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何謂「七情六慾」?為何要戒「七情六慾」?
學佛釋疑(三)第85集~由 正元老師開示:何謂「七情六慾」?為何要戒「七情六慾」?
學佛釋疑(三)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今天我們要探討的問題是:「何謂七情六慾?為何要戒七情六慾?」
「七情六慾」,或者是把慾字下面的心拿掉,而說為「七情六欲」。這一般是用來泛指人的各種感情和慾望,但其實這並不是佛法中的用語,在傳統的佛法裡面,只有六情五欲的說法,而不是說七情六欲。我們就先由佛法中的六情五欲來探討,然後再來說明七情六欲的部分。
在佛法裡面,六情其實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只是六情是比較早期的翻譯用詞,後來就都翻譯成為六根了,例如在《大智度論》中有說:「六情、六塵和合,故生六識。」(《大智度論》卷68)這裡很明顯的是在說六根和六塵相觸而出生了六識,所以可見得在這裡的六情指的就是六根。那什麼又是五欲呢?在佛法裡面,五欲有兩種說法,較為廣泛而全面的說法,指的是眾生的眼、耳、鼻、舌、身等五種感覺器官,所接收到的色、聲、香、味、觸等這五塵境界;而這一切有情眾生所見到的五塵境界,其實並不是色身之外的五塵境,而是由五扶塵根攝取了外五塵的訊號,透過神經傳導到五勝義根大腦中,而由如來藏把這些電化學訊號,轉變成為好像身外的五塵境一般,其實都只不過是像鏡子所顯出的種種影像罷了。這五塵境界,本身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因為有情眾生的如來藏心中,含藏有許許多多的貪、瞋、無明等等的煩惱種子;也因為過去曾經把這些境界不同的韻味,熏習到如來藏心中去了,所以當這些色、聲、香、味、觸等影像出現的時候,相應的貪、瞋心行就又重新出現了。有句諺語說「色不迷人,人自迷。」所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一切有情眾生的根本,同樣都是本不生滅、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性的第八識如來藏。但是因為這個本來清淨心中,同時又含藏著無始無明以及一念無明,使得眾生不明了自己有這樣的本覺心,因此而不覺心動,而由本心如來藏出生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然後這個本心如來藏,又依著外塵境而變現出六塵境界相;又同時變現出能見境界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心,來了別這六塵境界;在了別了境界相之後,則又產生了貪愛或是瞋恚心,然後又以為這些虛妄變現的境界是真實的,所以對於這些覺受就相應不斷,並且在心中堅固地執著這些境界而不肯捨棄;因此就產生了種種的欲念以及煩惱,然後就生起了種種的身口意行,造作諸種的善惡業;之後又因為所造作的這些業種而成就異熟果報,因此在三界六道中不斷地輪轉生死,遭受種種的苦果。除非到有一天,能夠依止三寶修學,而且明心見性之後,才能夠如實現觀到這些境界都是虛妄不實的;而這一切問題的根源推究起來,就是因為凡夫的心中有無始無明以及一念無明的緣故。而在有情眾生覺悟這個道理之前,大多不會覺得自己依因緣所生的六識心是虛妄不實的;也不會覺得自己所追求的五欲六塵境界,只是虛妄不實的影像;所以就會覺得人生在世就是要寶愛自己,能夠了別境界的六根、六情以及六識心,把握短暫的人生,盡情地享受五欲之樂,這樣才算是不虛此生而了無遺憾。像是最近很流行講究美食,以及種種奢華的享受,就是這樣的心態,而完全沒想到像這樣追求五欲之樂,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卷17之中,就用了許多的譬喻來形容眾生追求五欲的愚癡以及危害。這段經文的大意是說:這真是悲哀啊!眾生經常被色、聲、香、味、觸等五欲所苦惱,但是還是不停地去追求;而得到這五欲之後,苦惱反而更為嚴重,就好像用火去燒烤身上的疥瘡一樣痛苦。去追求五欲,對自身沒有絲毫的益處,就像狗兒總愛咬著沒肉的骨頭一樣;去追求五欲,會增加彼此之間的爭執,就像是群鷹在爭食一塊肉,而彼此之間互相攻擊;去追求五欲,就像是執持著火把逆風而行,最後一定會燒到自己的;去追求五欲,就像是用腳去踩毒蛇,一定會被牠反咬傷害的。五欲本來是虛妄不實的,就像是夢中得到的東西,在醒來之後也就消失不見了;五欲是不長久的,只像是向人借用片刻,很快就要歸還了,但是世間人卻被虛妄不實的五欲所迷惑。因為貪愛而不斷地追求五欲境界,一直到死都還不肯捨棄;還因為不斷飢渴的追求,造作了無量的惡業,而使得自己在未來世,必定免不了要去受無量的苦果啊!
