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6 12:33:06(砂子)

小魚干的滋味

這一篇刊登於金門日報副刊
九月間刊登的
感謝船長給了我童年的回味

我們在港邊等待漁船回來,等待的時間,婦女們放起音樂,就在一個小小廣場上翩翩起舞,謂之暖身,做為今天一整個上午精彩緊湊活動的暖場。海邊人家天天看船進船出,今天等船為的是等待第一批最新鮮的漁獲,要就地熬一大鍋海鮮粥給社區伙伴們當早餐。
  漁船靠好岸,一夜採捕的收穫一盤盤接力端上岸,非常多的小卷,許多體型大一點的中卷,還有不少體型更大的透抽、軟絲,其實這些我根本搞不清楚如何區別。而最後接上來的則是為數極多的小魚,大約一隻手指頭長度的小魚。船長說這不是他們主要要抓的,而是因為燈光一照,小卷成群游上水面而落網,這些小小魚也跟著上來了,他們都是趨光性的魚,喜歡逐燈而聚。漁船打亮了滿船每盞都有一千燭光的強燈,照得海面通明,這是一種抓魚的方法,點亮一船燈一個晚上發電機要燒掉一桶油,也算是抓魚的成本。
  漁家的婦女手腳俐落,我們還談不了幾句,一碗碗熱騰騰的海鮮粥就端上來了,內容豐富,鮮香可口,這一日之始的一餐也真是太奢華了。
 準備了好多小袋子,為大家分裝漁船今天返航帶回來的收穫,我們也分到了沉甸甸滿滿兩大袋。
 一袋是小卷,一袋是剛剛看到的那種不大不小的魚,是有名字的,可是一下子就把名字忘掉了。
 船長示範給我看這魚該如何吃。除了少數直接投入船上冰箱,大多數的漁獲都在起網時順便在船上下鍋燙熟用以保鮮。他抓起來一尾,把魚背、魚腹兩條帶刺的鰭輕輕撕掉,兩邊完整的魚肉就鼓鼓的露出來了,他遞給我,我接過來直接塞入嘴巴,啊,這多麼素樸純真的動作呀,他繼續示範,我繼續咀嚼,然後我也跟著學,原來這就是吃魚的方法呢,不是用筷子,更不是刀叉,而是五根手指頭,這使我想到有一次採訪故總統經國先生,追進一個工廠的餐廳,看到經國先生正拿著自助餐盤和工人們一起排隊取餐,我看到他取了一隻雞腿,好奇他吃雞腿是用刀叉還是用筷子,最後我看到他用的是手。舉起雞腿,啃得津津有味,恰如此刻船長剝魚給我。
 太太為我再把魚煮熱,魚帶回來好多天,一直冰在冰箱裡。
 我試著用筷子吃,魚小刺多,筷子委實不易操控。於是放下筷子,改用手去剝,手指頭好用,不知不覺吃了一尾又一尾,竟然吃掉了半盤魚。
  天已漸涼,沒吃完的擺桌上第二天再吃,還是沒吃完,第三天繼續,一盤魚教我飽足了三天。
  太太說,這魚有一層黏黏的皮,很黏手,吃進嘴裡覺得怪怪的。
  她又說刺多,必須吃得非常小心。
  我知道關於吃魚我們有不同的出身背景。她是公務員家庭,我老丈人是台鐵的員工,雖非富家女,卻起碼是小康。而我,貧寒農家,靠母親雙手打拚拉拔方得讀幾年書。我小時候唯一魚的來源是外公在海邊設網捕捉,抓到了魚就連同金瓜冬瓜蕃薯等各種農產一起挑著來,步行來回至少三十公里。外公沒來我們偶而也有魚吃,那是母親從小街上買回來的小魚干,名叫魚鯆,竟思就是曬成了扁狀的魚。小魚干價廉,醃得很鹹,用來配飯正好,雖然稱不上滋味有多好,卻也是兒時難忘的味覺記憶。對了!此刻咀嚼著船長送的小魚,忽然記憶甦醒,這不正是睽違數十年的魚鯆的味道嗎?
 我長大以後有了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全家合力打拚,經濟改善不少,我們有機會買較多種類的魚來料理,出門用餐,選擇性更是多樣,我們竟然不知不覺已經遠離了小魚干許久許久而不自知。

上一篇:太湖水平

下一篇:遇見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