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松社區大學【美•感•土• 川---鐵皮醫術藝術工作坊】
來到香山故事館參加竹松社大彭雅琪老師主持的【美•感•土• 川---鐵皮醫術藝術工作坊】。
此次活動新鮮有趣,是將軟性磁鐵布(同黏貼於冰箱外的冰箱貼一樣素材)剪下圖案後,再貼於鐵皮屋外牆構成一整體的意象圖案。
這樣一來可快速進行,免除油漆外牆高空作業的危險,二來以後想要再更新別種圖案,則是手到擒來替換容易。
(很有意思的事情是,香山故事館裡邊保留著的老家具上邊,也有用此相類似的技術,將事先雕好的花鳥圖案給貼黏於門櫃上頭,與磁鐵布的鐵皮醫術根本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啊)
彭老師事備課課做得相當徹底到位,除了介紹在地新竹的景觀特色外,她並採用本地畫家所繪的家鄉景色為藍本。
李澤藩老師的客雅溪口琴橋,溪底放牧的牛隻,加上潺潺流水河岸兩旁的景色,大家了解並討論後,將彭老師的構圖給描出輪廓,再轉移至磁鐵布上,學員分組埋頭進行。
為加深大家對李澤藩畫家的認識,老師特地安排前往新竹市武昌街與林森路口的李澤藩美術館,加深認識畫家生前畫的一系列,有關於水景與地景的圖畫作品。彭老師用心良苦啊!
記得新竹詩社前理事長蔡瑤瓊老師提過,早年她讀新竹師專時,學校並無浴室更無燒開水給學生們洗澡,大家都到附近的客雅溪洗洗刷刷。女同學在上游,男同學往下游,克勤克儉,刻苦銘心,回憶起來她說酸甜有趣?
還有,此地以前有個「隙溪吐墨」的奇妙景色。
說的是閩南語客雅溪舊名” 隙仔溪”的此處,即李澤藩畫家畫的口琴橋(今已改為大圓筒涵管)再上邊一點,有一叫做「烏崩坎」的土崖(由泥土、沙石等鬆散物質構成的山崖或坡地),土坎的底部為黑色的黏土層,長年累月受到溪水的沖刷,好似墨汁一樣流著出來,所以稱作「隙溪吐墨」這好像是新竹幾景的當中一景。
延伸閱讀: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arawayseed711/post/1379756346
新竹市汀甫圳
以前這附近有一個新竹大家族的墳墓,聽說是一風水寶地的螃蟹穴,後代將此是給遷往他處了。明湖路往上再走一些有一「御史崎」的老地名,意即牛車走到這裡,車夫鞭打拉重物上坡慢吞吞的牛隻,使得牛拉下大便於道上得有「牛屎崎」之名轉變為「御史崎」。(閩南語的”崎” kiā為斜坡、陡峭之地)
很是湊巧的事情,彭老師發到我手上介紹李澤藩的某本書上,居然出現他與二哥同志社校友李澤祁同母親的家族合照相片。攝於一九一四年,小學一年級的李澤藩(右一)與母親、哥哥李澤祁(左一)、弟弟李澤潢(右二),妹李璧如(左二,2008年9月6日印刊的李氏族譜暨通訊錄,上載的是”李璧”,于歸之先生章榮基醫師亦為同志社的校友)合照。
延伸閱讀: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arawayseed711/post/1380801789
病房
除了李澤藩老師的圖畫外,赤牛(tshiah-gû,黃牛的閩南語稱呼)與水牛的這兩頭大牛,彭老師採用嘉義出身的知名畫家林玉山,入選台展的圖畫作品。嘿、嘿、嘿,那不是前次去嘉義慈龍寺看的濕壁畫的畫家嗎?林玉山擅長畫動物,造詣高得不得了,因而獲得台展三少年的美譽。
延伸閱讀: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arawayseed711/post/1381981742
嘉義市慈龍寺林玉山壁畫
彭老師精心繪製的底稿,加上學員們發揮的小小巧思創意,整體的鐵皮醫術藝術已具雛形。等待的是下次大家上陣,再來貼貼修修剪剪囉。
謝謝香山故事館多位的老大哥老大姊,深怕學員們”著痧” (tio̍h-sua,中暑)給大家準備仙草、綠豆湯、黑松沙士,解渴解暑,真是太謝謝你們了。
最後一堂課的結業式,學員一起來做草仔粿(tsháu-á-kué)。這草仔粿是一個統稱,泛指所有以青草製作的綠色粿,至於鼠麴粿(tshí-khak-kué)是什麼呢?特指是以鼠麴草製作的草仔粿。換句話說,鼠麴粿可是草仔粿裡面的一種。
糯米製成的草仔粿,外皮以「粿粞」(kué-tshè)加入艾草揉成,內包乾蘿蔔絲等,以手塑形成手掌大小中間豎起一道如脊樑,外墊黃槿葉或月桃葉、紙張等,再以蒸籠蒸熟(聽老大姐蒸兩次共15到20分鐘)。
任務分組,內行的炒蘿蔔絲加肉絲,外行的跟著一位老大哥去看機器「撋粿粞」(nuá kué-tshè)等到揉得差不多了,加上些許的油、糖、好些的艾草。逐家若像咧綴路的款(ta̍k-ke ná-tshiūnn teh tuè-lōoê khuán),工作全落在老大哥的身上。
在此是看到一副「連年富貴富連年,平安自在自平安」這樣的楹聯,下次遇到大甲的連富兄,唸給他聽再燦嘴一下。出門走走,不外多看多聽多問,增廣見聞才有意義。
另我還發現到屋主有一輛幸福牌的古董腳踏車,幸福牌是資生堂李家以前做的買賣,除外,台灣另有伍順牌腳踏車是表哥的老丈人(雲林人簡五朝所創,未曾想當年在美商銀上班坐櫃台的女婿,居然能做到彰銀、台新金控的董事長)、大東飛虎牌(大陸撤來台灣的品牌)、自由、福鹿等。不過地頭蛇敵不過猛龍過江,都被進口批發商的幸福、伍聯牌給打敗了;至於捷安特、美利達那又是後話了。家裡以前也有同品牌的此款車,聽老媽說是老爸做保險時送的,始終他都沒騎一直擺著,等搬至頭份課後自己偶而騎著四處轉轉,舉家遷來新竹母親將”武車”的這賣給收破爛的。看到這,懷念啊!
以往小時候住清水,阿嬤都將最好的東西拿給神佛、祖先當供品、祭品,直等到隔天或過幾天後才拿去「餾閣再溜」(liū koh-tsài liū)新鮮都變不新鮮了才給孫子們吃,印象中對這什麼紅龜粿、草仔粿…紅柿、釋迦都沒啥好印象!光知道「會發的做糕,袂發的做粿」這麼一句話!
要沒有香山故事館老大哥、老大姊的全心投入協助,這草仔粿(tsháu-á-kué)可能無法順利出籠不是? 好吃,好吃,剛出籠的連嗑兩個!
竹松社大除給香山故事館的老大哥準備生日蛋糕外,有食閣有掠(Ū tsia̍h koh ū lia̍h),也給結業的學員準備彭老師外婆家「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Tíng-káng ū miâ-siann, ē-káng siōng tshut-miâ)的豐谷油飯。收穫滿滿,太讚了啦!等下次再開班可別忘了通知呦?
上一篇:台北車站與中山地下街散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