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了解-責任尊重
關懷了解-責任尊重
年少輕狂的時代,受困於感情之中,看了很多書尋找解答,心理學家弗洛姆寫的「愛的藝術」這本書,帶給自己諸多的啟示,最關鍵的一點是真愛的四個要件:「關懷、了解、責任、尊重。」
每一年在營隊解答心心相印的問題,總會告訴班員真愛的四個要件。同樣的,講述的當下也在提醒自己,到底自己是否做到真愛的付出?畢竟「愛人與被愛」是一輩子都在學習的必修學分。
「關懷-了解-尊重」這三點,如同三角形的三支點,中心點即是「責任」。
感情的核心價值即是「責任負起」。無論是親情、友情、愛情、道情都有責任在其中,因為對愛的人有責任,願意付出真愛才有關懷對方的言行態度。
誠如媽咪小時候常對我說:「因為你是我兒子,我才要管你,隔壁家的孩子我不管。」
當時聽不懂媽咪話語中的涵義,事實上她在傳達一個愛的訊息,她管我是因為她愛我,她愛我是因為她對我有教養的責任。
常常提醒青少年,談戀愛要負責任,沒有責任感的愛情是虛妄不實。
相對的,對於感情不敢負責任的人,即是欠缺成熟度與安全感。
欠缺成熟度的人,對自身沒有信心,對於他人沒有信任感,不了解自身的需求,不懂得關懷對方,忽略對方的感受,沒有完善的自我概念,只有自以為是的我執我見,導致不了解彼此,欠缺尊重對方的選擇。
沒有安全感的人,對於感情的渴望有如無底洞般,內心充滿控制慾與佔有慾,過度在乎對方的反應,過度想要對方的關愛,導致討好型的溝通,只是盲目迎合對方的需求,忽略本身的感情需求。
跟上述兩種人談戀愛,內心感到非常累,甚至是心力交瘁-身心失調,好像做什麼事都不對,好像付出所有的關懷卻是徒勞無功。
彼此之間的相處,常常為了一些小事起衝突,反覆無常的衝突時常發生,直到消耗完彼此的好感與感覺,最終莫名其妙的分手,搞不清楚分手的原因?
所以談戀愛之前需要學習自愛,提升人格成熟度,藉由自知與自信,建立完善安全感。
先學習關懷自己-了解自己,關懷本身的心理需求,了解隱藏的非理性想法與感情黑洞,善用四句話清理負面情緒,引發清明的反省心得與真我覺知。
不然每一次談戀愛到最後都是傷痕累累,導致不信任他人逃避感情,甚至產生心結形成憂鬱症,淪落到生命的幽谷而走不出來。
多一分關懷就多一分了解
關懷與了解的結合是「投其所好」。
譬如對方喜歡吃香蕉,你買了蘋果給他,他只是笑一笑,不見得會想吃與歡喜。相對的,你特別買了香蕉拿給他吃,對方必然感到喜悅與滿足,因為你同時滿足對方的生理需求與心理需求。
往往我們的做法卻是適得其反,因為我們習慣用本身的主觀判斷他人的需求。
譬如自己喜歡吃榴槤,自然而然的主觀判斷,認定家人跟我一樣喜歡吃榴槤,所以當我買了榴槤回家想要給家人驚喜,卻發現家人沒有興趣,根本沒有人想吃,感到失望與不解。
最簡單明瞭的作法是直接詢問對方=請告訴我-你想吃什麼水果?不要用猜想,不需要自作主張,更不需要給對方驚喜,只要做到投其所好的選擇,即能創造事半功倍的幸福。
多一分了解要多一分尊重
選擇水果是小事,從小事引申擴大即是大事,大到未來兩個人的生涯規劃與婚姻生活,都是需要關懷與了解,更需要彼此的尊重與諒解。
相對的,小衝突小問題的持續累積,未來必然導致大衝突大問題的爆發,需要防微杜漸的為人設想。建立尊重彼此的共識非常關鍵,唯有尊重彼此的差異,才能將心比心的溝通了解。唯有重視對方的感覺,才能感同身受的體貼關懷。
在感情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小心「非理性想法」的干擾與破壞,因為非理性想法的「應該主義、完美主義、受人讚許」,很容易造成感情的摩擦與裂痕。
以前常常用應該主義去要求對方=妳應該了解我的壓力、妳應該體諒我非常忙、妳應該配合我的時間,應該主義造成的批判,導致對方感到壓力與困擾。
以前常常用完美主義去期望對方=妳不應該忘記約定、妳應該要記得是七點見面、妳不應該遺失剛買的眼鏡、妳不應該無理取鬧,完美主義產生的指正,導致對方感到不舒服,好像事事都必須配合自己。
以前心裡面有受人讚許的渴望=做任何事情都想要獲得對方的讚美,付出了什麼都想要獲得對方的肯定,產生患得患失的得失心與過度渴求。只要對方沒有讚美肯定的回應,感到失望與難過,甚至懷疑對方是否變心不愛我。
了解對方「不完美」是維繫感情的關鍵,包括對方的缺點、情緒反應、生活慣性、喜好厭惡等。
認知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因此我們不能用應該主義與完美主義去要求他人,更不需要渴求他人的讚許,因為自我肯定才是真,自我概念的完善是源自於「自知-自信-自愛-自主-自覺-自尊」,不是來自他人的讚美。
多一分尊重要多一分寬容
感情的建立是兩個生命的磨合,不是兩個生命的吻合。「天作之合」這句話只是文學的名詞,不是世俗的真相,沒有人跟自己是天生就合得來,甚至自己跟自己都合不來。
因為一樣米養百種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一個人的指紋不同,每一個人的成長歷程截然不同,由此可見感情建立是一種生命學習,無論是親情、友情、愛情、道情,所有人際關係的建立,即是為了學習「互相尊重與包容彼此」。
感情磨合需要時間歷練與智慧淬煉。時間的歷練需要多久,端賴彼此因緣的長短,親人的因緣是一輩子,朋友的因緣是一段一段,愛情的因緣如同存錢法則,有真愛付出就有存款,擁有真情存款的感情是生生不息。相對的,一旦停止真愛的付出,當真情存款取用殆盡之後,這段因緣自然就結束。
既然這輩子要圓滿累世的因緣,一切的因緣都要善了,善了因緣的修煉目標即是萬緣放下:「當生命走向盡頭,將要離開人間的當下,誠實的面對自己是問心無愧心無罣礙,緣起緣滅都歸零。」
針對已經過去的情緣,不要念念不忘的執著,需要清理與反觀,清理累積的怨懟,一切的想不開-放不下都要反省澄清,進而獲得「經驗智慧」的教訓。
同樣的,對於目前發生的因緣,需要尊重對方的選擇,尊重帶給彼此轉圜的空間,「一念之轉」能包容彼此的過錯與澄清盲點,藉由報恩了愿的修辦過程,在了愿中了緣-了苦-了罪-了業,最終無債一身輕安然回天。
6/3/20 11:38:38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