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4 03:55:37Austin徐明瀚

閱讀碎形:阿莫多瓦《破碎的擁抱》



在發明異名(Heteronyms)與雙身(Double Life)之後

一場車禍,剝奪了男主角馬泰歐(由路易斯霍馬Lluís Homar飾演)的視覺與他愛人的生命,而這兩個卻是構成他生命的主要內容。一方面,因為眼盲,擔任電影導演的他幾乎不可能再執起導演筒;另一方面,他的摯愛也是他眼盲前最後一部電影的女主角:麗娜(潘妮洛普‧克魯茲飾演)也從身邊消亡。車禍前一夜,他們還一起看了一部女主角名叫凱薩琳的黑白片,片中的女主角見證了一雙殉情者死後被人挖出土地仍保持著擁抱的愛情。這是導演阿莫多瓦本片的根源「影」喻,同時也呈現出現實的生活的殘破不堪:女人已死,而男人自身也已失能。如何處理這樣的生命裂變,是阿莫多瓦在本片中提出的難題。 

    遭逢這樣的雙重打擊,這個男人選擇捨棄了自己那個曾經風光一時的舊名,卸下從而知名導演馬泰歐˙布蘭柯(Mateo Blanco)這個身分,並拾起了自己過去擔任編劇工作的筆名:哈利˙肯恩(Harry Caine)。哈利,這個新名字所代表的,其實是一種幾乎無以面對之生命處境的自我定義:一個視覺工作者竟然眼盲,而自己還成為了無法和所愛之人一同生活的「遺族」(被遺留下來的人)。生命頓失重心,男人只能對過去的自己進行埋藏,連遺忘的工作都無法作,對過往的愛情與熱望隻字不提,而只能作一些無關痛癢的類型片編劇,雖不失專業,卻已是虛泛而低調地活著。
 

    電影中,面對死亡與愛情的創傷多年之後,有個匿名為X射線的男子與他會面,提議創作一齣同性戀兒子如何用堅忍的活著對恐同之父親進行復仇的電影,電影提案不好他未採納,但因為這次的會面,發現那個男子其實是馬泰歐當年的情敵艾麗斯馬太的兒子,往事並不如煙,所有過去牽縈的舊夢驚魂全回來了,這種被動性的「非自主回憶」(mémoire involontaire,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的關鍵概念,曾被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與德勒茲所討論),迫使得編劇哈利回到了導演馬泰歐的生命狀態,並在這創傷之上工作。於是,我們可以看到「馬泰歐/哈利」如何來回進出於自己另一異名(Heteronyms)和雙身(Double Lifes)的艱難過程,百般痛苦不願但卻萬分真實。

    真正的創作卻總是來自於某種未了之餘願的替代,尤其當創作本身若又曾處在該願望裡頭更是煎熬,所以這裡所謂的替代並非只是一種補償性的動作。雖然說,很多時候創作的動力常源自於此補償心理,但作品也始終有它自己的生命,然而,對這種無從告別過去又無力迎接未來的人來說,還未能走到作品生命的這一步,他們能做的只是化名在自己之外,直到有一天,一個無從預知的時機來了,於是他們開始最起碼地的檢視傷痕,把私訂終生卻無法死仍相守的破碎擁抱予以重現。導演馬泰歐如音樂家貝多芬一樣,證明縱使自己身障(Disabled)也是可以創作的,透過數位輔具去親近所愛的人事物(Reading the Figural/Fractal),甚至用被昇華了的視覺技藝去撫摸記憶中之影像,進一步完成其理念中的電影,從而能正式地回到自己的真名上頭,阿莫多瓦此作核心,正是這一卑微而又偉大之時刻的不斷到來。

    阿莫多瓦的電影總是關於「回來」(Volver:上一部電影《玩美女人》的西班牙片名),從遊魂回身,從操舊業,與所有的關係冰釋或者熱融。這樣的回身,其作用包括了與孩子的母親盡釋前嫌,更重要的是,馬泰歐回到自己的創作之途上,電影殺青14年後哈利才能變身為馬泰歐才能親上非線性剪接台完成此片,對麗娜在電影<<女孩與手提箱>>中的演出重新選段、剪輯,讓其原音/影重現,不讓情敵的汙名版本專醜於前,而表達出作者真正的理想版本,也讓愛人的身影/聲音歷現於自己面前。阿莫多瓦這些以懸疑包裝,通俗劇的模式進行的電影,都總能探到某種哲學式的存在地基,而這次,電影不是關於女人如何重回完美,而是關於一個人如何去面對愛人的死別,並且以完善化作品的記憶樣式,真實而熱切地擁抱自身的破碎。

《破碎的擁抱》(Broken Embraces) 電影資料:
類型:愛情片、劇情
片長:128mins
導演:佩卓˙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 )
演員:潘妮洛普克魯茲、路易士霍馬、布蘭卡波提羅
細目:︱Spain︱2009︱Color︱Spanish︱35mm︱
發行:山水國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官網:《破碎的擁抱Broken Embraces》
相關影評:
<歷劫歸來的遊魂:阿莫多瓦《玩美女人》> (徐明瀚作)


本文刊登於 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癒書坊電子報」(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