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0 17:58:35阿文

◎兒仔

■臺語用字比較

  ◎兒仔

  「兒」‥竹管兒、火藥包兒。
  一個字,有白讀及文讀,嬰兒的兒,從小不是讀作「啊」?
  你去看古代的文獻,誰寫作「仔」呢?
  多半非河洛話民族,才如是寫!
 
※陳世明舖於「閩南語漢字學」。2025.06.10.二 09:33:00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30214170806482/posts/2088290614998832/
============================================================
├潘文良。2025.06.10.二 10:38:00
  文字何曾有貴賤?人卻充滿了偏見!
  用「仔」又如何?
  用「兒」著較高尚?
  如是《論語.雍也》子曰‥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將「也」,用作「仔」〔ㄚˋ a2〕,豈有不可?
  如是「回也」,如是「桌也、椅也、狗也、貓也、雞也、鴨也」,有何不可?
 
  一個字,有白讀及文讀——也有「俗音」;就算是「訓讀」,久了也就「約定俗成」。
  如是「牛仔褲」——
華語讀作〔ㄋㄧㄡˊ ㄗˇ ㄎㄨˋ〕——舊讀〔ㄋㄧㄡˊ ㄗㄞˇ ㄎㄨˋ〕。
台語讀作〔ㆣㄨ├ ㄚ ㄎㆦ└ gu5~7 a2~1 khoo3〕。
(「仔」為粵語用字,音〔ㄗㄞˇ〕,如‥手巾仔、女仔、狗仔。)
  如是華語「桌子、椅子、狗子、貓子、雞子、鴨子」,台語對應為‥
「桌仔、椅仔、狗仔、貓仔、雞仔、鴨仔」,有何不可? 敢是對應‥
「桌兒、椅兒、狗兒、貓兒、雞兒、鴨兒」?
   能將「兒」,訓讀為〔ㄚˋ a2〕,而不能將「仔」,訓讀為〔ㄚˋ a2〕?
~~~~~~~~~~~~~~~~~~~~~~~~~~~~~~
├陳世明。2025.06.10.二 12:00:00
潘文良‥
  「文字學」誤用如你,就看破手腳了。
  吃飯,臺語食飯——就是看到「吃」,讀作「食」。
  眼鏡,臺語「目鏡」——看到眼,讀作目。
  廣東話也是,看到「子」,讀作「仔」——這在他們的文獻記載都有!
  沒有人說文字誰比較高尚,只是談「用對字」與否而已!
~~~~~~~~~~~~~~~~~~~~~~~~~~~~~~
├潘文良。2025.06.10.二 12:00:00
  台語人看著「說故事」,唸作「講故事」——「說」字豈有「講」之音?
  台語人看著「吃飯」,唸作「食飯」;看著「眼鏡」,唸作「目鏡」——
這叫作「自動翻譯」,而非「吃」有音〔食〕、非「眼」有音「目」。
  如是看著「嬰兒」,台語愛讀文音‥
〔ㄧㄥ├ ㆢㄧˊ{漳}∥ㄧㄥ├ ㄌㄧˊ{泉}
 ing1~7 ji5{漳}∥ing1~7 li5{泉}〕。
  若是將「兒」讀作〔ㄚˋ a2〕,也是「訓讀」——自動翻譯。
