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7 12:24:32水銀燈(夏娜)

羅馬軍事總結!

羅馬的軍事體制
亞歷山大死後,他以一人之力征服的龐大的馬其頓帝國分裂成4個部份,除了馬其頓本土和最遠的印度以外,亞洲部份由部將敘拉古(Seleucids, 又譯塞琉古)繼承,這就是後世和羅馬帝國龐培,克拉蘇等人征戰不休的塞琉古帝國。埃及由部將托勒密(Ptolemy)繼承,這就是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直傳到後世和凱撒結婚的埃及 豔後克莉奧佩特拉為止。
  在亞歷山大的大帝國分裂以後,希臘世界仍以馬其頓為霸主。在西方,和希臘半島隔亞德里亞海相望的亞平寧半島中部,羅馬漸漸興盛起來,並開始了對外征服。羅馬人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荷馬史詩中的英雄伊利亞德,他從海上一路流浪到義大利半島,他的後代就是建羅馬城的羅慕洛兄弟。最初,羅馬的影響範圍還達不到和希臘衝突的程度。古羅馬軍團的軍事組織和希臘方陣頗有不同之處。大概在亞歷山大大帝時期,羅馬軍團的作戰體制才漸漸成型。大多數網友都知道古羅馬軍團的編制大概5000人左右,下面分大隊、小隊和百人隊,有少年兵,青年兵,壯年兵,老年兵之分。但是羅馬軍團如何作戰呢?

首先,古羅馬軍團是西方古代史上最早用短劍而不是長矛作為主要兵器的軍隊。羅馬短劍長60到80釐米,寬大概5釐米多,很重。和馬其頓長矛比,劍是近戰格鬥武器,一寸短一寸險,所以盾比希臘的大得多,是高1米3寬60釐米的長圓形,木制蒙皮用金屬條加固。除了劍士兵還帶兩支兩米多長的標槍,作戰時,先來一個標槍齊射,打亂對方的隊形,然後沖上去和對方近戰。因為羅馬軍團用劍,所以和密集隊形的希臘方陣最大的本質區別是隊形更疏散,這很自然,因為人和人之間要留下揮劍的距離。總體來說,羅馬軍團主體是棋盤格式的三橫隊戰陣。所謂三橫隊,不是三排士兵,而是三排小方陣。第一排是青年兵,第二排壯年兵,第三排老年兵。每一排都由若干個方陣組成,每個方陣是一個或兩個百人隊組成的小隊,寬20人,縱深6到7人,方陣和方陣之間留稍微大於一個方陣的間隔。第二排各方陣對準第一排方陣間的空隙,第三排方陣再對準第二排的空隙。這就是羅馬軍團的主體陣容,另外還有騎兵掩護部隊,但是羅馬軍團的騎兵不發達,只是起掩護側翼的作用。作戰時,軍團先進行標槍齊射,然後第一橫隊前進,和敵人近戰,疲憊之後,第二橫隊各方陣穿過第一橫隊的間隙前進,接替作戰,撤下來的士兵重新編組休息,準備再上。整個軍團在作戰中不停地運動,需要嚴密的組織紀律性。

我們這裏說的是古羅馬王國和共和國前期的軍團編制,不是凱撒大帝時代的軍團。隨著羅馬的戰爭規模越來越大,羅馬公民的數量不足,軍團編進了其他城市的人和雇傭兵,主動精神和獻身精神下降。羅馬名將,執政官”條頓和森布裏人的征服者”馬略在西元前100年左右進行了軍事改革,用大隊作小方陣的基本單位,每一橫排分別有4個、3個、3個大隊方陣,又取消了士兵按照年齡分隊的法則,沒有了青年、壯年、老年兵的區分。每個大隊方陣寬50人,縱深8到10人,每人間隔2米左右。軍團仍然采棋盤格陣勢。這種棋盤格式的軍團戰陣,大家可以從老電影”斯巴達克思”看到全貌(好象現在的電影,象”角鬥士”,反映得不是很清楚)。

