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1 09:41:31Dr. Lin

北歐四國之旅(九)

北歐四國之旅(九)                           

 2015.6.18

皇后島宮 & 瓦薩號戰艦博物館

遊皇后島宮可搭車前往,但搭乘運河遊艇是最浪漫的方式,不僅可以穿梭在斯德哥爾摩各島嶼間,一窺這個水鄉澤國的全貌,還可盡覽兩岸的旖旎風光與建築之美。
 

皇后島宮

  9:40
我們從市政廳旁的碼頭搭遊艇出發。遊艇的噸位不大,但在船頭闢出了一間雅緻的包廂,並提供餐點與飲料,我們同行的十位親友每人點了一杯咖啡,幾乎就將這間視野開闊的雅座包了下來。偷得浮生半日閑,邊啖著香濃的咖啡,邊欣賞著宜人的湖光山色,不一會兒就來到了皇后島。




市政廳旁的碼頭搭遊艇往皇后島


沿途風景












河畔即景


偷得浮生半日閒


與弟,弟妹同遊


同行的親友們在遊艇上樂逍遙

皇后島屬於瑞典皇室的領地,位於斯德哥爾摩西郊的梅拉倫湖,距市中心約15公里。1580年瑞典國王Johan Ⅲ在該湖的湖心島上為凱薩林皇后興建了一座石頭城堡,國王愛屋及鳥,將湖心島命名為“皇后島”,石頭城堡也成為“皇后島宮(Drottningholms Slott)”。1661年皇后島宮在大火中化為灰燼,皇室聘請國內最有名的建築大師尼克德姆斯(Nicodemus Tessin)父子,花了十五年的時間,重新改建成具有凡爾賽風格的宮殿,奶油色的巴洛克式宮殿倒映水中,顯得無比優雅細緻,素有“瑞典凡爾賽宮”之美譽。



皇后島宮

  長久以來,皇后島宮一直是皇室女眷的住所。1774年瑞典王儲Adolf Redrik迎娶普魯士王妃Lovisa Ulrika時,就將這座宮殿送給王妃作為結婚禮物。這位普魯士王妃邀請了多位學者,為宮裡的收藏品歸類、編號,並成立Ulrika Library,對當時的科學、藝術影響深遠,創造了皇后島宮的藝術黃金時期。

1766年古斯塔夫三世為了紀念母親Lovisa王后,蓋了一座巴洛克式的宮廷劇院、花園和中國宮,該劇院是歐洲最古老的劇院。1792年古斯塔夫三世在劇院舉行的舞會中被暗殺,劇院從此關閉。1922年劇院重新整理,許多精彩的設施才又重新被發現,至今仍然使用無虞。是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1年將皇后島宮、宮廷劇院和中國宮列名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瑞典最早入選的景點。

到歐洲旅遊,到處都有看不完的皇宮與教堂,而且都是美倫美奐,氣勢雄偉。皇后島也不例外,「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迴,簷牙高啄」,舉目所見,盡是雕樑畫棟,金碧輝煌,真的是極盡奢華之能事。



皇后島宮入口


雕梁畫棟






金碧輝煌






深深庭院
 

回顧歐洲的歷史,西元四世紀起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自此神學的迷霧籠罩歐洲長達一千多年,使得歐洲進入了中世紀的黑暗時期。此期間皇室與教廷沆瀣一氣,大言不慚地吹噓君權神授,百姓只得任由貪婪的政客和神棍恣肆宰割,民不聊生,權貴們卻過著窮奢極侈的生活,還到處蓋了華麗的皇宮與教堂,成為今天歐洲文化的主軸。想起這些文化形成的背後,卻有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殘酷史實,不覺令人為之唏噓!

中午來到騎士島上的一家中餐廳吃午餐,大家瞥見看板上寫著「圓山」兩個字,不覺笑逐顏開。雖然一路上吃過好幾頓中餐,但那種已經變調的中餐店,實在吃不出道地的鄉土味。看到「圓山」這兩個字,肯定是來自台灣的鄉親所經營,想起那股念茲在茲的家鄉味,不覺津生涏流。


圓山飯店 
 

一踏進餐廳,大廳牆上掛著一架電視,正在播放台灣的電視新聞,聽到熟悉的台灣腔,令人為之雀躍。一位老婦人看到來自台灣的鄉親,親切地趕過來與大家打招呼。她是這家餐廳的老闆娘,七十開外的年紀,一身台灣傳統老嫗的打扮,彼此操著鄉音交談,雖然相隔半個地球,卻都有著“鄉音無改鬢髮摧,笑問客從那裡來”那種濃濃的鄉情。

老婦人旅居瑞典已經31年,丈夫掌廚,兒女打點外場,她隨處巡頭看尾,當成是老來的消遣,遇有鄉親上門,聊聊鄉情,解解鄉愁,是她晚年最為愜意的事情。31年的歲月改變不了她的鄉土味,同化不了她身為台灣人的那份驕傲。相較於一些在台灣吃香喝辣,卻又吃裡扒外的投機客,老婦人那股鄉音不改,鄉愁不斷,愛鄉愛土的鄉土情懷,能不令我肅然起敬?

