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鳥記事 Week 1-3】紅胸吸汁喙木鳥(Red-brested Sapsucker)#11
看鳥看了兩三年,加減累積一點心得,愈是打理得井井有條、花木扶疏的公園,愈不是鳥兒的友善環境。曾經很嫌棄朋友家的庭院,不是果樹便是紅木、喬木和灌木叢,沒什麼花花草草很單調。沒想到因此形成鳥兒的棲息地,一整天只要戶外有光線便不愁看不到鳥。
親友團中也有愛鳥一族,總是熱心地分享哪裡可看水鳥,先不說路途遙遠,大多在偏僻的沼澤濕地,往往搞得灰頭土臉、蚊蚋釘咬,返家後朋友也要大費周張洗車,付出不少代價。所以我們都不太喜歡到荒郊野地賞鳥,結論是在家看鳥最舒服自在。
朋友一早外出辦事,我在家賞鳥拍得不亦樂乎。中午吃完午餐又繼續在院子看鳥。
◎黃腰鶯(Yellow-rumped Warbler)
黃腰鶯為北美分佈最廣的樹鶯,喜歡棲息在樹林中吃蟲子。
黃腰鶯有兩個亞種,其一為黃喉的奧杜邦鶯(Audubon's Warbler);另一種為白喉的桃金娘鶯(Myrtle Warbler),母鳥通常羽色較暗淡,臂部有黃色斑塊。
奧杜邦鶯(Audubon's Warbler)公鳥羽色較深。
11、紅胸吸汁啄木鳥(Red-brested Sapsucker)
日正當中,頂光實在不好拍。樹林來了一隻紅頭喙木鳥,與Nuttall's woodpecker的差異在於紅頂又外型「操老」,無明顯的眉線,名為紅胸吸汁喙木鳥(Red-brested Sapsucker)。
全世界有四種吸汁喙木鳥都分布在北美,吸汁啄木鳥有個特性,喜歡在樹上啄出一排一排的樹洞,不斷來回吸食樹中流出的汁液,或捕食飛來吸汁的昆蟲。牠們會啄出兩種孔,其一為淺淺的長方形孔;另一種為小又深的圓孔,有利喙木鳥利用不同深淺的樹木組織層吸食到不同成份的養分。是不是很天才?科學家也稱吸汁喙木鳥為「關鍵物種」,因為其他鳥類和動物雨露均沾,利用這些樹孔享用樹汁。若沒有吸汁喙木鳥,整個生態系統應該會崩潰吧!(摘錄《身而為鳥》)
紅胸吸汁喙木鳥據說為鳥人的夢幻逸鳥,其分布由阿拉斯加東南部和加拿大不列顚哥倫比亞省往南繁殖,穿過華盛頓州西部和奧勒岡州太平洋海岸山脈及北加州。
牠顯然很愛庭院的老欉,來來去去在挖樹洞,很開心又捕獲新鳥種。
◎叢長尾山雀(Bushtit)
今天有拍到Bushtit的大頭照,鳥兒在放鬆時是不是很可愛!
圓圓一球的Bushtit,每次出現總一大群,嘰嘰喳喳,像個快樂的小天使。
放一些牠顧盼生姿的萌照,自己看了也開心。
下午一點多朋友提議走路到超市,出了大門豔陽高照,天氣炎熱又折返家中。最終還是開車到人煙稀少的普塔溪邊散步。
剛好捕捉到鄰近盛開的櫻花,春天正在向人們招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