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2 10:42:00hatsocks

《黑水風暴》:毒.戰。



「我不需要你的祝福,我需要的是你的幫助。」

1998年,環保法律師羅伯晉升為塔夫特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兩名來自西維吉尼亞州帕克斯堡的農民找上他,希望他能控告杜邦華盛頓工廠非法排放毒物,污染土地,造成大量家畜死亡;杜邦公司原是事務所代理客戶之一、案件調查與訴訟時間冗長、牽涉人員眾多等,都讓羅伯與家人承受來自公司、原告、被告、親友的多方壓力......

Todd Haynes導演的《黑水風暴》,很難不讓人想起鳳凰女主演的《永不妥協》,都是關於水污染事件、小律師對抗大財團、訴訟期間得要忍受的壓力與誤解等;不同的是,《黑水風暴》並不著重在「贏得控訴」,而是「毒的樣貌」。

電影裡的毒有多種樣貌,最基本款的毒是財團企業為了賺錢,罔顧人民性命安全,持續製造並排放有毒物質,同時用各種方法掩飾真相;進階的毒是影響範圍,原以為帕克斯堡地區是受害個案,沒想到毒物已經擴散到全美國人的家中,看似無害的日常物件,通通查出有毒物質,緩慢地,安靜地,毒害每個人民。

再進階的毒是企業與政府的勾結,使得人民無力自毒物中脫身,對律師或醫生或化學師等專業人士來說,與杜邦對抗無疑是以卵擊石,他們害怕賠上大筆時間與金錢而不敢挺身而出、不敢為正義發聲,對帕克斯堡或選擇控告杜邦的居民來說,他們可能會失去工作,無法維持家庭的開銷,最後只能無奈選擇站在高牆這一邊以求自保,削弱雞蛋的力量。

「塔夫特,對他而言不只是一份工作,對他來說那是家人。」

電影裡,羅伯與受害者所要面對的壓力來自四面八方,小從身邊親友與工作伙伴的不諒解,大自群眾對於追求真相者的排擠(傷害他們的利益)。電影最無奈的設計是羅伯因此這起事件喪失對人的信任,每次開車時,都很擔心自己會成為被報復的對象,他的心,已經被毒害到無法正常生活。《黑水風暴》不是《永不妥協》,因為它想講的不單是無良企業對環境及人民的傷害,它更想講「全美國都已經中毒」的事實,毒不只傷害人民的健康,更進一步牀害人心,為了財與勢、為了生存、為了各種理由,甘願與毒共生(罔顧真相)。

沒有《永不妥協》的激情與熱血與最後勝利的淚水與驕傲,《黑水風暴》有的是無止盡的恐懼與懷疑、以及失去對人與生活的信任:有什麼東西是真正無毒的嗎?在金錢誘惑下,還有多少正義可以被保留下來?英文片名的《Dark Waters》,指被污染的水,也指被污染的人心。《黑水風暴》說解毒很難,但不加理會,它只會不斷擴散(一如毒物滲入溪水最終流向河川與大海)、只會越來越嚴重,毒害身體的每個器官(各個領域與企業),最後帶來死亡(國家的衰敗)。




《黑水風暴》片中還有提到一種毒,無所不在但又不那麼地顯而易見(或說人們看見了卻不加以注意,不把這樣的問題視為一種毒),例如一場餐宴中,所有服務生都是黑人男性(巧合或是常態?)、例如懷孕的女律師不敢跟公司告知懷孕事實,因為可能會失去工作等(兩性職場的不公平),種族與膚色與性別的毒普遍存在社會中,適度矯正問題或許能被接受(一如杜邦提出的少量和解金),一旦超過忍受範圍(想要追求「真正的平等」),就會遭受反駁與批判太過政治正確,妖魔化議題並加以打壓。

《黑水風暴》沒能獲得奧斯卡的提名肯定,Todd Haynes導演把電影拍得不夠討喜,敘事緩慢、情緒節制,加上本片主要在批評對象是美國而非商人等,可能都有影響到影片的入圍機率;另外本片的演員,如Mark Ruffalo、Anne Hathaway、Tim Robbins等,表演都很精采,可惜沒能突破他們之前的演出水準。

「你還在這裡?」法官。
「是的,我還在這。」羅伯。

最後,《黑水風暴》除了讓我想起《永不妥協》外,我覺得影片精神也很貼近《索命黃道帶》,都是追逐真相的主角長時間專注於單一事件上,遺忘自己的人生與家人,遺忘如何平凡(且無知)地活著的狀態;對了,《黑水風暴》和《索命黃道帶》剛好都有Mark Ruffalo擔綱演出,也有帶來些許印象上的連結。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hamer 2020-02-14 19:48:41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