為了要防止五欲的危害,所以 佛陀就會教導弟子們,應該要向內收攝自己的六根,不要隨意向外攀緣五欲境界。在《法句譬喻經》當中,佛陀就說了一個偈語,來提醒大家應該要「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法句經》卷1)關於藏六如龜,在佛世時,有這麼一個典故:是說有一位比丘,他獨自一人在樹林中靜坐修行,希望能夠在道業上有所實證。不過這位比丘,心中的欲望卻很浮動,總是隨著色、聲、香、味、觸等等的境界而起伏不定,像是每天托缽所得到的飲食的好壞,還是天氣的變化,都會讓他的心情受到影響,有時歡喜、有時憂愁,始終沒有辦法安定下來。這位比丘就像這樣子修行了十二年,始終都沒有辦法得道,他心裡就開始想說:「為什麼我用功了這麼多年,依然還是一個凡夫呢?」有一天,佛陀感應到這位比丘得度的因緣已經成熟了,於是就變化成一位沙門,來到這位比丘所居住的樹林,和他一起修道。有一天,他們一同看見有一隻烏龜從河裡爬上岸來,這時候又來了一隻饑餓的狐狸在尋找食物,狐狸一看見烏龜張口就咬,而烏龜為了保命,立刻就把頭尾以及四肢收到龜殼裡去了,狐狸努力了半天還是沒有辦法吃到烏龜,就只好悻悻然地離開了,烏龜等到狐狸走遠了,就把頭尾四肢伸了出來,悠哉地爬回河裡去了。佛陀這時就對比丘說:「你看世間人,還比不上這隻烏龜呢!當烏龜遇到危難的時候,還知道要收頭尾四肢。可是大部分的世間人,卻完全不知道無常鬼就在身邊窺視著,隨時準備要奪取自己的生命,卻還不斷恣情地放縱自己的六根,追逐外在的五欲六塵,造作種種惡業,而使得煩惱魔、死魔等有機可乘;因此就不斷地隨著業力的牽引,在六道中輪轉,無止盡地遭受百千萬種的苦難,而沒有休止的一天。」佛陀接著就說了這首偈語來勸告比丘,要「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這位比丘聽聞了 世尊所開示的這個偈語之後,忽然間心開意解,他就斷除了對世間五欲貪求的心念,而專注地用功修行,因此在不久之後就證得了阿羅漢果。
其實不僅僅是二乘解脫道,要「收攝六根,防意如城。」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行,也同樣是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譬如《大寶積經》中,有經文說:「是菩薩能攝護身口意業及六情根,常起善業。」(《大寶積經》卷94)只是菩薩的智慧較為深利,不但能夠看穿六根以及五欲的虛妄不實,明了一切有為法都有如夢幻泡影一般;並且知道六根、六識以及六塵,都是由本心如來藏所生,與如來藏平等平等。所以並不會像二乘人那麼畏懼面對五欲六塵,也不會在五欲六塵的境界上來用心,而是在猶如夢幻的境界中行菩薩行、作夢中佛事,攝受眾生同向佛道。
前面說明的色、聲、香、味、觸等五欲,是最為廣泛而完整的說法,因為函蓋了五官所接觸到的所有境界;但是五欲,另外還有一種通俗的說法,就是指財、色、名、食、睡等這五種粗重的貪欲。所謂財欲,就是指貪愛世間的資財,甚至為了追求財物,殺、盜、淫、妄等等的大惡事都做得出來;或者是慳吝而不肯布施,因此而下墮到三惡道中受苦,這就是財欲。所謂色欲主要是指對男女色的年輕俊俏、美貌身材,或是嬌媚韻味等等的貪愛。像是在佛世時,佛陀的小弟難陀,他雖然出家了,但是因為他心中,一直牽掛思念著家中端莊美麗的妻子——孫陀利,所以他完全沒辦法靜下心來修行,後來是靠著 佛陀的方便施設,他才完全放下對美色的貪愛,專心的修行,而在短短的七天內就證得了阿羅漢的果位;從這個典故,我們就可以瞭解,色欲對修行解脫的障礙。第三種是名欲,是指對世間名聲以及面子的貪愛,也就是喜歡自己的名聲廣傳,或是想要名垂千古,這是一種屬於喜歡沽名釣譽的欲望。