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裡的螺鈿傢俱
臉書這幾天,常跳出某出版社銷售藝術作家套書的作品問卷調查,主以膠彩畫大師陳進先生畫的兩位仕女,一彈月琴、一吹奏笛的《合奏》為畫面,定睛一看再仔細瞧瞧,怪!怪!怪怪!她們兩位坐著的不就是螺鈿長椅嗎?
查了該膠彩畫的資料是,陳先生(老師)完成於1934年,上頭有著螺鈿此様的椅子,若不是由中國大陸進口可能就在台製造的?
會將螺鈿長椅給畫入裡頭想必絕非憑空想像,新竹香山出身的她,家庭富裕,深有底蘊,不僅只此有螺鈿傢俱,在她的其它一些畫作裡亦也出現!
那時,台灣已有著此項螺鈿工藝製作的話,則要比之後的民國40幾年(1954年),浙江東陽人(東陽素以木雕聞名)陳志升經香港輾轉來台,再落戶新竹從事此工藝並開班授徒,起碼早了20年有餘!
根據新竹市螺鈿製作耆老張茂森先生的訪問,他是在民國40幾年時先向楊漢欽先生學習木工藝的,20多歲時他與弟弟張茂欽,才又再向這一批香港來的師傅學習螺鈿工藝。
民國80幾年,新竹市東大路近南寮的富美宮旁,有一製作螺鈿工藝的工作坊。留日期間好些學生受日人渕上政夫老先生的照顧,返台後組一留日玄南會(取其所經營之學生寮「玄南所」的寮名),會友們委託我找個像樣的禮物。於是就地取材找上螺鈿這樣的匾額,曾作一感謝狀於渕上老先生訪台時贈送給他。
(日本的螺鈿工藝,走入一般生活日常化相當之普遍,可我們仍還在八仙椅和塑膠椅之間做選擇!日本同志社校友Sawako Kojima的螺鈿作品)
新竹實屬螺鈿工藝之鄉,木器製作後在人工成本上漲下紛紛遷至中國大陸,但與傢俱相搭配的螺鈿工藝,卻有多位師父轉換跑道,成功投向漆藝搭配螺鈿的藝術品創作,比如彭坤炎、陳振芳等多位大師。
前不久世貿的禮品展會上,曾為台灣創意珠寶設計師協會的彭秘書長,將學習此螺鈿工藝的作品展示並銷售,看到了這可真高興!希望以後,螺鈿能走入最為一般平常的生活裡頭,一塊小杯墊、一張小茶几、一個小胸針…都能見到這樣蹤影?
(彭秘書長的公子宗諺先生的作品)
延伸閱讀: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arawayseed711/post/1323232047
螺鈿名片盒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arawayseed711/post/1323325572
沉雕與浮雕VS.厚螺鈿與薄螺鈿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arawayseed711/post/1381800345
風靡歐洲的日本「南蠻漆器」
上一篇: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