簡短地說,馬略後來敗于政敵”幸運的人”蘇拉,開始了共和國的蘇拉獨裁時期。就是小說”斯巴達克思”開頭的背景。蘇拉病死後,馬略的侄子凱撒和”偉大的人”龐培、平定斯巴達克思起義的克拉蘇結成”前三頭”政治聯盟,後來凱撒在內戰中擊敗龐培,成為獨裁者。凱撒遇刺以後,他的義子和甥孫屋大維,和凱撒部將安東尼、雷比達結成”後三頭”同盟,平定了共和派。屋大維在阿克提姆海戰中擊敗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奧佩特拉的聯軍(這一段是電影”埃及豔後”的故事),然後建立了羅馬帝國,屋大維就是羅馬帝國的開國皇帝奧古斯都大帝。但是馬略所改良的羅馬軍團體制,一直經過凱撒大帝、奧古斯都大帝,到西元後300年,這四百年間打遍天下,基本都沒有變化。

  我覺得和希臘方陣戰術比,羅馬軍團的特點,首先是近戰,其次是疏散隊形,因為隊形疏散所以機動性就好,對地形的適應性強。但是平地上的衝擊力卻不如馬其頓那種長矛林立的方陣。

最早的共和國士兵,完全是仿希臘的
  
古羅馬軍隊的起源大約是在6BC。當時瑟維爾斯 圖利爾斯(Servius Tullius)把阿特如斯肯人(Etruscans),羅馬人(Romans)還有拉丁人(Latins)的聯邦進行統一規劃。其中軍隊種類不再根據部落來編制。他把當時的人口根據財富分為5等,作為最富有的第一等公民,他們被裝備成希臘式樣的長矛圓盾重裝步兵(hoplites)。他們的防護裝備為銅質頭盔,胸鎧和護腿。進攻武器為劍,9尺長矛以及傳統的大圓盾。戰場第一線的軍隊就是有40個100名長矛圓盾重裝步兵方隊組成。他們的作戰方式和希臘密集陣一模一樣。第二等軍隊和第一等裝備的差不多,唯一不同是他們沒有胸鎧,使用拉丁長盾而不是希臘圓盾。10個二等方隊佈置在一等方隊身後。二等兵後面是10個三等兵方隊,其裝備除了沒有護腿之外和二等士兵一樣。四等士兵既沒有頭盔也沒有劍,但他們多了一根標槍。最窮的五等兵被裝備成投石兵,一共有15個方隊。這樣一支軍隊同時還包括了來自富有家族的18個騎兵方隊。

