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愛自主-從心開始
自愛自主-從心開始
歡喜心-甘願做
常常問自己一個問題:「這件事情是『應該去做』還是『甘願去做』?」
以前很多事情都用「應該去做」的心態=應該去洗碗,應該倒垃圾,應該洗供杯,應該早點到佛堂不要遲到,應該要早睡早起,應該準備好講稿,應該要去渡人成全人,應該要聯絡夥伴,應該不生氣不抱怨等。
諸多應該的聲音在心裡面,演變成非理性想法的「應該主義」,導致內心累積龐大的壓力,好像一塊大石頭壓在胸口,變成越做越難過,越來越多的心結。
相對的,如果不去做的話,心裡面浮現「不應該這樣」的批判聲音,引發歉疚感與罪惡感,形成小我否定的負面心病,最終喪失「初發心」的純真與真誠,滋生出「怨恨惱怒煩」等負面情緒而不自知。
修道辦道辦營隊,每當心裡面累積諸多的負面心結心病之後,必然會遭遇魔考,產生「見山不是山」的瓶頸,看什麼都不順眼,做什麼都不開心,感覺越來越無力,陷入「不知不覺逃避退縮」的困境。
曾經困在「見山不是山」的考驗中,長達五年多之久,直到媽媽罹患老人痴呆症,為了減輕媽媽的病苦,在佛前真誠的叩首與實心懺悔,善用四句話清理之後,接收到上天加靈,再次重發心愿找回初發心,澄清無力感的前因後果,轉化心結心病才過關。
在實心懺悔之後,承認「一切都是我的錯」,錯在我用「應該主義」去要求他人,錯在我用「人心人意」去比較計較,錯在想要「成就需求」的滿足。忘記要抱持歡喜做甘願受的心態,欠缺感恩上天與反省自我,不知不覺中形成小我的我執我見。
自愛要從心開始=做任何事抱持歡喜心,心甘情願的承受承擔。無論身體很「辛苦」,或是心裡面感到「心苦」,依然笑著包容一切的後果,自然體驗「吃苦了苦受罪了罪」的修道真義。
只要歡喜甘願就不會抱怨,沒有抱怨的起心動念就是保護身口意。因為沒有抱怨的負面情緒累積,身體不會製造癌細胞,因為沒有抱怨的慣性反應,自然就不會被他人影響與誤導。
老師慈悲過:你有抱怨的心就沒有了愿的心
自主要從心開始=自性真主人當家作主,凡事都是用天理良心做主,避免陷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虛妄假相。
相信「人類是萬物之靈」,靈在擁有思考反省的覺知力與從心選擇的自主性,因此良心作主的選擇,即是歡喜甘願的決定。
熬夜分享很歡喜很甘願
每一年營隊總召集時,必然公開的宣達一件事實:「三天營隊的睡眠時間不到十小時是常態,如果無法接受的話就不要勉強參與。」
因為參辦營隊不是休閒放假的時光,而是吃苦受罪的修煉歷程,更要實踐老奶奶慈心悲愿,進而效法老奶奶任勞任怨為眾生犧牲奉獻的精神。
為什麼第二天晚上小隊成長列車的夜談時間是不設限?為什麼班員的分享是欲罷不能?
因為每一位隊輔都願意傾聽班員的心聲,因為每一位隊輔都體驗到歡喜甘願的心境,因為大多數的隊輔都曾經當過班員,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反覆演練很辛苦很甘願
俗話說得好:「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每一年營隊看到活動組夥伴在台上完美呈現,無論是營歌、晚會、大地遊戲、活動主持人等,相信完美呈現的背後,他們必然要付出精力與龐大的時間,藉由反覆演練與嚴格驗收,最終才有歡笑的成果。
由於活動組的目標是帶給班員「挑戰突破與歡樂時光」,進而「創造快樂的學習,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試玩、演練、驗收的一系列培訓過程,活動組內總是充滿笑聲與道氣。
有求必應很忙碌很甘願
營隊分工是簡單明瞭=輔導組的職責是顧好班員,活動組的責任是台前呈現,除此之外其他的工作事項,全都是課務組的範圍。課務組等於是營隊的核心CPU,包括課程設計、教室佈置與事務處理,等於是包山包海,所有「人-事-物-地-時」都要有求必應的搞定。
「不厭其煩的忙碌」是一種修煉功夫,修煉本身的火候周全。相對的,因為事情太多受不了,心裡面感到煩躁不爽,一旦出現煩躁的臉色與語氣就破功。
「有求必應的忙碌」是一種修行功課,修煉「放下小我完成大我」的態度。從「任勞任怨」的配合,提升到「無怨無悔」的付出,即是展現大無畏的精神與修辦志節。相對的,因為太忙碌心生埋怨,產生比較計較的抱怨,一旦出現抱怨的心念與話語就破功。
老師慈悲過:「修道辦道行同軌」。
無論是課務組、輔導組、活動組的夥伴,都要藉由營隊的參辦,體驗「修道修心-辦道盡心」的真義。
從參辦營隊的歷程中,改變本身的慣性反應,放下固有的我執我見,進一步轉化脾氣毛病,化解「怨恨惱怒煩」的負面情緒反應,「從心開始」的清理「應該主義」,學習彌勒祖師的慈心笑容,抱持歡喜心付出真愛,最終完成濟世救人的白陽聖業。
5/8/20 11:38:38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