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31 08:08:50小蟹子

五月:生,風微醒;息,風微醒

        1.有一些風景,在時間裡豐美

    穀雨後靠近立夏,溫度微涼,地土來不及烘乾,暮春帶著點微透明的潔淨,迎接金陽全面淋下,鮮嫩的花樹一層又一層添點著青翠,像清新明亮的晨曦初醒,充滿蓬勃的朝氣。金盞花兒趁著忽陰忽晴的雨隙,伸展著鮮色姿態;馬櫻丹早以喧天聲勢搶占野地兀自熱鬧;牽牛花行走在歲月裡,拚著勁拉扯著不斷變幻著的現代流速,提醒著我們舊時光裡的悠然。

    從四月底開始點染山色的油桐花,慢慢壯大成五月雪,以驚人的聲勢覆蓋了山林小徑;阿勃勒的咖啡豆莢,搶在豔黃花影還未開盡,拼命吞吃著養分;青塘園早開了的相思子花都落盡了,山區裡的相思樹仍油金著花色等待盛夏。從暖暖、平溪、雙溪、貢寮,沿東北角到頭城,跟著阿松和小媖的「許願車」看海煮茶https://mypaper.pchome.com.tw/hi5877/post/1381978092,穿山越嶺白花覆雪,意外發現,一路的潤濕竄擠著落羽杉的清新鮮綠,成長得蓬勃熱烈。

    桃園大溪有一條路,名字叫「落羽松」;穿走觀音白千層步道,鼠尾草小公園搖曳情熱,四地都是扶桑花的野趣和鐵炮百合在湊熱鬧。風從季節中穿過,崙平文化地景園區開始出現搖床和野餐;「好客食堂」臨窗的一大片睡蓮開了,早來的風訊含著清香,午後的花兒都懨懨闔眼等著入睡。

    百合宛如走在自己的初夏。潔淨清新,雪白中近乎透明的光澤,淡淡的花香,像曙光中的晨露即將消融,帶著點動畫、輕小說的飄渺輕柔。     暮春轉進初夏,漸暖趨熱,風起時又捲帶著幾縷寒意。光影與物候遞嬗,日常生活與土地的四季循環交織共鳴,晴雨翻覆,天氣不穩,荷花初開,曙色風涼;藍花楹的夢幻紫,一串又一串如都市傳說;龍吐珠的鮮亮,掙脫現實限制,舒展著流動搖曳的光點,宛如仙幻靈界;團團錦繡的繡球花,像一個又一個芥子般的異世神秘;黃槐決明四處飄撒,路邊荒野,又擠進整齊的行道樹搶展現自由的身影;月桃花竄長著,豐腴的大面葉片,預告著端午的粽香。

    遷居青埔後深居簡出,深受電瓶沒電的困擾,別人都在蹓貓、蹓狗、蹓小孩,我們迫切需要「蹓車」。慢慢養成到關西小農市集買菜、買粄條做加長版腸粉、收集各地農會特產的新習慣,pring愛上銀杏御之味,我喜歡台南虱目魚酥,忍不住帶了幾包和「開始愛上找零食」的大嫂分享,端午節,家人一起說說典故,聊聊家族笑點,講講喜歡的書踩雷的劇,在暑熱中分享萬用紫草膏。

    手作、採買、找找農特產與地方風味,慢慢靠向赫斯提亞的「靜火人生」。赫斯提亞是天神宙斯的大姐,守護火種,是家宅的守護神,與雅典娜、阿耳忒彌斯並稱三大處女神,原來位列奧林帕斯十二眾神。穴居時代生成的古老文明,人們圍著火堆相互依存,火的運用與珍惜,成為維繫生存的關鍵力量;隨著文明發展,掌控工藝的火山之神和利益分配的戰火之神,象徵著產業革命和戰爭權謀崛起,神位競爭再起,守護文明之火的赫斯提亞,自願退出十二神,讓位給酒神戴歐尼修斯,標示物質與精神轉換的關鍵,成為人類與神靈間最親密的紐帶。她的神殿沒有宏偉雕像,只存在於家中爐火,傾聽著人們日常祈求的生活平安與內在秩序,從外在的張揚,轉向極為內在的滿足。

    像漫長的文明寓言,從征戰到和平,從輝煌到平靜;也是真實的生命縮影,我們都在酒神般的狂歡起伏後,慢慢適應自己的節奏與呼吸,轉而維護家庭爐火的溫暖,領略心靈之火,細膩而精緻,簡淨而悠遠,從而品嘗出以前不曾注意到的滋味。         2.有一些文字,在生活裡萌芽

    創作坊五月的信從立夏到小滿,從「在地書寫」到「生命的深邃和飽滿」〉,層層緊扣節慶民俗學習創作生命成長https://mypaper.pchome.com.tw/joyhi5877/post/1381974129,縫綴著地景變化與人情記憶。這個月創作坊粉專同時也聚焦「在地鏡頭」和「在地書寫」,透視著學習與創作的耕耘,如立夏蓬勃伸展又在小滿未竟的旅程中,發現更多可能。