第四種是食欲,就是指貪愛飲食色、香、味的欲望,像有些人希望吃到各地方名貴的食物,例如魚翅、鮑魚、鵝肝醬、魚子醬等等;另外還有些人是天上地下的所有珍禽異獸無所不吃,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造作了無數的殺業。第五種是睡眠欲,睡眠應該是有正常的規律和時數,休息到精神足夠了就好;但是如果是因為心性懶散,沒事就貪愛睡眠而沒有厭足,那就是睡眠欲了。如果是很貪愛這財、色、名、食、睡這些粗重的欲界五欲,那麼可以說和修行之路是完全相背離的,別說要出三界,就連欲界都出離不了了,所以一定要想辦法克制這些欲界粗重的五欲,才有可能走上修行之路的。
而一般世間所說的六欲,則是把前面所說的色、聲、香、味、觸等五欲,再加上意識相應的意境法塵的欲望,來合稱為六欲。這也是因為後代的眾生,隨著時代的演變,不再像佛世正法時期那麼專注於內攝修定;反而是心性浮動,很喜愛思考,想像各種法塵境界的差別相,在修行的時候,同樣也經常貪著於定境法塵等的意識境界,但是這樣卻離本心越來越遠,煩惱反而越來越多。所以在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之外,再加上對法塵的欲望,這也是有道理的。
那什麼又是七情呢?一般性的說法是指喜、怒、哀、懼、愛、惡、欲等這七種情感或者情緒。這些都是由於外在境界的刺激,或者是內在的身心狀況,所引起的一些情緒。另外在中醫醫學上,則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這七種情緒,因為這些情緒常會和身內的五臟六腑的傷病互為因果,譬如說如果經常發怒的話,那麼就會傷到肝臟;反過來說如果肝臟生病了,也同樣會讓一個人經常發怒。而這七情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最主要就是從色、聲、香、味、觸、法等這五欲六欲而來的。因為面對種種境界的時候,心中生起了對於境界的苦樂受,或者是違逆得失的想法,因此就連帶產生了七情等的種種情緒。
儒家四書中的《中庸》一書當中就有提到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像這些話語都是在提醒大家,發起這些情緒並不是理所當然的,如果要發起這七情的話,也應該要克制在一個合理的節度當中;那麼無論是對自己,或者是對天地萬物來說,都是比較好的。
另外所謂「戒」,本來就是有自我克制防備,或是禁止的意思。因為超越常態的七情六欲,只會讓自己的身心狀態變得雜亂無序,甚至於產生病苦,或者是因此得罪了他人,而遭受到很多不好的後果,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所以即使是從世間法來看這七情六欲,也還是應當要戒止的;而如果是真的想要走上福德與智慧都具足的解脫道路,那麼更是得要從克制、戒止這些欲界粗重的七情六欲開始。當我們自己的身心能夠逐漸安止下來之後,才能夠逐漸體會佛法當中比較微細而全面的六情五欲之理;進而證實六情六根以及五欲六欲的境界,都是空無不實的,這樣才能夠真正走向解脫自在、究竟安樂的境界。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說明到這裡為止,感謝大家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上一篇:(轉載)不二法門及八萬四千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