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22 22:17:33Ben

平溪簡史(三)


  到了1970年代,隨著礦坑一個個的停採,人口大量外移,盛極一時的礦業山城又回復到以農為主的鄉村聚落。而污染了近60年的基隆河(戲稱黑龍江)終於回復原本清溪面貌。隨著台灣經濟穩定,人民生活富足,都市居民尋求心靈充實、鬆弛工作壓力,傾向走入大自然或是探尋本土文化歷史。從1980年代國民旅遊興起,平溪純樸的礦業聚落,迷人的鐵道風情,原始的自然生態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與都會有自然地形的隔絕,有點黏又不會太黏,成了都會居民深度旅遊和步行者的最愛。1990年代,愚蠢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不肖的平溪子弟勾結財團,將基隆河河源之一的柴橋坑溪用廢土填滿,大自然反撲之餘,下游的汐止內湖瑞芳等地連年水患,基隆河沿岸居民聞颱色變。最後連首善之區的台北市,整條地下捷運都泡在水裡,其後雖然另挖一條員山子隧道疏洪 稍解水患, 但也只是權宜之計。基隆河不整治則已,如果想正本,"清源"之計,移除廢土, 還給柴橋坑溪原來的面貌,才是根本之道。也同時教育下一代子孫,盲目的愚公移山,最後受害的還是人類自己。人類只有和山和水和平愉快的相處,才有真正美好的今日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