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6 12:59:32小蟹子

夕子。來自時空邊緣的相思密語

    這陣子穿走在典故的時間密道,從早到晚,幾乎不曾停息。收到「生八橋」,剛好是我最喜歡的抹茶和肉桂,好像回到八橋本質,古意環繞的京都,到處都帶點百年打磨的光澤,相傳源於江戶時代(1689)的伴手禮八橋,現在都三百多歲了。

        1.記憶是一葉小船

    小時候物資儉省,甚麼好吃的都留到將老過熟,記憶裡都是過期邊界的味道。只有在定居大阪的二姊帶著三角形的「餃子」回台時,總嚷著有效期間極短,快吃!那柔若初雪的糯皮,薄霧般包覆舌尖,紅豆餡的香氣如裹在紙燈籠裡的微光,在口腹之間化成了「金風玉露一相逢」的甜蜜。紅豆最相思,這場來自時空邊緣的相思密語,都成為私密的「味覺典故」。

    長大後才發現,原來,這種「日本餃子」叫做「夕子」。靈感來自水上勉《五番町夕霧樓》的女主角,屬於夕子的人生起伏,禁忌的愛情、貧病的折磨,以及社會的殘酷與剝削,都在金閣寺的大火和百日紅的淒豔中,化成柔潤的藝妓、京都祇園的纏綿,以及壓抑卻無限美麗的人情冷暖,善與惡、歡喜與悲哀,全都變成了不可思議的「味覺加分」。

    吃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夕子」,後來的後來終於知道,正解叫做「生八橋」。在日本甜點界被歸為「煎餅」,古人吃的是酥脆的「硬燒八橋」,明治時代從京都蔓延到全日本,軟Q的「生八橋」遠超過硬燒,成為現代八橋的代名詞。     「井筒」八橋的包裝就是《五番町夕霧樓》的夕子,據說,產品名稱亦徵得水上勉先生同意,成為代表性商標。嚴選「越光米+北海道紅豆+福井縣若狹名水」的「おたべ」(OTABE)八橋,採用帶著點童心設計的京都舞妓「おたべちゃん」,低頭鞠躬的姿態,捧出了一眼到底的「款待之心」。

    三百多歲的「聖護院」,算是老店中的老店;創生肉桂、抹茶、葡萄酒、芝麻、青藍各種色調的「nikiniki」,是聖護院衍生出來的年輕品牌。同樣三百多歲的「本家西尾」八橋祇園店,著力多樣化商品開發,多種商品提供試吃,和現點現做的「元祖」八橋一樣,無論是邊選邊吃、或者是購買時放慢時間的等待,都算是迥異於現代節奏的「風情消費」。

    這些年最常收到的是,大名鼎鼎的「聖護院」。去年收到「井筒」夕子、今年是深情款待的「おたべ」,人生兜兜轉轉,這兩年,又回到屬於紅豆夕子的最初愛戀。

        

        2.人生是一條長河

    創作坊中壢教室歇業後,近半年都在「悼亡告別」,好不容易打起精神,裝點著記憶,坐進一葉小船,在新的年度悠悠盪盪。除了隨興地讀書、寫字,每天一早,拈起陽光、花草、歲時、器物……隨意寫幾百個字,或感思、或哲想,隨著人生長河前行,在不確知的旅程轉彎。

    接到典故叢書邀約,忍不住笑,多好啊!我的典故日常,有出版社珍藏推動。《冬寒用典故取暖》稍稍告一段落,收到「夕子」,忍不住隨著記憶小船走了趟小典故。芳芳說:「讀你的典故,開始每一天,多美啊!希望這套典故,是未來每個孩子的晨讀10分鐘的必讀書。想著想著,更美。

    這是我的貪吃記,不會收進書裡。我笑了:「但是,其他的典故很棒!哈哈~~~~~~這本書,如果不是我寫的,在書店發現,一定很想買下來。

    「呵呵,挺喜歡吔!偶爾也可落入凡間,接地氣真實人生現形記。芳芳生了雙編輯慧眼,認為這一篇也可以放書裡。忍不住我也開始認真想,典故原是書頁裡的文學燈籠,照亮歷史幽微處,是不是同樣也可以走進我們的日常,照見生活中的氣味與光影?

    從「夕子」的甜點滋味到京都的百年老鋪,從舌尖記憶走入書中人物的情感風暴,典故不再只是知識的註腳,而是心靈的密語與生命的註解。如果我們以感官經驗喚起典故,典故也就貼近了我們的真實人生,不僅能為現實加溫、加味,更像一把鑰匙,開啟日常裡那些被忽略的詩意與情感。

    是不是典故與生活在這樣交融中,慢慢會成為彼此的倒影?生活賦予典故溫度與氣味,典故則回贈生活深度與光澤,當我們將典故引入日常,在新的語境裡重新生根、開花,不僅讓歷史走進現代,也讓日常走進詩意,不再只是過往的迴響,而是當下活生生的撞擊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