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22:34:52俞講師

重新開始的第二年

重新開始的第二年

今天週二搭乘凌晨一點的華航班機,從舊金山飛回台北,抵達台灣的時間是週三早上五點零五分,回到家整理行李,隔天週四早上七點半跟夥伴一起飛往泰北清邁,這是疫情之後滿堂育樂營重新開始的第二年,想到三個重點跟大家分享。

一、小隊的基本動作要確實教會班員

由於疫情的影響,泰北育樂營中斷三年之久,去年遭遇很大的挑戰,因為所有的班員都是第一次參加育樂營,對於營隊的基本動作,像是報數、問好、用餐禮節等,全部都是空白沒概念。

記得去年提醒過隊輔,首先從禮貌問好開始做起,因為泰北的孩子很單純很可愛,只要我們用心用力的帶動,班員都願意配合,看到去年班員的禮貌都做得很真誠,讓營隊充滿道氣與凝聚力。

至於小隊報數的學習,由於流程的延誤,下課的時間受到壓縮,沒有足夠的時間演練報數,因此報數還有進步的空間,期許今年班員的報數更加專注-整齊一致。

如果今年再回育樂營的舊班員超過半數,整體的磁場比較像國中班,需要半天的時間就能帶動出向心力。

相對的,如果今年參加育樂營的全新班員超過半數,整體的磁場就像國小班育樂營,因此更需要從基本動作開始學習與反覆演練。

去年第一天延誤的原因是掌握不到班員報到率,班員報到之後小隊的人數不平均,為了平均班員的人數,花費比較長的時間協調溝通,因此我們要記取教訓,請隊輔配合班導的指令,盡快的確定小隊班員,盡量讓營隊準時開始。

二、請隊輔多分享本身修辦的成長經驗

為什麼自己要強調這一點?

因為育樂營未來三年的目標是引導班員走向道場,營主任預定在清萊建設大佛堂,等到三年之後清萊大佛堂落成之後,滿堂育樂營就會更換場地,如同帕黨育樂營就在佛堂舉行。

如今隊輔都是在營隊長大,藉由分享本身的成長經驗,啟發班員對於修辦的信心,鼓勵班員藉由修道辦道改變自身的宿命,創造福慧雙修的人生,進而發心效法老奶奶的慈心悲愿,成為承先啟後的修道人。

三年疫情如同一場考驗大刷洗,疫情之後再來營隊的班員,必然都具足祖德根基緣分,如同道場的善二代善三代,因此我們要把修道辦道的信念融入在營隊,讓班員在潛移默化的過程,啟發他們的本心本愿,等到他們自動自發的發心發愿,未來他們就會成為我們在泰北育樂營的生力軍。

三、建立彼此信賴的感情聯繫繼續輔導成全

如今的時代因緣不同以往,我們可以藉由手機與網路繼續聯繫,保持互相關心的關係,畢班之後不再是放牛吃草,而是建立互相聯繫的群組,跟班員之間建立的約定,班員自己訂定的成長目標,我們都要持續的鼓勵班員去做。

唯有落實在營隊學習的成長,班員才會更加肯定營隊的高峰經驗,對營隊有認同感與歸屬感,建立正向肯定的口碑,班員自然會介紹同學來參加育樂營。

同樣的,如今的修辦因緣不同以往,因為天時緊急的機緣有限,我們在泰北深耕開創的經驗很可貴,每一年夥伴來到泰北都會有不同的體驗與突破,累積自身的經驗智慧,期許夥伴未來都成為開荒下種的開路先鋒。

在此建議帶到第一年班員參與的小隊,期許隊輔要發愿帶動三年,因為班員都是同一個學校的學生,他們的回籠率很高,只要一年又一年回到營隊,累積成長性與歸屬感,相信這些班員長大之後,經過培訓就會是充滿愛心與信心的夥伴。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13:13:38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