  如是「兒」字,豈有〔ㄚˋ a2〕音?
  若非者,看著「孩兒、兒童」,敢愛讀作‥
〔ㄏㄞ├ ㄚˋ{漳}∥ㄏㄞ└ ㄚˋ{泉} hai5~7 a2{漳}∥hai5~3 a2{泉}〕
〔ㄚˋ ㄉㆲˊ a2 tong5〕
  而非讀作‥
〔ㄏㄞ├ ㆢㄧˊ{漳}∥ㄏㄞ└ ㄌㄧˊ{泉}
 hai5~7 ji5{漳}∥hai5~3 li5{泉}〕
〔ㆢㄧˊ ㄉㆲˊ{漳}∥ㄌㄧˊ ㄉㆲˊ{泉}
 ji5 tong5{漳}∥li5 tong5{泉}〕?
  如是看著「嬰仔」,讀作‥
〔ㆥ├ ㄚˋ(漳)∥ㆪ├ ㄚˋ(泉) enn1~7 a2(漳)∥inn1~7 a2(泉)〕
  豈非自來「約定俗成」的習慣?
  如是華語「桌子、椅子、狗子、貓子、雞子、鴨子」,台語寫作‥
「桌仔、椅仔、狗仔、貓仔、雞仔、鴨仔」,讀作‥
〔ㄉㄜ ㄚˋ …… ㄚ ㄚˋ〕(torh4~1 a2 …… ah4~1 a2),
有何不可、有啥呣著?
  如是台語用「仔」〔ㄚˋ a2〕,有何不可、有啥呣著?
~~~~~~~~~~~~~~~~~~~~~~~~~~~~~~
├├陳世明。2025.06.10.二 12:03:00
潘文良‥
  看起來,你的邏輯不太好,不懂我在講什麼?
~~~~~~~~~~~~~~~~~~~~~~~~~~~~~~
├├潘文良。2025.06.10.二 12:08:00
  所謂‥「青菜豆腐隨人愛。」
  你愛用你的「兒」字,讀〔ㄚˋ a2〕。
  人愛用人的「仔」字,讀〔ㄚˋ a2〕。
  隨人愛用著好——無須「己是人非、是己非人」也!
~~~~~~~~~~~~~~~~~~~~~~~~~~~~~~
├├陳世明。2025.06.10.二 12:12:00
潘文良‥
  這個頻道,不適合你,請離開!
~~~~~~~~~~~~~~~~~~~~~~~~~~~~~~~~~~~~~~~~~~~~~~~~~~~~~~~~~~~~
├丁常耀。2025.06.10.二 11:37:00
潘文良‥
  潘兄,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們自己明明就有「兒」這個字,可以用,幹嘛還要拿一個廣東人,在用的「仔」,來訓讀成[á]呢?
  如你所說的‥文字沒有貴賤!
  那咱們台灣人,為何要貴「仔」輕「兒」呢?
  更何況‥「兒」這個字,還是咱們千年前的老祖宗,代代相傳……延續下來的!
~~~~~~~~~~~~~~~~~~~~~~~~~~~~~~
├├潘文良。2025.06.10.二 13:12:00
  漢文字與讀音的對應,本來是「有跡可尋、有據可證」,可嘆自古以來,字是「借來借字」,音隨之也「借來借去」——借久著呣免還。
  如「欲」〔{文}ㄧㆦ iook8/(白)ㄧ ik8〕,
如今,也被借為台語〔ㆠㆤㆷ beh4(漳)∥ㆠㄨㆤㆷ bueh4(泉)〕。
  「欲」者,心所希求也——欲望、欲求……只是「心理活動」。
  台語〔ㆠㆤㆷ beh4(漳)∥ㆠㄨㆤㆷ bueh4(泉)〕,
對應華語是「要」——身(骹手)有所行動也!
