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31 14:07:25gml1998

過度呵護、欠缺管教,孩子同理心不足

除了過度重視課業、期望過高,造成孩子挫折忍受力變低,研究也發現,台灣的父母對待孩子的情緒,出現兩個極端的態度永久脫毛

 

「有的太過重視,有的過分忽略。太過重視孩子情緒的,很容易太過溺愛、害怕傷害孩子感覺,讓孩子太過放縱。太過忽略的,則幾乎完全沒有提供孩子需要的情緒支援,」台大心理系教授雷庚玲指出。

 

過度溺愛放、缺乏管教的孩子,往往會變成一個缺乏同理心的孩子。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鄧蔭萍就發現,現在很多孩子變得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斤兩、經常會觸怒人家。她曾經遇見一個小男孩放學時,故意一直從老師裙下穿過,老師已經快氣炸了,一旁的媽媽竟然視若無睹,甚至要別人別在意。「我發現很多爸媽會怕跟小孩講一句什麼,就會摧殘他弱小的心靈膠原自生。」

 

像這樣的小男孩,就是沒有管、沒有教,你害怕孩子生你的氣,所以你不管,可是這種不管的小孩,之後就非常的不甩父母,大了,是管不動的。「父母除了同理孩子之外,還需要管教,」鄧蔭萍提醒。

 

笛飛兒EQ教育老師楊鈺瑩指出,有些媽媽看到孩子生氣了,就會趕快把孩子生氣的事情完全解除,這就是溺愛。馬上把負面情緒的事件解除,這是最糟的,孩子會連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負面情緒都不知道,因為爸媽馬上都處理掉了產後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