午餐稱不上是珍饈佳餚,但每一道都是鄉土料理,同行的吳先生單單是為了那道香氣繚繞的爌肉,就多吃了二、三碗飯。餐桌上飄散的家鄉味,老婦人展現的鄉土情,讓這群離開台灣才不過十來天的思鄉客,脾土大開,每個人都吃得眉開眼笑,每道菜都是盤底朝天,雖然都已撐腸柱腹,大家還是陪著老婦人聊個沒完,久久不忍離去。

吃過午飯,搭車爬上騎士島最高的山岡,從這裡可以俯瞰斯德哥爾摩這個由14個島嶼和70多座橋樑串聯而成之水都的美麗風貌。隨後前往參觀瓦薩戰艦博物館,這是來到斯德哥爾摩絕不能錯過的景點。
 

俯瞰斯德哥爾摩

  瓦薩號戰艦是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為了宣揚國威,充實戰備,於1626年下令建造的一艘戰艦。1628810日在眾人的歡呼聲中揚帆啟航,不料航行不到一海里便浸水沉沒。礙於當時的打撈技術,只得任由瓦薩戰艦石沉大海,逐漸被世人所遺忘。1950年代,有人在斯德哥爾摩港一條航線之側發現了瓦薩號沉船的位置。經過五年的努力,在船身下開挖6條隧道,以最新的打撈技術,讓船身慢慢浮出水面,終於在1961424日成功完成打撈工作。

為何船只航行了十來分鐘,就發生船難?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沉船最大的原因是古斯塔夫二世好大喜功,逕自將長69米、全寬11.7米的船身變更為雙層結構,並在上層裝設好幾十門火炮,使得頭重腳輕,加上桅杆高達52.5米,引發重心不穩,啟航時又大鳴禮炮,不巧遇上一陣強風,船身劇烈搖晃,海水順著火炮的開口,灌進了船艙,瓦薩戰艦就這樣沉入了海底。

這艘橡木打造的戰艦由於沉沒的地點剛好在梅拉倫湖與波羅地海交匯處,水域含塩量不高,一些喜歡鹹水環境,以咬食木頭為生的蛀船蟲,無法在此繁殖,也才使得瓦薩戰艦得以在海底躺了333年而沒有腐蝕毀壞。

雖然船體尚稱完整,但沉船的重擊,讓船上的150名船員,有將近50人喪生,也使得船首、船桅等部份嚴重受損。科學家們費盡心血將13500塊碎片慢慢加以拚湊,終於讓沉船恢復了原貎。但事實上,浸泡300多年的木頭打撈上來後,反而容易受損。科學家們殫精竭慮,設計出能讓船體不再繼續受損的條件,每幾個小時就要在船身上灑水,以保持濕度,並將室內控制在60%的相對濕度,20℃的氣溫,光線也要低於50勒克斯(Lux),就像將脆弱的嬰兒放進保溫箱中細心加以呵護一般,如此不厭其煩地進行了20多年,瓦薩戰艦博物館終於在1991615日開館,讓這艘在海底沉睡了333年的戰艦重新再與世人見面,迄今每個月入館參觀人數都突破百萬人次。



瓦薩號戰艦博物館入口


  博物館的入口設在4樓,由於室內的光線太暗,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適。遊客可以上到最高層的七樓,一窺戰艦的全貎,也可逐層參觀,慢慢欣賞船身上的藝雕,它是世界上從海底撈出的最古老戰艦,也是全球僅有的一艘十七世紀的戰艦,除了擁有強大的軍火裝備,還有數以千計的珍貴雕刻,不只是一艘戰艦,也是一座藝術的寶庫,讓人有不虛此行的感覺。



戰艦模型








船身藝雕





戰艦一瞥





船舷



  參觀過瓦薩戰艦博物館,也結束了斯德哥爾摩的市區觀光。三點出頭就來到碼頭辦理搭乘詩麗亞豪華遊輪的
Check In手續。遊輪準時於下午4:45開航,預計明晨9:55會抵達此行的最後一站──赫爾辛基。







搭乘詩麗亞遊輪彺赫爾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