用「欲」字訓讀,不如直接用「要」字訓讀。(台語用字{要卜}。)
  我要食、我要啉(我需要吃、我需要喝),與「我欲食、我欲啉(我想吃、我想喝)」,意思其實有所別也!
欲,也只是心想——不付出行動,也行啊!欲吃,也只是想吃,不吃不會怎樣。
要,是需要——若不付出行動,不去吃、不去喝,那就得餓肚子、口渴啦!
如是借用「欲」為「要」,音義也就混淆錯亂啦!
 
  「兒」字,台語讀作〔ㆢㄧˊ{漳}∥ㄌㄧˊ{泉} ji5{漳}∥li5{泉}〕。
  「男兒、女兒、孩兒、兒子、兒童」,也是古來既有之詞。
  「桌子、椅子、狗子、貓子、雞子、鴨子」,猶能在古來詩詞裡找到——
台語人,如何不直接將「子」字,讀作〔ㄚˋ a2〕?
  如是〔ㄚˋ a2〕,台語直接用「子」就好啦!何必再用「仔」字,寫作‥
「桌仔、椅仔、狗仔、貓仔、雞仔、鴨仔」?
  用「仔」字,是近代唸謠(歌仔冊),所慣用的字——
既成「事實」(約定俗成)也!台語人,也用𠇺誠「慣勢」啦!
  用「仔」字,讀〔ㄚˋ a2〕音,怎會有人,看著「礙目」咧?
(台語「子、仔」,音義往往有別也!如‥
 種子(種籽)、種仔(種仔茶),音義有別。
 歌子‥歌手。歌仔‥歌兒,音義有別。)

 
  阿文只是感覺‥
就讓「兒」字,單純地,就讀〔ㆢㄧˊ{漳}∥ㄌㄧˊ{泉} ji5{漳}∥li5{泉}〕吧!無須再「湊熱鬧」,去用作〔ㄚˋ a2〕罷了!
~~~~~~~~~~~~~~~~~~~~~~~~~~~~~~
├├Pwhei Kao。2025.06.14.六 22:12:00
潘文良‥
  「賢哉,回也!」
  「回也」的意思,是「那就是顏回」。
  「也」不是「兒、子」的意思!
~~~~~~~~~~~~~~~~~~~~~~~~~~~~~~
├├潘文良。2025.06.15.日 09:59:00
  「回也、由也」,此「也」字,是「語助詞」——無義。
  「也」即有音〔ㄚ〕,如是「時也、命也、運也」——
文音讀作〔si5 ia3~0 、 bing7 ia3~0、 un7 ia3~0〕。
白音讀作〔si5 a3~0 、 mia7 a3~0、 un7 a3~0〕——有何不可?
  如是「兒子」,為「名詞——同義複詞」,「兒義、子義」,通同也!
  如是「桌兒、椅兒、花兒」,此「兒」為「綴詞」——無義。
(「桌兒、椅兒、花兒」,意思可不是「桌的兒子、椅的兒子、花的兒子。)
  如是「桌子、椅子」,此「子」為「綴詞」,意思可不是「桌的孩子、椅的孩子」。
  如是「桌仔、椅仔、狗仔、貓仔、雞仔、鴨仔」,此「仔」為「語助詞」——無義。
  如是「阿公、阿嬤、阿爸、阿母、阿兄、阿姊、阿弟、阿妹」,此「阿」為「綴詞」——無義。
  「嬰兒、兒子」的「嬰、兒、子」,皆為「名詞」——此「兒」並非「綴詞、語助詞」,台語讀作〔ㄚ〕——
「嬰兒」台語讀作〔ㆥ├ ㄚˋ(漳)∥ㆪ├ ㄚˋ(泉)〕。
「兒子」台語讀作〔ㄚ├ ㄍㄧㆩˋ(漳)∥ㄚ├ ㄍㆩˋ(泉)〕。
此「兒」本為 「名詞」,竟然變成「綴詞」,這樣行嗎?說得通嗎?
  
