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11:44:08聖天使
吉利控股集團換帥,為下一步全面合併沃爾沃鋪路?

12月1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官網顯示,原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及首席財務官李東輝已正式接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團CEO,安聰慧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CEO、總裁。
據官網介紹,李東輝於2011年4月加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擔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2012年4月起擔任沃爾沃汽車公司的董事會成員, 2011年5月至2014年3月擔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執行董事,2016年6月至2020年11月擔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及首席財務官,2020年11月起擔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團首席執行官。
2016年7月起擔任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HK.0175)執行董事、董事會副主席,2016年12月起擔任吉致汽車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2017年9月起擔任路特斯集團董事長,2018年9月起擔任盛寶銀行董事長。
從履歷來看,李東輝在國內公司以及中外合營跨國企業中擁有超過20年的財務和企業管理工作經驗,對戰略風險管理、財務管控及資本運作等有着獨到的見解,曾多次通過運營和資本運作,成功規避風險,實現了對公司戰略和財務運作的系統管控,在公司的發展戰略制定、財務管控、資本運作和合資合作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12年,李東輝榮獲第六屆中國CFO年會暨2012年中國CFO年度人物之「創新CFO」大獎。

以他的能力和資歷勝任集團CEO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近年來,吉利控股集團在「戰略協同、推動變革、共創價值」的使命下,一直在持續壯大規模,在全球多地興建整車廠並組建合資公司。又是入股戴姆勒,又是合併沃爾沃……這次讓李東輝擔起大旗,估計是有意推動更大膽的商業規劃運營,讓有才華的李東輝掌握更大的主動權。
那麼為什麼是選擇在這個時候呢?或與當前首要的沃爾沃合併事務有關。
今年2月10日,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官方均發布消息稱,雙方正探討兩家公司業務合併進行重組的可能性,從而組建一個更強大的全球企業集團。重組後,吉利除了全資控股沃爾沃外,沃爾沃、領克、極星等品牌也將進入吉利的集團體系。並計劃將合併後的業務香港和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上市。
但到了7月下旬,沃爾沃公布的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由於新冠疫情封鎖限制措施導致供應鏈緊張,工廠停工,該公司上半年出現運營虧損。今年1-6月營收下滑14%至1118億瑞典克朗,運營虧損9.89億瑞典克朗,而去年上半年則獲利55.2億瑞典克朗。2020年上半年,沃爾沃在歐洲本土市場的新車銷量暴跌38%,在中國和美國市場的銷量下滑幅度也超過25%。
而在業績報告公布前,吉利控股6月份表示,公司董事會已批准發行人民幣股份於上海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的初步建議。因此,這兩家公司的合併計劃因此被暫時擱置,以推動監管部門的審批過程。
對此,沃爾沃發言人表示,由于吉利正在準備科創版上市,因此無法討論兩家公司的潛在合併事宜。一旦吉利完成與此有關的活動,談判就會恢復。

9月初,吉利汽車正式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創板招股書,招股書顯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擬投資總額為204億元,其中擬使用本次募集資金200億元。
9月28日,上交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召開2020年第83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會上審議了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的首發事項。隨後,科創板上市委發布公告,吉利汽車科創板首發過會。
至此,吉利汽車成為「科創板整車第一股」已然是板上釘釘的事實,那麼,下一項重要集團事務自然就是重提吉沃兩家的合併事宜。
目前吉利集團市值在262.7億美元左右,而相關機構投資者對沃爾沃保守估值在120億到180億美元之間,兩者一旦重組,將會誕生一個市值超過300億美元的大集團。這個市值大概率將超越福特汽車367億美元市值,並將直追上汽集團。

所以,在這種對於關係集團重要發展前景的併購事務中,必然少不了一個經驗豐富、兼具膽識與才華的旗手,而李東輝當之無愧。
相信在李東輝接任後不久,吉沃合併事宜很快就會有新的進展,李書福的全球化夙願又近了一步。---(汽車大事記)
*[最暢銷的電動車竟然不是特斯拉?!這款「神車」給中國品牌正名]
估計馬斯克做夢也想不到,能對特斯拉Model 3造成威脅的,竟然是一款「代步神車」。

而根據官方數據,這款代步神車在剛剛過去的11月份銷量突破3萬輛,這意味着,很可能出現首款打敗特斯拉Model 3的電動車。
五菱宏光MINI EV是一款今年7月才剛剛推出市場的A00級純電動車,它的躥紅不是偶然,而是微型電動車市場剛性需求的爆發。
在以特斯拉為首的新造車企業將中高端電動車市場推向一個新高度時,相對被忽視的微型電動車市場卻在悄悄醞釀一個大牛市。
五菱宏光MINI EV的一炮而紅,標誌着微型電動車市場已經成熟,開始進入收割期,屬於微型電動車的時代勢不可擋。
勢如破竹的五菱宏光MINI EV
從未有一款電動車能夠如此威脅特斯拉Model 3的地位,雖然這是一款售價還不到Model 3零頭的「代步車」。

