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4 23:54:39筆耕志工

瑜伽師地論(2-1)五識相應和意地-眼識

 PS:偈頌(2)之一

因爲(2)內容太多,必須分多次,以下為十七地和眼識

(2)五識相應和意地:(14~28頁)

前言:

五識相應是十七地中的第一地,因為五根五塵是修持的基礎,根塵相對的作用,屬於唯識的論述。

接下去第六識的作用,屬於精神覺知的作用,這個修持更深入,屬於第二個境地。

第三地稱為「有尋有伺地」,尋伺都屬心所法,是「定」中精神的作用,要先學習「觀」,不要被它所牽引,觀著精神的活動,更進一步要「定住」,不再只是觀著它,要找一個「安住處」,把粗糙的心(尋),轉為細緻的心(伺)。

第四地稱為「無尋有伺地」,因為精神已能定於一處,開始能夠入禪定(沒有粗心只有細心)。

第五地稱為「無尋無伺地」,因為心的活動已止住,不論粗細皆不動,精神已經不尋伺。

《備註:三至五稱為尋伺三境地,尋伺境地屬欲界,禪觀稱為欲界定,但欲界中仍有欲,還不算真的定。》

第六地稱為「三摩地自在」,又稱「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是梵文,譯為等引或勝定,禪觀名為未到地,這時候的「定」稱為「得」,已經得到三摩地,算是暫時能入境,此境屬於色界天,要比欲界更上層,屬於初禪以上境。

第七地稱為「非三摩呬多」,「非」是指已離開,也就是再上去之意,此地描述性不定,自性之中殘留十二種類的相狀。

第八丶第九是心地。

第十地是「聞所成地」。

第十一地是「思所成地」。

第十二地是「修所成地」。

第十三地是「聲聞地」。

第十四地是「獨覺地」。

第十五地是「菩薩地」。

第十六地是「有餘依地」,也是等覺的境地。

第十七地是「無餘依地」,就是涅槃佛境地。

偈頌解釋:「五識相應和意地」

一丶各識都有五體相,第一自性二所依,第三所緣四助伴,第五作業共五者,以上五個識體相,本經稱為「五識身」。

二丶心靈活動的主角,八識為主起個頭,後面念頭有一堆,依著八識作追隨,唯識稱為隨煩惱,又分大隨有小隨,其他隨後的思惟,依據類別有百類,稱為「百法明門論」。

三丶五識身解釋:(第19頁~)

五識體相稱為身,所以稱為五識身,每識各有五體相,相應各識的起用。

1.眼識身:

眼識的五體相(1)自性(2)所依:眼睛能夠看見外塵,乃因眼識有以下三依1.俱有依-眼識必須和眼根同時作用。2.等無間依-眼識見境如相機,影像中間不能有空隙。3.種子依-眼識會起作用,乃因種子起現行,例如牛看牧草是美味,這樣的覺受便是因為種子所執受。(3)所緣:指攀緣外面色塵,又分顯色丶形色及表色三大類。(4)助伴:眼識活動時的同伴,主要有五個,作意觸受和想思。眼識為王稱心王,同伴為輔稱心所。(5)作業:所有心靈的活動,最終都會變行動,此行動稱名為作業。

眼識的作業又分六種1.了別所緣境(只能見色)2.唯了別自相(外塵雖有多相,但各識只能了部分)3.了別現在(識的作業只當下,無法過去未來)4.一刹那(眼識認知的程序唯獨在剎那間)5.隨轉(眼識認知外境便接上第六識,跟隨第六識去轉)6.立刻分善惡(眼識跟著第六識的念頭分善惡)。

補充說明:

眼識圓通的代表有舍利弗,眼根圓通代表者有阿那律陀,以下文章摘錄自「楞嚴經新詮」:

舍利弗-(眼識,心眼觀照的修法者。)

我曠劫以來,心見早就清淨,種種現象,眼識一見則通。今生我逢見迦葉兄弟宣說因緣法義,因此領悟心無際限,而後從佛出家,更達致見覺明圓的境地。對我而言,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是第一的圓通法門!


阿那律陀-(眼根,眼的見精修法者。)

阿那律陀常樂睡眠,被佛訶斥,發奮精進不眠,導致雙目失明,「旋見循元」,迴轉向外看,轉向根性源頭,成就天眼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