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28 21:16:16Iris

從餐桌大學——談家庭共學習,親子無距離

一、題目名稱:
從餐桌大學—談家庭共學習,親子無距離

二、報告動機:
有鑒於少部分學生在學期間,對於和同儕相處有適應上的困難,但成績優異不被察覺,因此更缺乏與人互動的正向經驗,逐漸逃避各種人際互動情境,封閉自己。一般而言,這些學業上並沒有問題,但是人際關係有障礙的學生,經常是備受忽略的一群,因此提出討論。
此外,我想透過此個案研究的過程,了解輔導諮商的技術並加以應用、學習,以便有助於解決將來可能面臨的問題。本人秉持的信念是:有很多事情比讀書更重要,特別是求學成長中孩子的心理發展。如果沒有健全的心理狀態,書就算讀的再好對一個青少年的將來也無任何助益,只會造成國家社會的負擔。

三、文獻探討:
1.曾淑枝(91.11)從家庭生活學習型家庭推廣工作

四、專題要點:

(一) 什麼是社會畏懼症(Social Phobia)?
社會畏懼症是焦慮疾患的一種。雖然在臨床的研究中較少被提及,但卻普遍發生在孩童和青少年中。Essau, Conradt & Peterman(1999)以1035名12-17歲的德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發現社會畏懼症者有16%。可見社會畏懼症者在青少年族群中有高的出現率。
社會畏懼症在DSM-IV定義的基本特質是,當事人對可能造成困窘的社會性或操作性情境明顯而持續害怕,當暴露於此社會性或操作性其境幾乎必然引發立即的焦慮反應。雖然青少年及成人的患者能理解自己的害怕是過度不合理,但人多數選擇逃避此類情境或是痛苦的忍著。
社會畏懼症患者除擔心自己的困窘外,也害怕其他人認為自己是焦慮、軟弱、不正常或愚笨的。而這些逃避及對社會情境的焦慮害怕,會明顯的干擾當事人平時的生活,包括工作、上學等相關的社交生活。而在一般人的想法中認為是內向害羞,難以理解當事人的焦慮、害怕和孤獨。

(二) 個案行為特徵
案主自述於國中一年級開始意識到當自己在和別人相處或處於人多的地方均會感到困窘、焦慮。因成績優異不被察覺,又缺乏與人互動的正向經驗,逐漸成長後因內在世界難以被了解、接納,因此只能封閉自己,逃避各種人際互動情境。國中階段勉強渡過,畢業後考上第一志願學校卻拒絕再升學。案主行為特徵比對DSM-IV對社會畏懼症之診斷特質發現多所吻合,敘述如下:
1.暴露於任何社會情境均會有焦慮反應,尤其是人多處,如商場、電梯內、上學時間入校門口處、下課時間的校園內和課堂上…等。
2.焦慮症狀是肌肉緊張,偶而會腹瀉。
3.怕他人發現幾的焦慮軟弱,認為他人會覺得自己很奇怪。
4.知道自己的害怕是不合理的。
5.急於逃避任何社會性情境,不得已只好痛苦忍耐。
由上述可知,案主是屬於廣泛行社會畏懼症,亦即在大部分的社會情境均會感到焦慮,並非特定情境。

(三) 諮商技術
1.輔導過程:本案輔導過程以認知行為治療理論為軸,以系統減敏方式降低案主社交情境的焦慮。
2.諮商前期:第一步建立關係時大量運用同理技巧。同理案主的緊張不自在,讓案主覺得諮商員能夠了解他的處境,並同理案主不被家人、師長和同儕了解的困境,不強迫他面對其他社會情境。第二步蒐集問題。第三步家庭輔導,輔導案主的母親,改變其對案主不當的期待,因此使家庭與學校輔導能並進。第四步運用荒謬技術。讓案主不斷覺得好笑,覺得諮商員也很奇怪,自己反而不像自己認為的那麼奇怪,諮商關係也因此變的輕鬆。第五步運用量尺技術(1-10分)。於每次行為訓練前後,詢問案主幾種情境焦慮的分數,前後對照。
3.諮商中期:第一步建議就醫。第二步進行行為訓練。訓練步驟依序是○1購物○2降低與人談話的焦慮○3降低對校園情境的焦慮。第三步運用面具來訓練案主與人目光接觸。第四步進行認知治療,讓案主由量尺技術覺得自己是過度焦慮外,並和案主進一步討論焦慮的內容,改變其認知錯誤。
4.諮商後期:第一步討論復學可能性。第二步於上課情境中進行減敏訓練,以系統減敏方式逐步增加案主坐在教室上課的時間。(本案仍然持續進行中)

五、啟示(心得感想):
根據個案研究資料顯示,案主在諮商中期有明顯的進步,輔導的成效有幾點要素:1.正確的個案概念化合輔導步驟。2.家庭的充分配合。3.轉介單位的協助。4.學校的整體配合。這幾點都是缺一不可的,如果能夠充分的配合,雖然個案發生已經無法事先預防,但是至少做好了完整的治療工作,有助於個案問題的解決。
對於「荒謬技術」的應用有更靈活的了解,雖然原先對於理論不很清楚,但是藉由實際的運用,加深了對荒謬技術的認識。
今天將此個案提出分享,是希望對於我們平日覺得害羞內向寡言的學生能多一份敏感度,給予適當的協助。我因此了解到除了課業上的督導,學生心理異常的情緒狀況也必須多所留意。

六、建議:
對於此個案研究的詳細情形,例如與人交談的對話內容、肢體語言及眼神的交流,諸如此類的情況並不是很清楚,因此無法判定案主談話時的心理狀態;雖然說與人交談是外在明顯的進步,但是無法判定其焦慮情況是否真的改善。建議談話時,請與案主接觸的對象於交談完作一份簡略卻精要的內容紀錄,如此一來,便可以清楚掌握與了解個案的進步程度。
除了輔導員的諮商、家長的協助、學校的配合,我認為尚有一個環節必須注意--同儕間的互動。因為學校生活當中,會有最多接觸的正是與同學之間的互動,所以這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七、參考書目:
Essau, Conradt & Peterman(1999)Velting & Albano, 2001
郭麗安(1999)探險之旅-對Whitaker荒謬技術(absurdity)的回應。中國輔導學會主編,輔導學大趨勢,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麗嘉(2002)專訪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鄭石岩教授, <輔導通訊>【第6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