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3 20:47:45hatsocks
《看見台灣》:我想登高望你。
「這是台灣,如果你沒有看過,或許就因為你站的不夠高。」
齊柏林導演、吳念真旁白的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是一部關於「看見與看不見」的作品。
看見的是工業區、魚塭、檳榔樹、依山而建的民宿或住宅或飯店等帶來的龐大商機,看不見的是經濟的過度追求可能對環境造成的破壞;看見的是人定勝天的炸山開路,看不見的是蜿蜒山路側身擺放無數貨櫃支撐道路,避免崩塌危險的怵目驚心;看見的是自然反撲帶來的偌大災難與政府(人類)的搶救無力,看不見的是個人日常生活的浪費與貪婪,其實反映的是一整個社會的浪費與貪婪。
「我們需要的不多,只是想要的太多。」
《看見台灣》是一部「提問題」電影,它無力給出「答案」,無法告訴觀眾或政府該怎麼做,它只能跟大家喊話,如果你/妳(觀眾)跟我(導演)站在同樣高度看台灣,你/妳一定會愛上這塊土地;如果你/妳(觀眾)跟我(導演)站在同樣的高度看台灣,你/妳一定會心疼這塊土地。
「大多數人看不見,少數人假裝沒看見。」
也許,不只是少數人假裝沒看見,很多時候人們「刻意」選擇看不見,因為這樣就不用承擔責任,就可以在發生問題的時候安慰自己:不是我的錯,是政府與老天與命運的錯。
觀賞《看見台灣》前,我們或許可以對自己說:「我不知道台灣遭受到怎樣的破壞。」
看完《看見台灣》後,我們還能給自已同樣的藉口嗎?我們還能對不斷哀號的山川大海感到漠不關心嗎?
「繁華的極致是衰敗的開端。」
我想,只關注自身發展,無視其它與你我息息相關的事務,才是衰敗的開端。
《看見台灣》是一部立意良善的作品,也是一部讓人在觀賞過程中,一邊驚嘆又一邊哀嘆的電影;它很美,很傷感,很挫敗,卻也很有生命力。
對我來說,《看見台灣》是一部稍稍可惜了的作品。
我不喜歡電影片尾收錄的兩首插曲與勉勵話語,太過強調「攜手前行」的正面態度,多少削弱影片前半場的批判力道,況且《看見台灣》的電影本身已經充滿「正面能量」,實在無需再多做強調;另外,如果電影尾聲能放上幾分鐘「無聲」畫面,讓觀眾得以整理或震驚或傷感或溫暖的紛亂思緒,其效果或許會比填滿配樂與插曲的濃郁情感還來的更強烈吧。
關於文章標題的由來:
《看見台灣》前半段有幾幕俯瞰海浪拍擊防波堤與海岸的畫面,令我想起不久前讀過的鄭愁予先生詩作「編秋草」其中一段:
「我想登高望你,『海原』原是寂寞的
爭著縱放又爭著謝落───
遍開著白花不結一顆果。」
電影迴響:
上週五晚上想看《看見台灣》,8點半場次,6點半已經滿座。
週日看片,客滿!!儘管《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票房驚人,但《看見台灣》同樣賣出相當不錯的成績;讓人感動的是電影結束後,觀眾席響起一陣掌聲,我想這份掌聲既是送給花費許多時間與金錢與努力拍攝《看見台灣》的導演齊柏林先生,謝謝他讓我們看見台灣的美麗與哀愁;也是送給台灣這塊土地,謝謝她的包容與寬大。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上一篇:《天台》:人心不足蛇吞象。
下一篇:《十二夜》:漠然與重視。
昨天看了這部片,前面約30分都在拍攝台灣很多地方的美景,真的好漂亮好漂亮,不禁讓我在內心驚呼,這是我們台灣,原來我們都站的不夠高,所以才都不見台灣是這麼的美麗。
可是到了中間,透過吳導的旁白直接的就告訴你我們人類到底 對這塊美麗的土地做了什麼事,雖然我們不是為了利益而破壤土地的商人,但身為在台灣生活的一份子,突然有種很深的罪惡感油然而生。
突然覺的一個人的力量真的好微小,但我們又能做什麼來保護我們的土地,不要讓下一代去承受。
可是又覺的好矛盾,裡面說的好,經濟利益跟環境保護永遠是衡突跟矛盾的。這是永遠無解的功課。
我們小老百姓能做的大概就是節能省電,盡量不要製造垃圾,。自私的商人們我們卻也是無能為力吧。
我好感謝齊柏林導演能拍出這部片,希望可以讓我們現安居樂業的入們能夠大家一起努力。如果可以讓大家稍微意識到危機就好了。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所以,版主不要再開那麼多片單了,就不用一邊喊沒錢,一邊煩腦看不完了 ,因為這些全是你的"慾望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玩笑 。XDDDDDD
能從不同角度看到台灣,確實是一件讓人感動的事情啊。
不過就像片中所說,有些矛盾與衝突似乎是沒有解決之道,又或者,有一天人類的智慧可以想出兩全其美的辦法呢?
在那天來臨之前,我想也就只能試著把自己的部份做好吧。
我是個慾望太強大的人!!!!!
電影看不完也看不夠啊啊啊啊!!!!! 2013-11-10 10:4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