    國語日報作家魔法教室的「在地書寫」接力教學,第一棒交由鄒敦怜開跑。一般接力賽的第一棒,主要任務就是全力起跑拉開距離;文學接力最難的是,要跑得快、跑得好看,還要「剛剛好」。應用文的首要目標是精確,先確認「目的」與「受眾」,了解需求,才能有效傳達信息。謝謝敦怜慷慨同意在創作坊分享「私房秘笈」,從「地名」探索回溯開發初期的傳說和期待,很喜歡她的開場:「假如地球是一張人臉,那麼我們熟悉的山川大地,就是這張臉的五官,給予居住的人們最深的第一印象。許多的地名來自自然環境,地名中,山、河、湖、海的名稱比比皆是,它們不僅描繪了當地的地理特色,更記錄了人類對大地的認識與依賴。」好看得剛剛好。     接棒在地書寫.節慶民俗」專題,從大師領進門的在都蘭,我有個阿美族名字開始,一路循著〈土地的印記〉、〈時間的印記〉、〈文化的印記〉、〈時代的印記〉,到端午節的〈辟邪趨吉,來畫五毒圖!〉。這世間的滋養,如一撮又一撮泥土一滴又一滴露珠,遍撒著一片讓天地欣欣向榮的陽光,感覺自己就是一棵小草,像趙天儀的詩:「只要有一撮泥土,我就萌芽,只要有一滴露珠,我就微笑。在陽光中欣欣向榮,也在狂風暴雨中渾身抖擻。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剛落幕,最受矚目的,當然還是國文寫作測驗題目。兩張圖,圖一是奠基於視覺時代的「圖片聯想」,一個箱籠內,有一隻小動物在類似滾輪的裝置上活動、另一隻小動物則正準備跨出箱籠的門;圖二列出「牢籠」、「自由」、「盲目」、「選擇」、「冒險」、「沉溺」六個關鍵字,挑選「較能說明圖一情境的詞彙」作為寫作依據,結合生活觀察或個人經驗,表達自身的感受與想法。「小動物」的適應差異和選擇意志,成為創作意象的起點,從「牢籠」出發,藉由「自由」、「盲目」、「選擇」、「冒險」、「沉溺」的六個「節點」,連線、跳接,抵達情感和思緒可以連結到的各種遠方,深刻檢視考生的表述感受、邏輯思辨,以及對生活選擇和人生樣貌的堅持和想像,至於是不是「倉鼠」,其實不太重要。         3.有一些迷夢,在記憶裡瀲灩

    很多人喜歡秋深後豔紅的落羽杉,簡單的樹形,碎細的枝葉,朦朧的盪漾……像一小片又一小片人生的影跡藏著風霜,一直是照相、打卡的季節寵兒;冬藏後的枯枝,慢慢藉春甦發出嫩綠,葉子不多,還掛著些未凋落的果,頗有幾分逸趣。我卻特別喜歡初夏的落羽杉林道,適合日常,沒有擁擠,只有靜靜的針葉如精繡的簾,風一來,泛起細無張揚的葉浪,生機盎然。

    落羽杉的嫩綠,像剛從夢中醒來的少年,慢慢走著,層層疊疊出輕盈的清新,帶著不染塵埃的剔透晶瑩,越覺得我們的眼睛,比相機更適合捕捉美。鏡頭紀錄細節,眼睛感受著靜謐中閃動的詩意,略過天空的電纜、電線,路邊的鐵皮屋和土地仲介大型看板,各種層次的光色流盪在陰翳與陽光間,回應著我們的一呼一吸,不曾被影像紀錄的風景,才更自由地生長在時間裡。

    就在奔赴落羽杉的天堂結界野營午茶間,一路和芳芳訊息往復,構築書寫與講學的共識。應約典故書寫,想起年輕時對張愛玲的執迷,慢慢熟成為對隱形在徐志摩林徽音和陸小曼背後的張幼儀,「無論如何,也要好好生活」的理解,刻意在簽約前寫時間是禮物,所有的好壞全都變成了典故迎接驚喜https://mypaper.pchome.com.tw/hi5877/post/1381981444,提醒自己,生活值得好好珍惜。

    和芳芳在「和逸飯店.逸薈軒」聚餐,典故套書簽約;初相見,在SAGUD.薩古德茗茶」的大片落地窗前,山形壯闊,天地留白,岔開聊起司空圖和《二十四詩品》,竟手寫加註了一本原來不曾計畫的書。如果說,「典故書寫」是在重現我的日常,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就是生命的狂歡。五月的高熱焚燒著,一時清空了人間紛繁,無預警的大雨席捲天地,司空圖的小世界成為桃花源,好像浴在幸福光影,寫虛室生白,吉祥止止https://mypaper.pchome.com.tw/hi5877/post/1381986167甚麼都不必多想,只在古意與現世間讀書寫字,不斷收藏著各種意想不到的好運氣。     和創作坊夥伴在「燦.台菜私廚」為淑君慶生,共有著陳俊卿手繪書包一路同行,那是我們精心編織的繁花歲月。溫暖的青埔好鄰林茵,送來超級幸運的「電影卡」;開始寫司空圖,遠在荷蘭的淑委,遞寄了不可思議的微笑雲」,在她回台那天,《詩品》收工,好特別的同時共振啊!赴歐前,她送來油潑辣子醬,淋在小媖嚴選的餛飩,就是怕辣的我,也莫名戀上紅油抄手。

    妍音寄贈《小鬼靈精》系列三冊,寫〈《小鬼靈精》,人生浮世繪〉。寫《黃仁勳:從台南囝仔到AI教父》推薦序,黃仁勳捲起旋風,為台灣風雨艱難的政經前景,帶來各種機會和希望,好像自己跟著也〈向光前行!參與生成新神話〉。

    五月從國語日報的在地書寫詩品結集,從虛室生白到吉祥止止,許許多多好事,全都拼貼在〈山坡羊〉的如詩歲月:

    花飛雪徑,葉甦清影,夢起虛白幽意定。

  在地景,回聲鏡,落羽杉間小仙境,詩品生活如初靜。

  生,風微醒;息,風微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