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2 22:06:20fianse
學習不是背多分
我確實相信:在我們的教育中,往往只是為著實用和實際的目的,過分強調單純智育的態度,已經直接導致對倫理教育的損害。
--愛因斯坦
現在大不相同,整理七個畢業班的學期成績,就代表著我必須處理總共50多組的成績。其中又略分為小組成績以及個人成績。
小組成績裡還包括:報告計畫表成績、心智圖作業成績、課堂報告成績。個人成績則包含課堂表現和平常考。我只好利用空堂時間一直坐在電腦桌前整理成績、調出各組的計畫表、並觀看課堂影片,各組的投影片、心智圖等等。
到底有多累呢?昨天一回到家就累到頸背整個僵直,非常的不舒服,很晚時,才想到請老婆幫我刮痧,刮了幾分鐘,肩膀和背部整個都出痧了,刮完後倒是神清氣爽。真感謝老婆。
整理成績的同時,我也回顧著從去年暑假至今的分組合作學習,到進一步讓學生上台進行課程的課堂報告,歷經上、下學期的這段教學歷程,我在想我和我的學生們到底學到什麼呢?
首先我想說的是,這一學年實施分組合作學習發現我們的學生其實都很有潛能/能力。絕對不輸其他學校。我有好多的課堂影片可以為證。但除非教師願意放棄傳統講述式教學。
下圖:陪學生去聽性別演講。學生排排坐,聲勢真浩大。
除非老師願意相信學生的可能,而不是只從分數/學科來看學生的表現。也除非教師發自內心自願加入分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導課堂或給學生更多的參與課程的機會,否則我們無論再如何教改,結果終究一樣,我們可能繼續高喊創意、跨領域、高科技,但教學現場卻總是與趨勢背道而馳。
但老師的心態要改變,談何容易?!教師的舒適圈就在講台呀。
回到正題,我想--當一位教師採取分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整理成績之所以意外的辛苦,主要是因為必須採取多元評量的方式來理解學生們的學習歷程。至於如何配分,一開學時就和各班公告過了。
藉由這樣整理學期成績的歷程我還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好多「好學生」似乎真的只是很會考試,一旦他碰上一些比較屬於開放式學習的功課/任務,像分組報告、心智圖作業等等就表現得很不理想。
之所以有此觀察主要是這幾天當我將各班成績一一輸入EXCEL時,連我自己嚇了一跳--為何一向背多分的學生,學期成績這麼糟。我還連忙仔細檢視一下,是不是設定的EXCEL公式套錯了?然後,我調出課堂影片看了,並回想一下這些學生的表現才確認不是公式套錯了,而是有些學生真的只是很會記憶、背誦、考試罷了。
換句話,他們訓練有素的能力與青春完完全全都在考卷中了。唉,人生啊~~
不令人訝異的是還有些國三生甚至連如何找資料、如何分工合作都不會,口語表達也很糟。
有些學生剛好相反,或許他們的學科成績不佳,卻很有領導力、有些則是很有執行力,有些是天生的演藝人員,天啊,即便是公民科的分組合作學習與課堂報告的實施就讓我對學生各種能力的表現大開眼界。
另外,之前我也試著說明讓學生分組報告可以學到什麼能力。
請參考拙文:如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請直接點閱)
但大多數老師一定又會說,只有公民科才可以吧。呿,不想做的,永遠都有理由。一下怪社會太注重升學,一下子說家長很在意分數,我們教師真的這麼隨波逐流嗎?
最後,分享這段時間個人的一些小小體會,就是在進行分組合作學習時,教師的心態一定要很柔軟,千萬要記得學生正在學習自主學習,尤其是教師自身也在學習。
同時,教師還必須學習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去欣賞不同特質的學生,特別是學習欣賞與教師不同氣質的學生,這點真的很困難、很困難。我自己也是學得很辛苦。
最後,要進行分組合作學習,教師一定一定要學會如何去引導討論,這點也很不容易,因為有很多教師在帶小組討論時,一旦學生討論成效不佳,大部分的教師直覺就會誤以為是學生不懂得討論,其實問題主要是在我們教師身上,是教師不懂得去引導學生討論。
如何去帶討論,有心一試的教師或許可以參考這篇--
但,怪學生比較容易吧?還是我們教師看不見自己的盲點呢?
如果教師正走在這條路上,恭禧你和你的學生,他們可以學到真正帶著走的能力,或至少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但這條路實在不好走。真的。
另外,我一直在想那些只會考試的學生以後到底會怎麼樣?他們會變成誰呢?不願自主學習的大人嗎?沒有思辨能力的法官嗎?沒有同理心的醫生嗎?我該如何告訴他們學習真的不等於考高分呢?
或者像網友Geo Chen說的那樣: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會)開始注意到成績以外的東西。
希望這樣的覺醒不要太晚。
上一篇:我看見了。
下一篇:可是我們很想上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