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3 11:09:55慕松

琴韻斷腸記

 
照片-古早舊式風琴-[網沾]。


照片-多層複音式風琴-[網摘]。


照片-雙層簡單式風琴-[網摘]。


照片-舞台用風琴-[網摘]。


照片-教堂用管風琴-[網摘]。



 

          『琴韻斷腸記』

 

  對門五樓的新鄰居剛搬來不久,家裏時常傳出悠揚的風琴聲。琴技嫻熟悠揚流水,悅音透過空間傳揚處處可聞。只是每回彈奏的不是「雨夜花」就是「沙蓉鐘聲」,曲調幽怨,聽之常被感染而心有悽悽焉。這個社區共有五十多幢五樓建築,加上頂樓的違章計算在內,起碼也有三百戶居家在此。社區範圍之大令人意外,身體不佳者,一趟走完準定氣喘吁吁懶得再動。

 

  社區內的居民,以中、上收入者居多,故爾家家裝潢極盡花俏,一家比一家來得出奇。就連鐵窗之設計,有都各逞心裁。認真去查看,兩家花樣雷同者絶無僅有。這天午後天氣燜熱,多汗的早已我汗流浹背。剛剛沖過涼水,拿把葵扇坐在陽台享受一下。搧呀搧的眼皮漸重,正要與周公相會之際,一陣悠揚琴聲入耳,哀哀怨怨,趕走了我的睡蟲。

 

彈琴者之年紀幾許不詳,為何儘彈哀怨之曲令我好奇,真希望能有機會揭開它的面紗。說來巧還真巧,一星期後上帝幫我做了一個巧妙之安排。一封來自美國的信,不知為何送入我家的信箱?我仔細的瞧瞧,地址正是對面的五樓,但不知為何送來我家?於是我披件外衣,立刻將那封信送去對面。

 

  「啾啾啾……。」鈴響數聲毫無動靜,所以我再按門鈴一次,這時才聽到,有腳步聲前來應門。木門打開從鐵門柵欄前,露出一個臉色蒼白的婦人。年紀大約四十上下,她微弱的聲音問我找誰?我將信隔著鐵門縫隙塞給她,她接過信激動莫名。但面部表情迅速恢復平靜,向我道聲謝謝之後,立即關上木門。我的任務已完,嘴裏吹著輕鬆的口哨下樓。

 

  回家路上我的腦海老是出現,剛剛那位婦人之面容,蒼白還帶著沉重的形象令人費解之至。我的腳步剛剛踩進大門,對門的琴聲已然悠揚傳來。不同於往日的常聽到的況味,那種哀怨的旋律已經消失啦。這會而代之而出的是,輕鬆愉快的演奏曲調。雖然我不知道它是哪首曲名?但從琴聲傳遞的韻律裡,可以感覺出來此刻她的心情快樂無比。

 

難道剛才那封信是仙丹妙藥?竟能讓幽怨滿腹的琴韻,轉化為輕鬆愉快的悅音。連奏數曲之後,琴聲嘎然而止,我因有事外出,所以,沒再繼續研究其原因。三天後,一部救護車出現在巷子裏,對面五樓的那位婦人躺在擔架上,被救護人員抬上救護車。左鄰右舍議論紛紛,更有好事者在車後指指點點。我從救護車窗口看見她,臉色灰白出氣多於入氣,看樣子情況似乎非常嚴重。

 

她的意識已呈昏迷狀態,任由救護人員呼喊著她,半點反應都沒有。車子開走之後,那婦人就未再見她回來。一個月後,對門五樓出現一洋人,帶著一位十來歳小女孩。他們突然來我家,我問她有何需要幫忙?男人靦腆的問我:「請問露意絲去哪裡?」我一臉茫然,他接著說:「她在電話中提起您,說以後找她不在可以問您,因為您會說英語。」

 

此時我恍然大悟,知道眼前這位洋人小孩。很有可能就是那婦人家的熟人。於是我便將我所知道之情形,仔細的向他敘說一遍,他們向我道謝後迅速離開。之後,這事兒逐漸被我淡忘了。某日,巷子裡突然出現一位老婦,她帶著一位十八、九歲的女孩進入屋內。鄰居有好奇者前去探望,那老婦對鄰居說,她們是來幫那婦人整理遺物的。

 

鄰居遂主動上前幫忙,想從老婦嘴裡套些消息。誰知老婦口緊,那位鄰居粄點消息也沒獲得。當天下午兩點左右,一部卡車前來將婦人之遺物全部載走,但是那部風琴卻被棄置在現場無人聞問。不久對門空屋之新租戶搬進來,他們嫌那部風琴礙眼又佔位置,所以,將它抬到廢物推放處擺放。那部風琴露天在外,任由風吹雨打太陽曝曬,不知在哪天它就不見蹤影了。   【完】

 


[音樂播放中]-鴛鴦夢

Mann 2015-08-23 15:49:37

北北說的故事真好..可是這故事真的好感傷喔!!好像一部電影的鏡頭與旁白..謝謝您的分享

使我想起自己以前的一位朋友.他們家歷經文革的浩劫.我以前也寫過在部落格..

http://mypaper.pchome.com.tw/beautiful2008/post/1313075343

版主回應
好友晚安~
謝謝瀏覽故事~
此乃真人實事確實令人感傷~
雖然是廿多年前之事~
至今依然清晰如昨~
假日吉祥愉快~
^_^
2015-08-23 20: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