華謂之『塔』。

新唐書,西域傳上、天竺,死者燔ㄈㄢˊ骸取灰,建窣堵,或委野中及河,餌鳥獸魚鱉,無喪記。

宋朝王安石,《草堂懷古》,周顯宅作阿蘭若,婁約身歸窣堵波。

宋朝陸游,予數年不至,城府丁於火後今始見之,〝窣堵招題俱昨夢,祝融回祿尚餘威〞。

清朝黃遵宪ㄒㄧㄢˋ,《錫蘭島臥佛》詩,遙望窣堵波,相約僧躋ㄐㄧˋ攀,亦省作〝窣堵〞。

 

華表

    古代稱華表,但是到了現代簡稱路牌,結構上就是一根木頭插在地上,高約三米半以上,上頭有兩個木板交叉放置,上面刻有文字。

參考來源

《前漢書、舊亭傳》,于四角面百步築上四方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餘有大板貫柱四出名曰淵聖御名表縣所治夾兩邊各一。﹝不知道該怎麼下段落

《吳越春秋》,﹝映像中記得如下﹞勾踐文種于十里亭外華表候子貢至﹝沒找到原文

晉朝崔豹,《古今註、程雅問》,堯設誹謗之木何也?今之華表以橫木交柱頭狀如華,形如桔ㄐㄧㄝˊ橰ㄍㄠ大路,交衢ㄑㄩˊ悉施焉,或謂之表木,以表王者納諫,亦以表識衢路秦乃除之,漢始復焉,今西亰謂之交午柱。

北魏楊衒ㄒㄩㄢˋ之,《洛陽伽藍記、龍華寺》,洛水南北兩岸有華表,舉高二十丈,華表上作鳳凰,似欲衝天勢。

周祖謨,所以表識道路者也,古代建築前路邊每有石華表。

 

 

    瓦片下方承接重量的木板,或是稱為木片,在【柎ㄈㄨˇ】下方承接重量的稱為【椽ㄩㄢˊ】或是稱為【桷ㄐㄧㄠˇ】;也因為需要承擔厚重的瓦片重量,還要承擔可能的天搖地動,所以柎片必須要有相當的彈性,還要抵抗人所呼出的「濕氣」,以及抵擋蟲蛀,但是在這個最重要,卻又最薄弱的結構上,偏偏又不容易打掃的屋頂位置。

    所以在瓦片的固定方面,就要用一種較鬆散的、輕量化的、毛細孔大能吸收濕氣的生石灰,用以保護【柎】的壽命,也因為較鬆散,所以可以接受屋頂上面熱脹冷縮,散發水氣。

    瓦片、石灰、地震、風吹雨打的重量,全部都加到【柎】上面來承受,然而固定【柎】承接柎的應力就要靠準確的傾斜角度,轉換所有的重量,也防止滑動,所以在【椽ㄩㄢˊ】的這一頭需要刻劃出一個溝槽固定【附】。

參考來源

《周禮、考工記、弓人》於挺臂中有柎焉,固剽。鄭玄注:柎,側骨。

《儀禮、士冠禮》,素積白履,以魁柎之。鄭玄注:柎,注也。賈公彥疏:以蛤灰塗注於上使色白也。

 牆

    關於牆的講解我就想到了一個大笑話,所以我將孔廟論解,放在這邊一併寫出。

    今天這個時代紀念先人並不是一個壞事,但是紀念的是春秋時期的人物,也應當用當時的禮制來紀念他,說的好聽用古禮來祭祀,但是大殿之堂的種種許許多多卻是不倫不類,牆的高度、牆的顏色、門的大小、門釘的數量、柱子的顏色都不對,根本是無理至極;用無理的態度來紀念一位推崇周禮的人,實在有不倫不類的笑話,穿上當時的衣袍官帶,用當時的牲數祭祀,用天子的顏色來塗裝,用士的規格來砌牆,用神明的數字來裝飾門釘,用諸侯的丈量來當門寬,用神明的高度來做門高,用平民的規矩來做門板,雖然房子裡面的擺飾找不到相關規定為何?但是用這種態度來崇揚孔子,還說不越矩,幸虧孔子死了,不然還真的羞臉至極。

    既然說要遵從古禮來祭祀,那麼又為何不使用規矩來崇揚孔子的內在美之一?反觀現在都是以隨便簡單來帶過一切,在禮節方面都已經微乎其微,師生仇人相向、性侵、粗陋鄙言、利益至上、道德如鄙,哪來的儒家思想和教育?

    來到大門,根本沒大門,有頭有臉的人物居然沒大門,目前還找不到相關古籍寫應不應該有大門的問題,所以暫且不論;但是面牆寫著【萬仞宮牆】,那可是學生比喻老師的學問有如【萬仞宮牆之難以窺其美】,孔子老人家根本不會說自己多偉大,他就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知道哪一個拍馬屁的拍到這裡來了,還是要陷老人家於不忠於君?牆還給他漆成紅色!要用石牆才對,用磚牆的時候也要漆成青色的才對,丟臉!禮記就寫了規格【天子丹、諸侯黝堊、大夫蒼、士墴】難道孔子崇揚的周禮是假的嗎?

     關於牆的由來也是有資料記載的,總共找到五種名稱【牆】、【垣】、【墉】、【壁】、【土尞】﹝請把左邊了兩個字合成一個字,字典沒有古書上卻有﹞

《周官考工記》匠人為溝洫牆厚三尺崇三之

《春秋左氏傳》有牆以蔽惡

《爾雅》牆謂之墉

《淮南子》舜作室築牆茨屋令人皆知去巖穴各有室家起始也。說文堵垣也,五板為一堵,周垣也;埒卑垣也、辟垣也,垣蔽曰,牆栽築牆長板也,幹築牆端木也。

 

    後人漸漸在美化上,或是通風上,或是借用論語裡面那一句話【窺其美】,呈現出牆的多樣變化,有了【牆眼】,後來又在牆眼上做變化多了【窗】,然後又多了【欄】在牆上,成了待續

篇五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