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銀樓業的親戚網絡(Ⅰ)
前篇在「產業鏈形成的產業聚落」裡提到「學長拉學弟,姊夫帶內弟」的兩個例子,他們都特別感謝恩情人的牽成。當初要沒姊夫的扶挺,現今也不會踏入此一行業,再說若沒操持金工的工廠會以何種事業謀生,一時間可能也答不上來。
(日據時期新竹市內少有的金鋪。根據竹東金寶山銀樓老老闆陳達麟口述,包括桃園、新竹、苗栗構成的「新竹州」也僅才7家而已)
「食頭路無閒一个人,做生理無閒一家人」(Tsia̍h-thâu-lōo bô-îng tsi̍t ê lâng,tsò-sing-lí bô-îng tsi̍t ke lâng)是買賣人朗朗上口的一句話。店主夫婦若是自顧不暇欠缺店員、學徒這樣的人手「攀親道故」於經營發展的道路上,絕對是很自然的事情。甚至為要壯大自己的隊伍「內舉不失親」尤其百年前仍為移民社會的台灣島上,更不乏先例。
特別是黃金、珠寶這種「細軟」的東西,主僕之間若無牢靠的信任,根本建構不出磐石般的關係,所以「牽親引戚」在本業是最常也最普遍的一種現象。男婚女嫁,好比就從一條縱貫公路發展出一條橫貫公路,譜出這般的國道。接著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省道、縣道,甚至青出於藍卻勝於藍的高速公路,一飛沖天的空陸、乘風破浪的海陸,經營金銀珠寶加工、成品進出口貿易,或者學藝不精、時運不濟、經營不善,冰出於水卻寒於水禍及主家,也是有的。
(民國50幾年,新竹東前街尚未構成所謂的「銀樓街」那時僅只幾家的銀樓,等到東門街與中央路間的東前街上百貨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接著東門市場改建。此條街前有市場、東瀛福地,後有百貨行、公園早夜市,各銀樓與日俱增,遂成了名符其實冒著熱氣騰騰的銀樓街。)
錯綜複雜的黃金珠寶人際網絡,按此一句台灣俗語「菜瓜藤、肉荳鬚」還不夠形容新竹廖家與林家的攀延力,若稱呼它為「竹根,榕仔根,蕃薯藤」深遠而堅強,做為此業之觀察要更貼切許多。
延伸閱讀: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arawayseed711/post/1381027164
產業鏈形成的產業聚落
(民國44年,台灣新竹市東前街底的水果小販背景之金玉美銀樓,在新竹市東前街72號,營業中當時的銀樓竟然可以買賣股票、債券…甚至貼現、匯兌。而早先的金玉美並不在此,先是在斜對面即今日土地銀行邊由盧等此人在經營,盧氏的孩子後來轉讓給陳姓人士於此另設。)
上一篇:金銀細工祖師爺---胡靖先師
下一篇:李再興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