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09 18:32:10葉子

鉅亨看世界─"直"讓人如此"銷"魂

由於失業率增加、工作機會稀缺,許多美國民眾紛紛想從賣化妝品、維他命、廚具或其他產品的直銷業中尋找生機,其中包括美容化妝品直銷商 Avon Products Inc(AVP-US;雅芳)、Mary Kay(玫琳凱)、Herbalife(HLF-US;賀寶芙)。但是,這條路可不是完全沒有障礙。

根據 美國《Los Angeles Times》報導,隨著直銷業的從業人數增加,業績競爭壓力也因此提高,許多業務員家裡面總是堆滿無法消化的產品庫存。

■僧多粥少難推銷

住在美國德州的平面設計和廣告業務 Lisa Wilson就是其中一員,她已經從事 Mary Kay 化妝品銷售達 1年,她表示:「家族裡的親友或因為想支持你、或因為可憐你而跟你買東西,因為他們如果拒絕推銷,心裡會覺得有罪惡感。而直銷人員就誤以為做這一行很簡單。」

「一旦親朋好友的支援用罄,想往外拓展業務範圍時,現實會重重的賞人一個大巴掌。」

加入Mary Kay、Avon、Tupperware(TUP-US)等直銷商的美國民眾在近 10 年增加了約 47%,許多人是受到「可能賺大錢」的吸引而來,畢竟正規的工作實在不好找。但是近 10 年來,直銷業的業績卻只成長了 21%,根據 Direct Selling Association 的資料顯示,2008年直銷商的銷售數據下滑 4%、至 296 億美元,同一時間直銷從業者則略增加為 1510 萬人。

■想賣產品?得先付錢

而且經濟放緩的這段時間,一般人消費銳減,任何一家直銷商的業務員都受到打擊。不僅如此,專家表示,直銷商業模式還存在一個特別大的難處:通常直銷業會要求業務代表負擔自己的起步成本,這代表一開始還沒開張做成任何一筆交易之前,直銷新手就得支付少則幾百美元、多則上千美元的預付開銷。

因此,作直銷能賺大錢的唯一方法,通常就是變成「分銷商」─徵募其他人來參與銷售,並且從這些人的收入中抽成。

Deloitte & Touche 直銷業者 Brent Schoenbaum 表示,「直銷不僅是賣產品那麼單純,還得吸收其他人加入銷售,並且把這些人變成自己的銷售下線。如果從業者不擅長徵募會員而只是談銷售產品,並沒有辦法賺到錢。」

而這也就是為什麼 Herbalife International of America Inc. 和一群先前的分銷商,會在洛杉磯聯邦法院的法庭相見。

■鯨魚對蝦米 法庭攻防戰

Herbalife 首先發動攻勢,以非法竊取公司內商業機密的罪名, 控告包括喬治亞州 Robert Ford 在內的總共8名分銷商,並表示他們在離職後拉攏 Herbalife 的其他分銷商加入競爭對手─ 直銷商 Melaleuca Inc.的陣營。

而被控告的分銷商則辯駁,Herbalife 公司經營非法傳銷,其中的盈利基礎來自產品分銷商自己購買 Herbalife產品的累積,而不是向消費者銷售產品的結果。

從法庭文件可以清楚看出,Herbalife 公司的薪酬結構是怎麼一回事:首先第一層是分銷商,分銷商可以以較低折扣購買公司的營養補充品,作為個人使用或轉售;而當分銷商最終達到一定的數量目標(透過吸收「下線」的分銷商、將更容易達成),就可以變成銷售主管。

根據美國地方法院法官 Gary Allen Feess 的資料,銷售主管級人士有權享受額外薪酬─這包括實際上對下線分銷商的抽成佣金。

這些分銷商聲稱,Herbalife 的商業模式「無盡連鎖擴張」,已經違反加州法律。業務代表方的律師 John Stephens 表示,「Herbalife 對分銷商支付的薪資,並沒有根據實際的產品銷售為基礎。」

不過,註冊在開曼群島、執行辦公室位在美國洛杉磯的 Herbalife反駁,該公司對業務代表的薪資是根據對消費者的產品銷售為基礎,單單吸收下線、或被吸收為分銷商並不會獲得收益。聲明中公開指出,「考量到指控 Herbalife的人,其來源和動機,這項指控完全是子虛烏有,完全沒有真實根據。」

