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1 15:39:27RICHIE

國際中醫藥大學談話(淨空老法師講)

 




 

 

國際中醫藥大學談話
(2014年12月11日淨空法師講於香港潮州商會)

 

    尊敬的國際中醫藥大學各位董事,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大德:

    今天,承蒙貴大學「校董會」的邀請,讓我講幾句話,作為中醫藥的門外漢,我只能就個人的粗淺認識,表達對中醫藥的讚嘆與期望!

    中國傳統醫學,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沒有文字的遠古時代,已經發源,是現今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的傳統醫學系統。在數千年的積澱和發展的過程當中,經過無數醫家反复臨證實踐,證實實際有效而被記載流傳下來的獨特治療方法和診療經驗,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人民的醫療保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傳統醫學也為世界醫學發展史,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中國文明的承傳,要依靠民族文化的複興來實現。傳統醫學的振興和弘揚,至關重要,是一件大事,不可等閒視之。文化是民族之靈魂,教育是文化之生機,要遵循「教學為先」的原則,以傳統醫學古籍原著為理論研究的基礎,嚴守先聖之道,心存利世濟人,能從此深造,乃民族復興之大幸。

    古人「嘗百草」以療民疾而醫道立矣。所以,醫道是以濟世救人為初衷,以尊重生命為原則建立的。藥王孫思邈曾說過,「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先發大慈惻隱之心」這一句就是大乘佛法所說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大慈是慈愛眾生給予快樂,惻隱是以眾生之苦為自己之苦的同體大悲。這種大慈大悲之心,是佛法修行和醫道的根基。不論是修行者,究竟圓滿成佛,還是行醫者,深達發揮醫道精髓,都需要具有大慈悲心作為學習的基礎。「誓願普度含靈之苦」,這和大乘佛法中四弘誓願第一願「一切眾生誓願度」完全一樣。

    佛法和醫道一樣,發願為先,發願要關懷愛護眾生,全心全意幫助他們,這種大慈大悲普度含靈之心,就是大乘佛法中的菩薩心,真正能救苦救難,利益眾生,功德如海。可見古人之所以成為藥王、醫聖,不是因為先學習了多少知識,而是首先發起了平等救世濟苦、安樂眾生的誓願,再將這種偉大的誓願真正落實在學習和生活中,踐行一生不改初衷,成就千古偉業,造福人類。佛法的修行過程,其核心也是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就菩薩道不退。以這種學習動機,端正、目標正確、身心兼修為入醫道和佛道,必然修學過程。

    中國傳統醫學千百年來遵循了醫道建立的初衷、原則和根本,歷盡變革、承傳至今而不衰。傳統醫學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歷代醫家形成了優秀的醫德,所以稱醫乃仁術,而醫德成就了這種仁術。醫德的核心就是「仁心」,所謂仁者愛人,這種仁愛之心,是人人本具的良知。存仁心是醫者進德修業的基礎,故有「人命至要,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

    精湛的醫術是建立在珍貴的醫德基礎上,存心仁愛、重視生命是優秀醫德的原點。古人言。「無恆德者,不可以作醫」。仁德是一切功德之本,以仁心長養醫德,無上醫道之樹才能堅固,所以醫術枝幹才能結出碩果。中國傳統醫學的偉大之處,不僅僅在於智慧、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診療方法,更是融合了無數醫家優良醫德的人性光輝後,捍衛了醫道的尊嚴,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古人以這種大慈大悲,仁愛之心,激發了智慧的源泉。從而體會到了人與天地萬物一體的宇宙人生真相。

    傳統醫學的理論基礎,就是這種陰陽五行,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這種自然界的宏觀整體和人體微觀、個體之間,相互感應,互為映照的現象形成了傳統醫學洞達本原的至理,依本原至理,又形成了獨特的辨證論治療法。佛法言,「如海一滴,具百川味」,可以用來闡述傳統醫學的天人相應的整體觀。法爾自然,故一法含一切法,一切法入一法中。一滴海水含百川之味,百川之味在一滴海水中顯現,人體映射整個宇宙現象,整個宇宙又是萬物的真實寫照,同時具足,互融互攝,圓滿顯現。

    佛法和傳統醫學,所依體性是一,這種一切萬法所具有的相同體性好比水,水是一法,一切眾生的疾病苦患是多法,此一法,能同時相應於一一眾生之意,使得眾生各得其所。萬病皆依此陰陽五行,一體至理而得相應治療,這就是諸法實相,宇宙萬法的真相,也是傳統醫學的真理精髓,要妙之義。

