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2 02:11:27藻荇交橫

隨筆散記──張鐵志談「極權體制」與「歐威爾」

極權體制的特徵:

1. 控制人民的言行。

2. 使人民信仰領袖。

3. 逼人民服從政府。

4. 從教育洗腦人民。

5. 害怕人民有個性。

6. 阻止思想的自由。

7. 改造人民的道德。

8. 限制人民的欲望。

9. 教人民仇恨敵人。

10. 代表人物:希特勒、史達林、蔣介石、蔣經國、金正恩。

────────────────────

喬治‧歐威爾出生於印度,

在英國就讀貴族學校時,

認識到寄宿學校的階級制度、

鞭子教育等極權主義特質。

也因為不是權貴,而飽受歧視。

────────────────────

之後曾在巴黎當洗碗工,在倫敦流浪。

上層社會的貴族口音,

讓他無法真正被底層社會接納,

但認識了社會不公平下的生活壓力。

────────────────────

西班牙內戰時,

他以一句

「這法西斯主義(極右派)總得有人制止它!」

而參加戰爭,同時參加的還有海明威。

這讓人想起電影《貝爾武夫〉、《海克力士》,

以及現實中的傭兵制度,

似乎西方固有這種替人打仗的傳統。

這在台灣很不可思議,

比方:我們不太可能志願當兵,

去幫北韓推翻金正恩或替圖博、

東土耳其斯坦抵抗中共。

────────────────────

戰爭期間,他屬於馬克思主義中的托洛斯基派。

該派主張在蘇聯實現民主,

因此後來遭到史達林肅清。

────────────────────

他的名言:「誰控制過去就控制未來,

誰控制現在就控制過去。」

這是講極權主義如何竄改歷史進行洗腦,

卻讓我想起《柏楊版資治通鑑》,

透過重寫歷史,

批判了兩蔣與國民黨的極權、腐敗等等。

────────────────────

他的《緬甸歲月》、《動物農莊》、《一九八四》,

可說是許多國家的寓言,也是預言。

與終於慢慢民主化的緬甸之關係,

可參見《在緬甸尋找歐威爾》一書。

────────────────────

很少小說家的名字,可以成為形容詞。

所謂的「歐威爾式」

是指無孔不入的監視與控制。

而「卡夫卡式」,

就是陷入莫名其妙的「超展開」,

必須「絕招盡展」。

要體會這兩個詞,

可以看《一九八四》跟《審判》、《變形記》等小說。

────────────────────

解釋名詞:「麥卡錫主義」、「蘇東波」──懶得寫了。

────────────────────

歐威爾在〈我為什麼寫作〉一文中,

提到的其中一個理由是,

為了決心過自己的生活到底。

跟現在作為一種職業選擇的「小確幸」很像,

就是實現自我。

────────────────────

延伸書單:楚門‧柯波帝(Truman Capote)

《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

《冷血》(In Cold Blood)。

────────────────────

「民主」的特質:

1. 投票是基本的。

2. 必須公民參與才有品質。

3. 政府透明,使人民有知情權。

4. 要有對話,例如:公民與媒體、政府之間。

5. 行政、立法、司法之間的制衡──國父是講「五權分立」。

6. 爛人執政也不會爛到哪去,天才執政也不會好到哪去。

────────────────────

台灣的新聞媒體有兩種──

一種是好笑的,專罵對手陣營;

一種是可笑的,專捧自己陣營。

基本上都是有立場,且不客觀。

只有公民意識抬頭, 才能迫使他們平衡報導。

────────────────────

歐威爾是個反極權的左派,

也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民主派。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