但訴訟打到今年 8 月, Gary Allen Feess 拒絕了 Herbalife的要求,控訴該公司進行非法傳銷。而這件案子目前正靜候審理。

■可能賺大錢!直銷吸睛迷人

Herbalife 則持續在經濟不景氣中銷售非必需品,而且表現一直相當不錯, 2008 年該公司獲利大增至 2.21億美元,比前一年增加 16%。儘管最近一季 Herbalife 去年同期獲利減少 28% 至 4800 萬美元,但公司表示,那是因為匯率損失的關係。

投資圈對直銷產業是頗有好感,今年至今,Herbalife的股價大漲 49%、Tupperware 更勁揚 69%,而 Avon Products Inc.也漲了 36%。

對成功的直銷業務來說,直銷讓人從漫長的經濟不景氣中維持收支平衡。像 Patrick Folsom 就是一例,他去年為尋找工作而吃苦,應徵了數個教職、最後在餐廳和雜貨店裡面工作。

1 年前,他變成 Cutco Corp.的銷售代表,這家公司專門銷售高品質廚具,包括刀具和餐具。他花了 146美元加入,這筆錢是用來購買一套樣品廚具組,讓他可以展示產品給顧客看。

這位 30 歲的直銷業務員表示,「我願意嘗試任何事情,但是我必須要獲得工作。」第一個月,他沒有賣出任何產品,而且已經打算想辭職;但接下來業績就開始好轉,7 月時他賣出價值 8000 美元的產品,獲利約 3000 美元,他的抽成從 10%起,現在已經升到 50%。

「我真的很喜歡這樣非傳統的工作,而且這樣自己會很像自己的老闆,努力做自己的事業。」他說。

■工作難找 補貼家用正好

直銷也幫了不少家庭主婦、大學學生和正職員工,讓他們得以貼補收入。

Tammy Bateson 是 3 個小孩的母親,她因為想要貼補家用所以在今年 2 月加入了 LMS Fragrances Inc. 當銷售代表。最近,她在自家舉行的香水派對中展示許多香水定製款和樣品,她和 8個好朋友及鄰居分享公司的最新產品,接著 1 個小時後,她就收到價值 800 美元的訂單。

這筆訂單的 30%抽成,將用來支付家人的雜貨用品帳單。她說:「在這種景氣不佳的時刻,某些東西非買不可,能夠有點額外收入,特別有幫助。」

許多直銷公司現在吸引潛在業務員的方法,就是利用民眾對經濟的擔憂。例如在化妝品業者 Avon 的一支廣告中,即有名銷售代表誇張盛讚:「儘管在這麼艱難的時刻,我的生意卻一直增加!我不會被解雇!我不會被裁員!」

■業績王國再起?

雖然直銷產業在 2008 年銷售滑落 4%,但 Direct Selling Association總裁 Neil Offen 表示,這個產業通常在經濟衰退時表現特別好,他將去年直銷業萎縮歸咎於典型的「吸收業務新血後、業績成長滯後期」─也就是首次加入銷售的業務代表,在開發自己的事業起飛前需要一段時間。

Neil Offen 表示,「現在已經看到業績增加,而且消費者也開始增加消費了。」他指出,今年直銷銷售人員的人數可望創紀錄,業績或許也能創新紀錄。

但是隨著這個產業持續發展,許多專家和資深銷售代表擔心,絕望的失業者會受到「直銷可能賺大錢」迷惑,反而忽略直銷的陷阱。

NPD 市場研究機構分析師 Marshal Cohen 表示,「直銷的確有些削價競爭或黑暗面。在每個產業總是有些詐騙和非法行為,如果連公司的名字都沒有聽過,最好還是多做點研究比較好。」

■獲利是門大學問

像 61 歲的 Georgette Thompson 就在兩年前把 MaryKay 的化妝品直銷工作辭掉了,因為她花費上千美元購買產品庫存,包括價值 3600 美元的第一批產品,但最後這批貨品沒辦法賣出去。

她說:「如果想要獲利,就得再投資一點錢購買產品庫存,因此其實很難賺到什麼錢。」

但 Mary Kay 的行銷主管 Rhonda Shasteen發言為公司辯護,他指出加入公司可以只花 100美元,僅購買一套起步時需要的樣品組。

「Mary Kay的做法,並不是說服業務人員做能力負擔之外的事情。我們在全球有 200萬位銷售夥伴,人數非常多,難免會有人抱持不同意見,但我們的目標是提供好的事業機會。」

(林佳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