羅馬重裝步兵的前身
前5世紀羅馬一等阿特如斯肯長矛兵。基本上是同時期希臘仿製品。40個這樣的百人隊形成了第一線兵力。希臘式的短劍是作為在長矛折斷後的替代兵器。這張照片上的頭盔為希臘“科林斯”式(corinthian)。當然希臘和拉丁的其他種類頭盔也有使用。“肌肉”式的胸鎧大概是羅馬軍隊中壽命最長的護具了。它一直在伴隨羅馬這個千年帝國。只有第一等級的士兵攜帶希臘圓盾(Argive shield),剩下的士兵攜帶拉丁長盾(scutum)。
http://img249.imageshack.us/img249/408/hscybfd988d0ad2ebd6acoi9.jpg
帝國早期的
馬略的改革之後羅馬軍隊中的等級制度也就被拋棄了。士兵們的裝備由國家提供。這種“標準”式樣的羅馬軍團形象在後面250年中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照片中的軍團士兵可以用來代表馬略,凱撒和奧古斯都時期的羅馬軍團。三葉羽毛盔冠已經被紅色的馬鬃所取代。根據雕塑記載,前1世紀後期,羅馬長盾已經開始有裝飾了。這種裝飾作為一種區分羅馬軍團之間的符號是在那一時期頻繁的羅馬內戰所導致的產物。
http://img222.imageshack.us/img222/2621/hscyb7f49b46c07de907fse1.jpg
帝國早期的2
奧古斯都在任期間,帝國軍團外形上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受凱爾特人影響的新款頭盔不斷出現。這張照片代表了“雙子座”第13軍團(legio XIII gemina).雙子座的綽號來自于奧古斯都在擊敗了馬克安東尼後將兩個早期的軍團合併的事件。雙子座的名字是在紀念軍團組建的月份(6月)。短劍和匕首用兩根腰帶交叉懸掛在腰間。有很多軍團士兵喜歡在刀鞘上加入裝飾圖案。西元1世紀早期,軍團士兵開始在小腹前面掛上帶有金屬按鈕的皮帶。這種所謂的“護襠片”是有多條皮帶組成。很顯然其作用是保護腹股溝部位。照片上示的是Coolus E 型號頭盔。這個型號的原物來自於倫敦泰晤士河中,現存大不列顛博物館。
http://img222.imageshack.us/img222/3862/hscyb7ba013f1161b7e38us6.jpg
帝國中期的 大約是尼祿(註1)到五賢帝時代(註2)(公元53~235年)
http://img85.imageshack.us/img85/9822/hscyb30541220edf138aeva0.jpg
帝國晚期的 大約是三十潛主(註3)到西羅馬滅亡(公元235~476年) 附帶一提 電影亞瑟王穿的就是這種
羅馬軍團的榮耀―――標槍
在大約西元前300年的時候,古羅馬逐漸形成了由支隊組成的軍團作戰體制。在人類軍事史上,單兵作戰的士兵第一次從密集隊形的束縛中被解放出來了,而且在他的側面和背後還能得到必要的支援。這一切都是伴隨著重標槍和羅馬短劍這兩種標誌性單兵兵器的採用和完善而實現的,也正是由於這兩種兵器的採用和完善,古羅馬軍團才有可能形成。
  
重標槍是標槍的一種,跟羅馬短劍一樣出現於西元前3世紀。據考證,標槍從舊石器時代起就已問世。古羅馬軍隊曾經試用過多種不同類型的標槍,到西元前二世紀才基本定型主要使用重標槍。但也還有輕標槍和超輕標槍等分類。所有標槍長約2米,用單手投出,它一半是金屬杆,一半用木頭製成。為了將標槍的兩部分連接起來,除輕標槍外,通常是打上兩三個鉚釘,從古羅馬的馬留將軍時起,銷釘中有一個是木制的,因此標槍在插入盾或人體時很容易斷裂,使敵人無法再用。後來,到凱撒大帝時期,在軟金屬杆上加了一個堅硬的鐵槍尖,這樣標槍穿透力更大。標槍也成了古羅馬軍團士兵通常攜帶的重要兵器。

古羅馬軍團為基本作戰單位,每個軍團約有6000人,分為10個大隊每個大隊又分為3個支隊,每個支隊分為2個百人隊。支隊中前兩排裝備可投擲的標槍,第三排裝備長槍。
  
羅馬軍團以步兵為主,騎兵不是主力,只能算輔助兵種,發生戰鬥時先以幾乎毫無防護裝的輔助兵進行遠戰,然後在雙方接近到20米的距離時軍團步兵投擲標槍,最後基本依靠短劍和盾牌來取得肉搏戰的勝利。

標槍短劍的使用加上組成分隊,使古羅馬出現了高度機動的軍團。古羅馬帝國正是依靠這種軍團沖出了義大利,征服了整個地中海地區。
  三種類型
  輕標槍:鐵杆在鍛造時,底部成中空環套狀,裝在木杆上。
  重標槍:射程在27米左右,18米範圍內有殺傷力,具體構成見解構圖。
  超輕標槍:與匈奴軍隊作戰時,羅馬軍團和愷撒時代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步兵裝備有很大變化,羅馬步兵從前慣用的重型標槍逐漸被一種超輕型標槍替代,這種標槍實質上是重標槍的改進型,鐵杆更纖細和柔軟,僅重2公斤,雖然穿透力稍差,但由於在連接部後加裝了一個球形把手,使標槍在投擲出去的飛行更平衡,射程可達50米。