    古代醫家言,「醫法圓通,機圓法活」,因為萬法一體,周遍虛空,所以體性圓融,妙用無礙通達,萬變不離萬法一體的宗旨,而又能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絕非千篇一律施行辯證論治,這樣無懈可擊的醫學理論和方法,是真正遵循宇宙一切萬物自然的規律而建立,以順應自然,尊重生命從而得到的寶貴文化財富,絕對不會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消融。這是每一位炎黃子孫和傳統醫學實踐行者應當具有的堅定自信心。

    傳統醫學是聖法,其至理圓融,故而能無往不治,惠及萬代。但祗有才德兼備的醫者才能光闡聖學,利益群萌,這也是現代人繼承和發揚傳統醫學的方向,即以德為本,以仁為心,以醫濟世。這一切的實現都要靠「教學為先」的教育力量來使得傳統醫學的理論和道德精髓得以普世。

    在傳統醫學的教學過程中,有三樁事情最為重要: 那就是醫德、醫律和醫術的培養和學習。醫德,除以仁心為核心價值觀之外,更要注重醫患關係和同行關係。在這些關係的處理上,古人為後人做出了最好的典範。唐代藥王孫思邈提出,「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冤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這種冤親平等的心量,一視同仁的平等心,是大乘佛法菩薩行的詮釋。這種心地能化解醫患矛盾,利人利己,是從醫者所必須具備的發心。

    在對待同行之間關係上的,孫思邈認為「夫為醫之法,不得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詆毀諸醫」。自古以來同行相嫉,但是如同傳統醫學的整體論,真正的醫學踐行者,是要把這種一切萬法為一體的至理應用到工作和生活當中,既然是一體,自己和患者、同行皆是一體,尤其是同行之間的關係,關乎整個傳統醫學能否和諧發展的關鍵,若僅僅看自私自利的小問題,那首先連醫道的大門都沒入,醫道的至理精髓不能深諳,論繼承和弘揚都是空談而已。

    佛法的興衰也是一樣,古德講「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和諧內心,和諧相處,才能帶來整個傳統醫學的興盛,進而促進傳統文化的振興,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言醫律唯一「誠」字,如先人肺腑之言,「古人閉戶塞牗,系之病者,速問其情,以從其意,誠以得其歡心,則問者不覺煩,病者不覺厭,庶可詳求本末,而治無誤也。」古人對待病人,凡問病情,絕不草草問過,而是觀察細微,詢問耐心,細細體察,這種真誠心成就了傳統醫學史上無數先驅大聖。

    「教學為先」,在醫術的學習中,必須依據先賢的古籍論著為理論基礎,以古人的經驗為實踐的輔佐,最重要的是學習古人以人為本,仁心至德,博施濟眾,重義輕利,貧富雖殊,施藥無二的真誠、清淨、平等之心。德心仁厚才能成就聖學大業,治病要找到病源,才能根本治愈。傳統醫學明顯優於現代醫學的原因,就在於能直達本原,探及究竟,如同射矢諸正鵠,醫之正宗在此,正中箭靶中心,而且能防患於未然。對於疾病的預防調養,於未發時,並以圓融靈活的方法,對治百病,彌補了現代醫學,對於精神領域的疾病和慢性病以及癌症治療上的缺憾。

    國際中醫藥大學的成立,正是契合民族文化復興的大好時機。能以教學為先,培養真正才德兼備的優秀傳統醫學人才,乃中國傳統文化的福音,世界醫學發展的福音。自古舉凡名醫,無不是歷經艱難的求學歷程,始終保持慈悲濟世之心,堅定不移,以大公無私、救死扶傷為求學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務為指導方向,才最終完成了繼承和發揚傳統醫學的使命,將醫德的自覺性和繼承性發揮到極處,造福全人類,成為軒岐之功臣,醫林之楷模,以盡平等普救含靈之苦的大孝之心,最後祝福國際中醫藥大學,以培養優秀傳統醫學人才為己任,發揮傳統醫學之仁心仁術,濟世救人的精神,讓傳統醫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新的輝煌,輔助習主席,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謝謝大家!

 

◎本篇視頻請點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1-e8PSz_hc&featur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