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14 10:12:08Claudia

王力宏的交響樂之夜

 

作者:樂評人司馬勤(KenSmith)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譯者/何黎

2009-01-14

 

10 多年來,香港管弦樂團(Hong Kong Philharmonic Orchestra)一直在不那麼正式的場合下為當地流行歌手伴奏,儘管可以說,以前從未有哪一個表演者會在一組流行歌曲之後,突然取出一把小提琴,演奏一段協奏曲;或跑步穿過觀眾席來到合唱席,在管風琴上疾速演奏一段輕快的托卡塔曲,作為一章的結尾;或接過指揮棒,指揮樂隊演奏一段哈恰圖良 (Khachaturian)的作品來結束演出。

 

不過,各種文化中鮮有哪位流行藝術家與王力宏十分相像。這位在美國出生的臺灣創作歌手通曉多種樂器,還會偶爾出演電影(最著名的則是李安 (Ang Lee)導演的《色,戒》(Lust, Caution)中的演出)。10多年的不斷創新後,他仍是大中華區最具票房號召力的藝人之一。

 

儘管較其自創的中文說唱和藍調混合爵士樂而言,王力宏無疑更多地表演了慢歌,但正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交錯衝擊,造就了這個夜晚。且不談不同表演風格表面上的差異,王力宏在演奏維尼亞夫斯基(Wieniawski)第二小提琴協奏曲時表現出的抒情詩調,與他演唱民謠時別無兩樣。演出以王力宏指揮伯恩斯坦(Bernstein)為《西區故事》(West Side Story)創作的曼波舞曲(Mambo)作為開場(隨後他才優雅地將指揮棒交給當晚真正的指揮傑拉德‧薩隆加(Gerald Salonga))。王力宏指揮時所傾注的激情,節奏動力根源與他的中文說唱樂一脈相承。但王力宏在演播廳裏精心維繫的平衡令人難以捉摸,而當他重新回到舞臺,奏起曼波的反復部分作為返場曲目時,節奏的力量被極大地放大了。

 

交響樂團形式相當自由的節目設計無疑是意在襯托王力宏的才華,而事實上,他也的確常常看上去像一個孩子在玩一個巨大的沙盤。很難想出還會有哪個更友善的主辦方,或哪一位流行歌手站在一個管弦樂團面前會表現的更從容不迫。無論是從交響音樂會,還是從盡善盡美的流行樂演出的標準來看,當晚都是與王力宏和他絕大多數密友的一次相對親密合作。

 

但很快,這種優雅就不再成為一種資本。在音樂需要一點努力之際,王力宏依然有些過於輕鬆地做到了這一切。


★原文連結: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laudialiu/3/1311673746/20081231120104

四葉草 2010-04-21 08:34:06

是台長親自翻譯的嗎?翻譯的很好呀!

版主回應
@_@ 奇怪怎麼漏掉了...不好意思ne~
譯者是何黎
我已經很久沒翻力宏的新聞了 >_<
2010-04-21 0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