根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今年9月,宏光MINI EV在國內的銷量達到14495輛,而特斯拉Model 3為11329輛;10月,兩者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宏光MINI EV共賣出20631輛,而特斯拉Model 3是12143輛。
就在日前,五菱汽車官方宣布,宏光MINI EV 11月銷量再創佳績,單月銷量高達33094輛,成為今年國內新能源市場中唯一單月銷量破三萬的車型。
國內最火爆的電動車從此易主。
因實現國產而輕鬆奪得銷冠之位的特斯拉Model 3,被宏光MINI EV反超。
而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特斯拉Model 3的銷冠寶座也保不住。
10月,特斯拉Model 3在全球共售出22755輛,五菱宏光Mini EV是20631輛,兩者之間只有2124輛的差距。11月份特斯拉Model 3的全球銷量尚未出爐,但憑藉其前幾個月的表現,大概率不會超過3萬輛,可以說,宏光Mini EV已經穩操勝券。
喊出「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口號的五菱汽車也快速做出反應,將這款車11月、12月的產量由此前的25000輛/月提至30000輛/月、33000輛/月,以滿足市場供應。
宏光Mini EV的熱銷,不僅讓前兩年銷量一直震盪下滑的上汽通用五菱重拾信心,更讓上游供應產業鏈的一連串公司受益。雙林股份、億利達、萬安科技、川環科技等多家公司均表示已獲得新增訂單。

據財聯社報導,雙林股份在建設一條新增產線供貨宏光MINI EV;億利達擬計劃調配一條產線專門為該款車型進行配套;川環科技目前提供給五菱宏光的真空制動軟管已經上升到4萬件/月;萬安科技也表示已獲得宏光MINI EV的新訂單。
宏光MINI EV為何能一炮而紅?
五菱宏光MINI EV能夠一炮而紅,並非偶然。
還記得一代神車五菱宏光的輝煌戰績嗎?五菱宏光MINI EV就是在複製五菱宏光成功的道路,不得不說,上汽通用五菱捕捉商機足夠「快、准、狠」。
先來看看五菱宏光當初是怎麼火起來的。

受惠於這波利好政策,上汽通用五菱年銷量從60萬輛一度飛奔至200萬輛。
五菱宏光MINI EV之所以能夠一炮而紅,也有着與五菱宏光躥紅同樣的天時地利人和。
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發布了許多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包括給予補貼、限購地區給純電動車直接上綠牌等等,給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肥沃的土壤。而微型電動車由於體積小、不限行,加上經濟性好,市場剛性需求開始醞釀沉澱,迎來發展良機,此為「天時」。
宏光MINI EV推出市場後,上汽通用五菱複製了五菱宏光的老路,深耕下沉市場,對三四五線城市准消費群體發起攻勢,這種走下沉市場的區域戰略,是這款代步車成功的因素之一,此為「地利」。
」在柳州,這台車賣得非常好,還有就是以前低速車的主流市場,比如在徐州附近,山東南部、河北南部那邊也賣得很好。」百靈研究合伙人楊渝表示。
在對目標地區進行精準地位後,五菱宏光MINI EV接下來要幹的事情就是,俘獲人心。在這一點,這款車自身的條件對目標受眾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首先,五菱宏光MINI EV的目標消費群體對價格敏感度高,而這款車的官方指導價為2.88-3.88萬元,定價在所有微型電動車中幾乎最低,價格區間與低速電動車重疊,產品力和安全性又明顯高於低速電動車,可實現降維競爭。
其次,這款車身材嬌小,2917*1493*1621mm的車身尺寸、1940mm的軸距方便在大街小巷中穿梭、停車,120公里的續航里程也能滿足小地方短距離出行的需求。
不限行、價格低、實用,這幾個特點組合起來,就如當初五菱宏光一般,迅速俘獲大量人心,算得「人和」。
所以,五菱宏光MINI EV的一炮而紅,是必然的。
微型電動車時代正式拉開序幕
五菱宏光MINI EV的火爆熱銷,標誌着微型電動車市場迎來爆發。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角光環不再只圍繞着特斯拉、蔚來、BBA以及其他合資品牌的中高端車型,也出現在微型電動車頂上。

此外,疫情之後的經濟波動致使人們縮緊了消費預期,原本打算購置10萬元汽車的消費者,可能改而購買5萬元左右的電動車,加上疫情防控期間,微型電動車成為普通群眾首選的短途出行工具,這就給微型電動車帶來新的市場機遇。
一個屬於微型電動車的時代,正式到來。
值得探究的是,這個市場究竟有多大?
立木信息諮詢發布的《中國微型電動車行業現狀與未來預測報告(2018版)》曾作出預測:到2020年,微型電動汽車保有量將達到600萬輛, 超過新能源汽車保有量500萬輛;每輛微型電動汽車價格在2-5萬元之間,據此可以估算出2020年微型電動汽車市場「蛋糕」達到千億級。
楊渝認為,「市場空間一年三四十萬輛是有可能的,紅利期會持續一段時間」。
隨着低速電動車的逐漸淘汰,微型電動車的市場爆發期必將持續一個過程,年銷量規模有望達到50萬輛。
50萬輛,千億市場,這是一塊不小的蛋糕,不可能由五菱一家獨占,勢必吸引更多主機廠進入市場。雖然五菱宏光MINI EV目前還沒有遇到對手,但明年以後,可能會有車企學習上汽通用五菱的打法,不排除會遇上勁敵。
事實上,目前市場上在售的微型電動車數量不少,除了五菱宏光MINI EV,還有歐拉黑貓、奇瑞eQ1,就連最近被法院裁定破產重組的華晨汽車也與新日合資打造出一款微型電動車(華晨新日品牌)。

價格在3-5萬元的微型電動車利潤非常低,如何實現盈利並取得良性可持續發展是這些車企共同面臨的挑戰。
在這個目標下,主機廠至少要做好三點:一是抓好品控,二是撬動私人消費市場,三是實現規模化生產,將成本控制在一定範圍。---(汽車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