標槍的用法(一)
http://img507.imageshack.us/img507/3410/hscyxin4805020811396581794450pm9.jpg
投擲武器:羅馬軍團的標槍,最大的用途當然是用來投擲,不過它的殺傷力並不太強,即使是重標槍也不像人們認為的可以一次貫穿三四個敵人。從現存的資料來看,標槍的功用在於擾亂敵軍的隊型、讓敵軍的盾牌無法使用、運氣好的話還能將敵軍密集隊型中層疊的盾牌釘在一起。重標槍造成敵人傷亡是附帶的效果,殺死敵人其實還有其他更有效的手段,軍團士兵擲出重型標槍後,即拔出短劍搭配方盾衝鋒,以近身戰打擊敵人。
  
無論是否擊中目標,軟質鐵杆會因遭到衝擊而彎曲,可以防止敵人反擲回來,戰役結束後又可以回收再加工。由於鐵槍頭的設計有倒刺的特點,一旦標槍刺穿敵人的盾牌或盔甲就很難再拔出來,而即使切斷木杆,幾十釐米長的鐵杆也成了中標人的累贅,使他無法行動,因而他就必須放棄他的防護設備。

標槍的用法(二)
http://img507.imageshack.us/img507/2629/hscyxin4905020811390781808951vj0.jpg
近戰長槍:到西元前一世紀,全部軍團都裝備加固的標槍,既可投擲,又可作長槍與敵人進行近身格鬥,假如把重標槍握在手裏則完全可以當作一支威力強大的近刺長矛來使用。隨著騎兵的重要性在戰場上的逐漸體現,羅馬兵團的標槍也逐漸衍變,在三世紀中葉,雖然標槍的各種衍生物直到拜占庭時期仍被廣泛使用,但最標誌性的重標槍已經沒落了,步兵更多地使用類似馬其頓方陣的重型長槍。

標槍短劍的使用加上組成分隊,使古羅馬出現了高度機動的軍團。古羅馬帝國正是依靠這種軍團沖出了義大利,征服了整個地中海地區。
  三種類型
  輕標槍:鐵杆在鍛造時,底部成中空環套狀,裝在木杆上。
  重標槍:射程在27米左右,18米範圍內有殺傷力,具體構成見解構圖。
  超輕標槍:與匈奴軍隊作戰時,羅馬軍團和愷撒時代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步兵裝備有很大變化,羅馬步兵從前慣用的重型標槍逐漸被一種超輕型標槍替代,這種標槍實質上是重標槍的改進型,鐵杆更纖細和柔軟,僅重2公斤,雖然穿透力稍差,但由於在連接部後加裝了一個球形把手,使標槍在投擲出去的飛行更平衡,射程可達50米。



標槍的用法(一)
投擲武器:羅馬軍團的標槍,最大的用途當然是用來投擲,不過它的殺傷力並不太強,即使是重標槍也不像人們認為的可以一次貫穿三四個敵人。從現存的資料來看,標槍的功用在於擾亂敵軍的隊型、讓敵軍的盾牌無法使用、運氣好的話還能將敵軍密集隊型中層疊的盾牌釘在一起。重標槍造成敵人傷亡是附帶的效果,殺死敵人其實還有其他更有效的手段,軍團士兵擲出重型標槍後,即拔出短劍搭配方盾衝鋒,以近身戰打擊敵人。
  
無論是否擊中目標,軟質鐵杆會因遭到衝擊而彎曲,可以防止敵人反擲回來,戰役結束後又可以回收再加工。由於鐵槍頭的設計有倒刺的特點,一旦標槍刺穿敵人的盾牌或盔甲就很難再拔出來,而即使切斷木杆,幾十釐米長的鐵杆也成了中標人的累贅,使他無法行動,因而他就必須放棄他的防護設備。



