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3 09:32:06法喜充滿

【才子佳人】善盡史學家良知 司馬遷

僕竊不遜,近自托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司馬遷《報任安書》



二千多年前的西漢,二十歲的司馬遷從長安出發,開始了他的遊歷之旅。

行萬里路的青年司馬遷是滿懷壯志的。此去,民俗風情、山川長卷,都在腳下為他迤邐展開,他的豐富見聞與斐麗文筆是上天所賦予,也是他深厚學問基礎的實踐。

作為太史令之子,有一位博學多聞的父親,司馬遷生來就注定了要成就不朽文名的。

太史令在西漢只是個管理圖籍,掌管星象天文的小官,最多是記錄前代與當代事件,並沒有著述的責任。然而身負大志的父子司馬談和司馬遷,不以此為滿足,司馬談認為《春秋》之後自魯哀公以來,就沒有完整的史籍記載,臨終前曾囑咐兒子司馬遷以著撰歷史為己任。

於是遍遊名山大川、足跡遠至兩淮流域、山東、昆明以及楚地,司馬遷細心考察各地風土,眼界胸襟大開,為他將來著書立說扎下更深厚的根基。

司馬遷不只是為了繼承父親的遺志,也是為了一展平生學問與生命經驗,接續自孔子以來的《春秋》史書大業。他急欲以有限的生命與極大的熱情,投入在無垠廣袤的迭宕歷史裡。

經過多年的沉浸與醞釀,四十出頭的司馬遷已磨亮了他的史官之筆,準備大筆揮向過去與未來;然而,李陵突然投降的事件,將司馬遷推入了黑暗的「蠶室」,司馬遷的生活,一夕之間遭逢巨變。

天漢二年(西元前九九年)李陵北抗匈奴,因矢盡援絕而投降,消息傳回京師,漢武帝大為震怒。

司馬遷和李陵算不上是生死之交,然而在滿朝文武無不力主誅滅李陵全家的當兒,司馬遷以他的書生之見據實回答武帝,他認為李陵投降是出於無奈,情有可原,若果性命猶存,他必定還會效忠漢朝的。

不想這一說法觸怒了漢武帝,司馬遷因而遭受了非人道的「腐刑」。

此時的司馬遷方才要完成他的史書大業。如今「重為天下觀笑。悲夫!悲夫!」但是「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是以,遭受了奇恥大辱的司馬遷,選擇效法周公、孔子、屈原、左丘明、孫子、呂不韋、韓非子等人,因受辱而反成其大事的精神,砥礪自己:「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只要將此一生功業完成,「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即可一掃多年所受的屈辱了--「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六年不見天日的宮刑生涯,並未磨損司馬遷的筆,出獄後司馬遷發憤撰寫史書,雖然「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但是從著作中,司馬遷痛苦的靈魂終究獲得了救贖,他不但善盡一個史學家的職責良知、完成了對父親的承諾、為自己更為動盪而璀璨的文化歷史,豎立了偉大不朽的皇皇巨擘。

理論與事實
往往有一段距離,
要把它銜接起來,
唯一的辦法是
智慧、耐心和努力。
~星雲大師~

                                                                                                   佛光菜根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