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6 14:55:06Dr. Lin

生命的奧妙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買了一本書──《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書中敘述一位日本青森縣的果農木村秋則為了堅持不用農藥與肥料的理想,終其一生奮鬥不懈的感人故事。

    1853年,美國海軍將領培禮(Perry)率領黑船打開鎖國的日本國門,日本才漸漸引進經過品種改良的西洋蘋果。明治時期在政府大力推動下,全國各地掀起種植西洋蘋果的熱潮,帶給農民豐厚的收入。但好景不常,蘋果樹經過一再的改良,已失去了野生的力量,變得極其脆弱,無法抵抗各種蟲害。

    明治30年代,蟲害變本加厲,果農損失慘重,幾乎所有縣份都不得不放棄蘋果的種植,改以養蠶為業,使得絲織品成為日本主要的出口商品。青森縣因為氣侯的關係,無法養蠶,只能抱殘守缺,繼續種植蘋果。明治44年,日本首度引進農藥,終於克服蟲害,才使得青森縣成為日本最負盛名的蘋果產地。

    木村秋則1949年出生於青森縣弘前市的果農家庭,從小沿襲父祖的傳統農法,一直認為種植蘋果非要農藥與肥料不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讀了一本福岡正信所寫的《自然農法》。書中強調大自然是一個可以自我完結的體系,即使人類不給予任何協助,草木照樣可以枝葉芃芃、開花結果。但人類為了得到更美更多更大的果實,不惜噴灑農藥,大量施肥,使得農作物不再是大自然的產物,而成了一種石化產品。

    福岡正信否定人類的智慧,認為人為的造作不但徒勞,對大自然更是一種傷害。只有遵行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則,大自然的循環才得以如行雲流水般的順暢。因此,他提倡完全利用大自然生生不息之循環體系的「自然農法」。現代農技不斷地增加人為造作的力量,是一種“加法”農業;而自然農法是逆向操作,朝向“減法”去努力,到最後人類不需要任何的作為,堪稱為“無為農業”。

    看過了《自然農法》這本書,木村內心漸漸湧起一股向不可能挑戰的想法。根據過去的經驗,種植蘋果每年要噴灑十三次農藥,沒有農藥,就絕對種不出蘋果。但木村堅信大自然的力量,種植蘋果之所以要完全依賴農藥與肥料,是因為人類遠離了大自然。他相信只要回歸自然,必能找到一條無農藥、無肥料的康莊大道。

    可想而知,不再使用農藥與肥料後,他的果園漸漸脫序。當年的春天果樹雖也開花,但進入七月後,葉子漸漸變黃,紛紛掉落,勉強再長出的新葉也出現了褐色的斑點。秋天一到,在不成器的果實旁竟然又開出了花朵,顯然果樹是為了要活下去而亂了方寸。

    木村嘗試各種方法,噴灑過大蒜、山葵、辣椒、燒酒、牛奶、醋…等不同的天然食品,希望能抑制這種斑點落葉病。經過幾年的折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果園終於出現了蟲害,捲葉娥、尺蠖、蚜蟲、紅葉蟎、介殼蟲…等,種類不下三十種。他發動全家人用手抓,但抓不勝抓,害蟲仍如潮水般湧現,樹上完全沒有結果,一家七口的生活也陷入困境。年復一年,時間越久,他就越難放棄,因為一旦放棄,之前的辛苦就等於白費。由於年年歉收,最後木村窮得只剩下那股信念。

    六年過去了,木村仍然堅持下去,不但果園任其荒蕪,害蟲滋生,對周邊的果園更是一大威脅。這種冥頑不靈的人物,當然無法見容於鄉里親友。處在內外交逼、無計可施的困境中,木村只能求助於果樹,對著即將枯死的蘋果樹懇求:「對不起,我讓你們受苦了,你們不用開花,也不用結果,只求求你們不要枯掉!」這種異於常人的行徑,若不是發瘋,就是他認為果樹並非生產蘋果的機器,而是與他一起活在這世上的另一種生命。

    最後,木村和果樹都已經奄奄一息,在走投無路下,只有尋求自我解脫。1985.7.31夜幕低垂的時分,他拿著一綑繩子,走向果園後方有津輕富士之稱的岩木山上。正當他將繩子抛向牢固的樹枝,準備上吊的時候,無意間瞥見了一棵結實累累的栲樹,他定睛一看,不只這棵栲樹,一大片樹林不也都枝繁葉茂?它們何曾施過肥、噴過藥?他的果園與這片樹林同樣都在岩木山麓,為何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狀況?他忘了上吊,仔細觀察這片天然的樹林,終於發現:問題似乎不在於農藥與肥料,而是出在於泥土。山林裡的泥土不但鬆軟,而且雜草叢生,一踩下去,腳就陷了下去,聞起來更有著一股辛辣的土香。如果能讓果園重現這樣的泥土,蘋果樹不也能像栲樹一樣的健康?