標槍的用法(二)
近戰長槍:到西元前一世紀,全部軍團都裝備加固的標槍,既可投擲,又可作長槍與敵人進行近身格鬥,假如把重標槍握在手裏則完全可以當作一支威力強大的近刺長矛來使用。隨著騎兵的重要性在戰場上的逐漸體現,羅馬兵團的標槍也逐漸衍變,在三世紀中葉,雖然標槍的各種衍生物直到拜占庭時期仍被廣泛使用,但最標誌性的重標槍已經沒落了,步兵更多地使用類似馬其頓方陣的重型長槍。



西元100年歐亞大陸主要文明
三列陣與方陣的較量
大概在亞歷山大的時代,羅馬開始征服義大利半島上其他城邦的歷程。羅馬和馬其頓的戰爭發生於亞歷山大死後100多年,早于馬略軍事改革近100年,大概和大家比較熟悉的羅馬迦太基之間的布匿戰爭(名將漢尼拔、西庇阿、”費邊戰略”那個時代)同時代。一共有三次馬其頓戰爭。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發生於西元前217年,那時羅馬剛剛跟希臘世界發生接觸,馬其頓國王是菲力浦五世。這次戰爭並不具有決定性,因為當時羅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跟迦太基人進行的第二次布匿戰爭中,迦太基的歷史名將漢尼拔率軍入侵義大利半島,所以羅馬沒有能力同時跟馬其頓大動干戈。第一次馬其頓戰爭以雙方簽訂和約休戰結束。
  
羅馬軍團和馬其頓方陣的正面較量 發生在第二次和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的兩次戰役中。第二次布匿戰爭以羅馬名將”阿非利加”西庇阿擊敗漢尼拔告終以後不久,為了限制馬其頓在希臘世界的擴張,羅馬派執政官弗拉米尼那斯(Flamininus)率軍侵入希臘,爆發第二次馬其頓戰爭。西元前197年,羅馬軍團和馬其頓國王菲力浦五世的軍隊在西諾塞法拉(Cynoscephulae)的一片山谷中不期而遇,雙方各有大約2萬6千人,因為當時大霧彌漫,雙方都沒有準備,打成了遭遇戰。這裏的地形不適合馬其頓方陣施展。儘管馬其頓的右翼還是戰勝了羅馬的左翼,但是羅馬軍團右翼也擊敗了馬其頓的左翼,然後羅馬軍團向已經獲勝的馬其頓的右翼背後包抄,最終擊潰了馬其頓軍隊的抵抗。這次戰爭結束了馬其頓對希臘世界的霸權,馬其頓被迫承認羅馬對希臘世界各國事務有仲裁權。

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發生於西元前171年,羅馬為了阻止馬其頓重新獲得希臘世界的霸權而向馬其頓宣戰。這時候馬其頓國王是菲力浦五世之子柏修斯(Perseus) 。這個時代的馬其頓軍事組織跟亞歷山大大帝時期比,反而有了很大的退步,主要是騎兵再次退居非常次要的地位,重步兵方陣的機動性更低,長矛也增加到7米長,必須雙手才能使用。這樣,一旦方陣隊形有所散亂而被敵人滲透,在近戰中舉著這麼長的矛根本沒有辦法自衛。這場戰爭開始,羅馬接連換了3位軍事上無能的執政官,遭到幾次敗仗,軍隊補給和士氣都出現問題。西元前168年,羅馬選舉老將保盧斯出任執政官,指揮前線戰事。保盧斯出身名門,作戰經驗豐富,和迦太基戰爭中的幾位羅馬名將都有密切關係:保盧斯的父親,是在第二次布匿戰爭著名的坎尼戰役中被漢尼拔擊敗陣亡的羅馬執政官,保盧斯本人是漢尼拔 的戰勝 者 ”阿非利加”西庇阿的親戚,他的兒子則是”費邊戰略”的創始人費邊的義子。保盧斯的羅馬軍團和柏修斯的馬其頓方陣之間爆發了決定性的皮德納會戰。

