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31 23:00:00牛頭犬

2014年我的電影生活結算

最喜愛的電影前20名



一、《年少時代》Boyhood
一部被時光雕刻的電影,片中的時代背景、關係默契、情緒感觸,都是隨著時間累積上去的,無法計算,也無法計劃,李察林克萊特讓一段十多年的平凡生活流水帳,透過真實時間的發酵,變成一個無法複製的巨大真實,涵納著極其寬闊的生命思考與世界觀。

二、《一條大路通羅馬》Sacro GRA
我們都在擠滿了車的環狀公路上緩行,只能看著眼前那片窄小的視野。藉著紀錄一條大路週遭,種種被侷限擠壓的小人物生活,從中透視那個我們沒能看見的城市,更突顯生命一種共同的荒謬。

三、《星光雲寂》The Clouds of Sils Maria
正盛的青春,與已逝的記憶,自然的華美,與反芻的創作,呼應了整部影片所貫串的各種經典印象,其中那不變的生命主題。時間,死亡,與不願妥協的掙扎(藝術)。

四、《醉鄉民謠》Inside Llewyn Davis
一個有著威爾斯怪名字的創作歌手,抱著一隻名叫尤里西斯的貓,在1960年代初的美國,繞了一個奇怪的生命大圈圈,永遠的不合時宜、永遠的格格不入、永遠的時不我予,這是個不曾褪色的反英雄悲劇,但柯恩兄弟卻惡作劇式地,要我們笑哈哈地吞下去。

五、《巴黎聖羅蘭》Saint Laurent
煙不離手、黑框眼鏡、自戀笑容,這正是依夫聖羅蘭,一個永遠沒人能夠看到他背後的陰影,但卻連活著/存在,都需要對這個世界,擺出一種展示姿態的偉大藝術家。

六、《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電影中那個奮力地製造出某種虛妄假象,來說服自己舊時代尚未遠去的飯店經理,最後,他那輕如鴻毛的死亡,正像是一種對老派文明的殉道,是一首目送十九世紀消逝的歐陸悲歌。

七、《內布拉斯加》Nebraska
編導亞歷山大潘的拿手好戲,口是心非、言不由衷、自說自話,在他電影裡的人物,似乎永遠也走不出自己腦中的那個世界,但《內布拉斯加》蕭颯灰冷的黑白影像中,幽默卻似乎變得不那麼尖酸,溫情似乎也不那麼可疑,是他最意外地讓人舒服又感動的作品。

八、《第二扇窗》2つ目の窓
既世故成熟,卻又充滿熱情天真的人生觀,既是一種生生不息、趨向永續永恆的渴望,也是一種面對死亡而流露出的從容神氣。

九、《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之後 & 在離開他之後》The Disappearance of Eleanor Rigby: Him & Her
不在於他和她,而在於他和她周遭的所有人物,用他們的寂寞、用他們的疑惑、用他們的犬儒、用他們的虛無,去揭露出婚姻與愛情裡面,那永遠會讓人失望,卻又永遠讓人無法抗拒的殘酷誘惑。它拆解了婚姻關係裡的角色意義(這比《控制》Gone Girl還精采)、拆解了心靈相契的癡心妄想、拆解了不會改變的承諾,但卻肯定了,永遠需要陪伴的寂寞。

十、《冬日甦醒》Kis uykusu
契訶夫的信徒努瑞貝其錫蘭,在安納托利亞高原上重現了一個契訶夫的世界,遙遠的城市、封閉的空間、無望的創作、囚禁的生命、貧富的衝突、親情的挫敗、悶燒的怨懟、酸楚的妒意...慾望永遠無法得到滿足的每個人物,用盡尖銳冷酷的語言戳刺著彼此,讓偽裝的面具在情緒無盡的對抗之中,一片片碎落,只剩下孤寂內在的喃喃。

十一、《愛情的模樣》Hoji Eu Quero Voltar Sozinho & 《戀夏小情歌》God Help the Girl
十二、《無人出席的告別式》Still Life
十三、《湯姆在農莊》Tom à la ferme
十四、《肌膚之侵》Under the Skin
十五、《進擊的鼓手》Whiplash
十六、《纏繞之蛇》Leviathan
十七、《KANO》
十八、《依達的抉擇》Ida
十九、《魔幻月光》Magic in the Moonlight
二十、《大夢想家》Saving Mr. Banks & 《完璧之身》Effie Gray



最感失望的五部電影

一、《八月心風暴》August: Osage County
對一齣經典劇作的大屠殺,荒腔走板莫此為甚。

二、《寂寞星圖》Maps to the Stars
近年來柯能堡噴灑在銀幕上最大的一坨嘔吐物。

三、《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Why bother?

四、《露西》
法國中學生一篇搞得很炫卻論述差強人意的哲學作業。

五、《絕美之城》The Great Beauty
《一條大路通羅馬》的相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