    自殺未遂,卻讓木村得到了一個領悟:雜草不應該只扮演雜草的角色而已,而是負有耕土的功效。現代農耕視雜草如寇仇,拔得一根不剩,才使得土壤變硬,影響根部的生長;噴灑農藥不只殺死地面上的害蟲,也讓土壤中的微生物無法生存;大量施肥,農作物只拚命吸收淺層的養份,而忘了向下紮根。可見現代農業是建立在破壞大自然平衡的基礎上。有了這樣的領悟,木村開始任憑雜草叢生,讓果園真正回歸大自然。

    事實上,果園經過除草、施肥、噴灑農藥的長期洗禮,一下子要回歸自然,非一蹴即至,須要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調養。自從木村採取自然農法後的第八年春天,果園裡的一棵蘋果樹終於開了七朵花。翌年,整片果園開滿了白色的花朵,雖然長出的蘋果又小又醜,但對木村而言,己是最大的鼓舞,讓他有勇氣繼續再走下去。

    又是數個寒暑過後,果園裡的雜草長得更高,果樹的根部紮得更深,更有細數不盡的昆蟲棲息,果園裡蟲叫鳥鳴,蜂蝶飛舞,青蛙跳躍,野鼠兔子奔竄,數以千計的菌類在土壤中、果樹上滋生。幾千種的生物相互競爭,共存共榮,編織出大自然平衡和諧、曼妙無比的自然循環系統。

    木村的果園不施肥,土地相當貧瘠,果樹為了汲取養份,根部只好向下深耕。其他果園的樹根頂多幾公尺,木村的果園樹根足足有20多公尺,不但讓樹幹屹立不搖,更能吸收土壤中各式各樣的微量元素。從這棵果樹長出來的蘋果,不但吸盡天地之精華,更飽含了生命的活力與喜悅。

    看過了《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這本書,仿如上了一堂人生哲學的課程。如果能將書中倡導的自然農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人生豈還有窒礙難行之處?

    前些日子朋友送我一盆水芋盆栽,他將七、八顆雞蛋大小的芋頭並列在一個水盆裡,芋頭間只墊了碎石,並注滿水份加以培養。經過一個多月後,芋頭的表面逐漸鼓起了圓錐狀的小丘,並冒出了新芽。送來的時候,他一再交代我,只要每三、五天注滿一次水盆裡的水就可以,其他不用再有任何的照顧。

    起初我有點半信半疑,沒有土壤只加水,真的就能讓植栽長大長高?可是,又經過一個多月,芽苞終於慢慢爆裂開來,吐出了細小的嫩葉。嫩葉一天天地舒展,托著它的梗也跟著向上拔高,往往還可以看到一滴晶瑩剔透的水珠垂掛在葉尖上,煞是好看。一段時間過後,梗的下端開始鼓脹,接著又冒出嫩葉,然後循著前一葉的過程挺拔長高。當第二葉又開始長出新葉的時候,第一葉的葉片漸漸變黃,直至枯萎,好讓每一株都能保有三~四片芋葉。

    一顆小小的芋頭往往還會從別處竄出另一個生長點,再又長出另一株芋苗。尤有甚者,泡在水裡頭的底部,竟然也盤根錯節,最後穿越厚厚的碎石層,探出頭來,展現生命力的堅韌,令人不得不讚嘆生命的奧妙。層出不窮的芋苗爭相探頭,長得最高的葉株已有一尺多長,它們除了陽光、空氣和水,再也沒有任何的養分,真不知它們是如何從無到有地活了過來?

    我用心加以探討,終於發現,我為了一己之私而將水芋種在水盆裡,因而要經常為它加水。如果水芋是生長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又何須我費心加以呵護?可見水芋能夠萌芽吐葉,不是我的功勞,而是芋頭自己的努力;不是我在照顧它,反而是它讓我分享了生命成長的喜悅,進而從鳥吟花開中領悟到萬物的真如本性。自此,我不敢再將水芋當成是我的玩物,它已然是具有靈性的生命,我每天都會對著這位可愛的玩伴打聲招呼。

上一篇:烏托邦

下一篇:清明掃墓的省思

王文忠 2015-03-28 08:13:04

順應自然 才能享受到成長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