  當時雙方隔著一條很淺的河對峙,馬其頓在北羅馬在南,兵力大致相等,馬其頓稍多。一天早上羅馬軍去河邊取水的一匹馬跑過了河,追馬的羅馬士兵和同是取水的馬其頓士兵打起了前哨戰,柏修斯和保盧斯不約而同地決定順勢把它發展成一場主力決戰。戰役開始羅馬處於下風,保盧斯正在努力集結部佇列陣的時候,發現馬其頓軍已經渡過小河,列隊向羅馬軍團衝鋒了。我個人的看法,覺得馬其頓國王柏修斯應該對這場遭遇戰是早有準備的。因為這裏的地形是平原,適合馬其頓方陣作戰,應該是被選定的戰場。但是兩軍中間隔的小河對方陣的機動產生障礙,所以一定要設法,要麼引誘羅馬軍先過河,半渡擊之,要麼搶先在對方還沒列陣之前渡過河發起衝鋒。既然羅馬統帥不會上當在敵前渡河,那麼就要從第二條想辦法。所以我猜測馬其頓軍其實一直處於戒備狀態,準備找機會搶先徒涉。如果真的雙方都事先沒有準備,那麼雙方列陣的時間應該相差不大,即使羅馬稍慢,也絕不可能差那麼遠,等到對方全軍涉水過河發起衝鋒的時候還沒有擺好陣勢。

  當時羅馬軍團看到馬其頓方陣步兵長矛如林地猛衝過來,也不免膽寒,實際上在這種地帶,馬其頓的衝鋒是不可抵擋的。羅馬軍在頑強抵抗中後退,無意地,他們退過了這片平原,退上背後的山地。這時就顯現出馬其頓軍隊和統帥軍事能力與亞歷山大大帝時代的差距了--亞歷山大絕不會讓方陣步兵追上山地,而是會率領騎兵部隊立刻發起追擊,他在對波斯的歷次會戰中都是這樣作的。但是這時要麼是馬其頓已經沒有強大的騎兵了,要麼是柏修斯見不及此,要麼是他控制不住自己的部隊,總之馬其頓的方陣步兵追上山坡,在崎嶇的地形中隊形立時出現空洞。保盧斯見此機會,立即命令羅馬士兵反擊,不再保持隊形而是沖進敵人的方陣隊形裏近戰肉搏。方陣的優點完全發揮不出來,於是馬其頓全軍潰敗,被殺2萬人,被俘1萬1千人。

結語

  皮德納戰役標誌著羅馬軍團最終徹底戰勝了馬其頓方陣。我覺得其實應該說這兩種作戰體制各有優點,如何發揮還要看統帥的軍事藝術水準。第三次馬其頓戰爭以後,羅馬完全征服和控制了希臘世界,他們本身也漸漸被希臘文化同化。而羅馬軍團步兵的作戰體制,在此後70年經過馬略的軍事改革,在凱撒大帝手中,其威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一直在西方世界稱雄四百年。直到西元378年哥特人的重騎兵在阿德里安堡戰役中大敗羅馬軍團並擊斃了羅馬皇帝法倫斯。這一仗才真正標誌著軍團步兵的時代結束,隨後羅馬軍隊本身的主力也漸漸變成了使用弓箭和長矛的重騎兵。這和中國兩晉南北朝時代是基本同步的。從此騎兵在歐洲戰場上稱雄一千多年。

斜形戰術
集中兵力,是根據作戰意圖將分散配置或分散行動的部隊調集到指定地域,在主要作戰方向上形成優勢兵力的基本作戰原則,目的是爭取主動,以少勝多地殲滅敵人。今天,這個作戰原則已成為世界各國軍事理論的圭臬。
底比斯名將伊巴密濃達創立了“斜形戰鬥隊形”就是集中兵力原則的始端,其在世界軍事學術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恩格斯就此曾給予了高度評價:“伊巴密濃達第一個創立了直到今天仍然解決一切決戰的偉大的戰術原則:不要沿正面平分兵力,而把兵力集中在決定性地段進行主攻。”


