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8 10:18:04筆耕志工

八識規矩頌--偈頌解釋

 《三性三量通三境》:

心的作用、意識的功能最糟糕也最偉大。佛學上有兩句名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心識的作用,非常微細而複雜。幫助意識作用的,是前五識,而它幕後的指使人,是第七識,再加上一個後臺老闆第八識。

《三界輪時易可知》:

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我們這個太陽、月球、地球的宇宙,只是欲界中的一小點。三界包括六道(天、阿修羅、人、餓鬼、畜生、地獄)在內。輪,就是輪轉,在佛學中就是輪迴的意思。

我們在六道中輪迴,並不是佛、菩薩、上帝做我們的主宰,都是我們自己的意識受業力所牽引。這種道理,我們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便可體會得到。

當我們的行為或嗜好形成習慣以後,就很不容易改變,這就是業力所使然。我們不要說得太遠,如果現在我們把心中一切煩惱統統放下,就是天堂,如果心中填滿一切欲望,當下就是地獄,這不是現在我們都可覺察得到嗎!?

《相應心所五十一》:

第六意識與五十一種心理作用相感應。五遍行:作意、觸、受、想思。五別境:欲、勝解、念、定、慧。十一善: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六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二十隨煩惱: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四不定:悔、睡眠、尋、伺。共有五十一個。

《善惡臨時別配之》:

第六意識起念,是善、惡、無記,臨時由五十一心所,分別支配與之相應,不會有毫釐之差。

一般人在沒有明心見性之前,所用的是。識的自性是識別,其作用隨境象而變動,所以稱做妄識,或神識。在見道以後,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就轉為成所作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