~~~~~~~~~~~~~~~~~~~~~~~~~~~~~~~~~~~~~~~~~~~~~~~~~~~~~~~~~~~~
├呂應鐘。2025.06.10.二 11:21:00
  試試,沒捲舌的ㄚ音,捲舌後,就變成兒音,
  「竹管ㄚ」捲舌,變成「竹管兒」。
  年長的台灣人,應該小時候玩過「翁ㄚ標」,「翁ㄚ」就是粵語的「公仔」。
  「也」發音不是〔ㄚ〕,而是〔ㄧㄚ└ ia3〕。
~~~~~~~~~~~~~~~~~~~~~~~~~~~~~~
├├潘文良。未及留言,已被踢出!
  「也」的讀音——
【也】《唐韻》羊者切;《集韻、正韻》以者切,音野。
   {華}ㄧㄝˇ
  台{文}ㄧㄚˋ ia2
   (白)ㄧㄚ├ ia7
   (白)ㄚ├  a7
  吳守禮台語,有加四個音‥
   {本}ㄧㄚ└ ia3
   {本}ㄚˋ a2
   {本}ㄚ└ a3
   {本}ㄚㆷ ah4
 
  「也」字,有〔ㄚ〕的音!
  《論語》中,多的是語助詞「也」‥回也、由也、可也、知也、勇也、人也、辱也、宗也……
  如是「也」字,讀作〔ㄚ˙ a3~0〕,也是真順口。
  為何無用「也」字,為台語〔ㄚˋ a2〕的用字,寫作‥
「桌也、椅也、狗也、貓也、雞也、鴨也」?
  
============================================================
■附註
  阿文第一次,在「閩南語漢字學」,留言回應了〈陳世明〉的舖文——
說了不同的「異見」,看來是很「不中聽」,結果就被「請離開」——
一轉眼,就被踢出「閩南語漢字學」了!
  呵呵!看來,是個只能「按讚、比讚、說讚」的社團也!
  嗯!真是有個性!領教了!
 
■補(2025.06.15.日)
  嗯!想是被「解封」了!
 
■附錄
▽陳世明。2025.05.13
◎泡妞,就是泡七兒,Why? 且聽我慢慢說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aXz6jz1Lfc
▽小張。台語烏白講第二十二集。2024.07.27
◎《臺語的ㄚ,日常生活當中,無無不〔ㄚ〕。講清楚、說分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etZRlUbA&themeRefresh=1
  陳世明博士說‥臺語的ㄚ=兒,您被騙了嗎?
  「今兒日」這樣寫,合理嗎?
  小張認為‥這是不合理的寫法。請見影片詳解!

 
 
※阿文註
  「兒子」,讀作〔ㄚ├ ㄍㄧㆩˋ(漳)∥ㄚ├ ㄍㆩˋ(泉)〕(阿囝)?
  「兒子」是「同義複詞」,「兒」即是「子」,都是「名詞」。
  「阿囝」的「阿」是「綴詞」,如‥阿公、阿嬤、阿爸、阿母、鳥阿兄、阿姊……
  花兒、鳥兒……此「兒」是「綴詞」,無義。
  為了把「兒」讀為〔ㄚ a1〕,「名詞」變成「綴詞」……說得通嗎?
  如是「嬰兒」,兩字也皆為「名詞」。嬰兒者,初生的幼兒。
  《釋名》人始生,曰嬰兒。胸前曰嬰,抱之嬰前,乳養之,故曰嬰兒。
   一曰‥女曰嬰、男曰孩。
  將「嬰兒」,的「兒」,「名詞」變為「綴詞」
……說得通嗎?
 
【阿囝】ㄚ├ ㄍㄧㆩˋ(漳)∥ㄚ├ ㄍㆩˋ(泉)
    a1~7 kiann2(漳)∥a1~7 kann2(泉)
⊕孩子啊、兒子啊!
 ◇《集韻》囝‥九件切[ㄍㄧㆩˋ kiann2],音蹇。閩人呼兒曰囝。
 ◇《正字通》囝‥閩音讀若宰。
  《青箱雜記》唐取閩子為宦官,顧况有《哀囝》詩,又有《囝別郎罷、
  郎罷別囝》詩以寓諷。郎罷‥閩人呼父也。
【嬰兒】ㄧㄥ├ ㆢㄧˊ{漳}∥ㄧㄥ├ ㄌㄧˊ{泉}
    ing1~7 ji5{漳}∥ing1~7 li5{泉}。
【嬰仔】ㆥ├ ㄚˋ(漳)∥ㆪ├ ㄚˋ(泉)
    enn1~7 a2(漳)∥inn1~7 a2(泉)

 
▽小張。台語烏白講第二十三集。
◎孔子教你講臺語!真的假的?孔子會講臺語嗎?來看看就知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qx9X8fh-Kw
 
※阿文按
  諺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總是各有各的見解——
  也只能多方比較,多方考據,
  所謂台語「正字」,有的也只能選其「適者」而用罷!
 
◎潘文良整編《漢文華臺字海.仔》。2025.06.10.二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978821105480673/posts/24546058498330269/
 
============================================================
※本文整編後,舖於「新聞台。潘文良著作集」。2025.06.10.二 17:58:35
◎潘文良臺語用字比較《兒仔》。2025.06.10.二 13:12:00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1994702
※佈告於「臺語學院」。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978821105480673/posts/24549511457984973/
※佈告於「臺灣資料交流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34167333333483/posts/9948694588547329/
※佈告於「台語生活社」。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24327644503170/posts/4154724888130086/
※佈告於「母語教學網」。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17918739507276/posts/1377966680169138/
※內存於:我的網站/01/TG/2b02.htm
■標籤:#竹管 #火藥 #白讀 #文讀 #嬰兒 #文獻 #民族 #貴賤 #偏見 #習慣 #青菜 #豆腐 #頻道 #思考 #問題

上一篇:◎智慧與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