空前絕後的傳奇:對羅馬軍事的思考
西方有一句諺語:“光榮的希臘,偉大的羅馬”。又說:“羅馬無敵”。如果細看歷史,會明白對於羅馬,這兩句話都不是過譽。自共和時代開始,羅馬軍隊在地中海世界進行了數不清的戰鬥,羅馬從第伯河畔小小的城邦,發展成西方世界無以倫比的巨大帝國,立國九百年以上羅馬帝國最盛時,其面積達173萬平方英里,人口達6000萬-7000萬,均居世界第一位)——這些都是羅馬軍隊一點一點打出來的。

羅馬的軍事威力並沒有使羅馬成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國家(如同歷史上其他強悍國家那樣),相反的,羅馬的文學、藝術、史學、最重要的是法學和建築學,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是後兩項成就,堪稱古代最高峰(黃謙現在學的民法,有很多內容脫胎於羅馬法的規定)。

那麼,羅馬軍事上無以倫比的成就的原因,是什麼呢?

最重要的是羅馬的公民權制度。
第二個原因是制度的威力
羅馬軍法的嚴明,也是舉世聞名的。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十一抽殺律”和“棍棒死刑”了。前者適用于集體潰逃的逃兵,強迫逃兵抽籤,每十張中有一張死簽。後者是執行死刑的一般程式。使士兵在營房到駐地出口處排成兩列,強迫受刑人在兩列士兵中走過,兩列士兵以棍棒拳腳毆擊,受刑人罕有不死者,即使不死,從此要過顛沛流離,沒有公民權的日子,比死只是好了一點點而已。

  羅馬的訓練是很嚴酷的。據說訓練時使用的武器重量都是實戰重量的兩倍。這樣到了戰時,人人都能應付自如。在馬略軍事改革的時候,據說由於訓練嚴酷,拉練的時候勞累而死的不乏其人。馬略改革之後的羅馬軍人,要服役十六年,其精銳程度,令人瞪目。

  嚴酷的軍法和訓練,必須跟公民權相匹配,才能發揮最大效力,否則將成為單純的暴政了。

羅馬稱雄的第三個原因,是其優越的攻防技術。

羅馬稱雄的第四個原因:是其軍隊的龐大數量。 在布匿戰爭時,羅馬最多時擁有40萬軍隊。到了內戰時期,軍團數多到六七十個,太平盛世時期,軍隊定額為36、7萬人。到了4世紀,軍隊居然達到了百萬。

羅馬稱雄的第五個原因,是由地產奴隸主為主體,大商人為輔助的國家政體的穩定性和遠見。

以上是羅馬軍事力量強大的內因,而羅馬軍事強大的外因如下:
1。優勢遞加效應。
2。它的對手的內部問題。
3。地中海使得羅馬軍隊後勤成本極低。
4。外族土地的吸引力。


==========================================
註1:尼祿(生於公元36 死於公元68年 公元53年~68年在位) 羅馬史上著名的暴君 但是他是讓羅馬成為藝術之都的人 同時士兵的裝備也在這時期變華麗

註2:五賢帝時代(公元69~235年) 五位皇帝為 捏爾瓦 圖拉真 哈德良 安東尼
馬可.奧勒留 附帶一提神鬼戰士的那位老皇帝就是馬可奧勒留 這時代號稱是羅馬最和平的時代

註3:三十潛主 公元235年 馬可.奧勒留去世後 因為他生前沒有指定下一位皇帝的人選 結果造成軍人登上帝王的寶座 但又被暗殺 根據歷史說明有26名軍人登上帝王的寶座而被暗殺 平均在為時間為23個月 到戴克里先上台才結束

========================
本文討論文班:
ejokeimg.pchome.com.tw/see-post.html?Flow_No=176813&cat=20&r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