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23 15:34:27俞講師

同心的信

同心的信
上週六、日在屏山進行台灣區的總驗收,與往年例行的總驗收有兩點不同:一、時間提早了一個星期。過去都是六月最後一週才總驗收,今年特別提前的目的是希望總驗收之後,各組有充分的時間,重新調整與準備,讓營隊的品質更加完善;二、排定了表演大賽的呈現。往年在山上只有演練隊呼比賽,事實上隊呼與表演大賽都創造出小隊的凝聚力,對於整體的成長性是很關鍵的歷程,今年由於新加入的隊輔比例很高,讓新隊輔有實地的親身體驗,未來帶領上有正向的示範作用!
總驗收的目標很明確─建立共識、實地演練!建立共識不是口號而是行動,在短短一天半的時間裡,讓隊輔扮演班員的角色,將三天流程裡規劃的課程活動與團隊競賽,藉由實地的演練,測試出帶動的成效與主題的連貫性!
按照慣例副營主任要講一堂課─六大信條,建立夥伴們對於營隊的基本信念,對於資深的夥伴是溫故知新,再次思考營隊努力的方向,對於新進的夥伴是ABCD-ㄅㄆㄇㄈ,從零開始理解營隊的結構與基準!
早年都是自己一個人講課,只是將理念與實務之間整合起來,近年來作出許多調整,去年是藉由分組討論與上台報告的方式,希望夥伴們有經驗交流的機會,今年再次改變引導的方式,請兩班共二十五個小隊發問─針對六大信條的原理與應用,至少要提出一個疑問!希望藉由心心相印的形式,促進夥伴深入了解六大信條的意義!
在提出的眾多問題中,有個問題讓自己印象很深刻─如何認定小隊已經達到同心的地步?
這個問題很棒,從六大信條─同心是育樂營的動力,這條引申出來的,不僅可以刺激我們反省自身的期望值,更能澄清小隊表現的評斷標準,當場由於時間很有限,自己回答比較匆促,藉由寫信給大家的機會,希望有更完整的闡述!
一、報數─表面上看起來報數很容易做到,或許有人認為報數的整齊與散漫似乎沒有什麼差別,事實上報數是小隊凝聚的過程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標,理由其實很簡單,當班員沒有專心注意的時候,報數只是敷衍了事,沒有真正的用心用力的大聲報數,相對的每當班員全心全意投入在營隊的時候,呈現出來的報數是響亮又清晰,不但是秀出信心十足的團隊精神,更能持續的激發出榮譽心與歸屬感!
有帶隊經驗的隊輔,比較一下班員剛剛上山的報數與最後畢班前的報數,就明瞭我的用意;沒有帶隊過的隊輔,請你們回想一下,總驗收這兩天自己所屬小隊的報數,從陌生尷尬到精神抖擻,不知不覺中發生很大的變化,就明白報數的重要性!
中庸說得好:誠於中形於外!班員是專心還是分心,其實隊輔與班導都是旁觀者清,其實報數的目的是先促使班員收心,做到收心才能引發專心,真正達到專心才能啟發真心,顯見報數的成敗,直接影響到小隊之間的互動關係,做好報數就能夠激發出營隊的向心力!
看過副營主任帶動營隊的夥伴,都知道營隊剛剛開始的時候,必定會要求小隊先練習報數,同時立即會帶動各小隊報數比快,給班員一點壓力與刺激,若是有小隊動作太慢,就會請這小隊公開的演練報數,直到達到營隊的標準為止!
這樣反覆練習的用意是藉由殺雞儆猴的模式,讓班員認知到營隊具有公平公開的標準,直接帶給大家互相配合的期許,讓他們自然的認同小隊,自動配合小隊的運作;再者讓班員知悉什麼樣的表現才符合營隊的標準,不可能隨便打混的過三天,隨時隨地都有人在注意各隊的呈現;所謂凡事起頭難,只要一開始就建立共同認定的基準,未來三天就很容易要求小隊做到整體的帶動!
二、配合度─無論是比賽的演練還是生活的起居,班員願意百分之百的配合,顯示出每個人都為了團隊合作在著想!
不知道隊輔有沒有發現,無論是隊呼比賽、表演大賽都有一項評分標準─團隊精神,這項分數就是看小隊上台前的排練與上台的呈現,到底小隊裡每位班員有沒有充分配合?對於副營主任來說,不只是看上台呈現的結果,我更會注意台下排演的過程,小隊的氣氛是否融洽?班員之間─班員與隊輔之間是否做到了集思廣益的合作?
歷屆拿到精神總錦標的小隊,幾乎都在隊呼比賽或是表演大賽中表現得很優秀,若是班員在隊呼比賽的排練時,充分發揮了同心協力的精神,積極配合隊輔的指導,一次又一次練習,不斷的互相鼓勵與打氣,不會喊累喊熱,更不會冷漠以對,上台的呈現必定是整齊劃一,帶動台上台下的磁場共鳴,瞬間引爆出滿堂彩!
若是有一位班員沒有用心投入,必然會感到無趣或是疲累,
不願意配合多次的演練,直接破壞了小隊的磁場,等到上台呈現的時候,他又會因心虛而怯場,由於動作不熟練,很明顯的影響到隊呼呈現的一致性,造成無可彌補的缺憾!
副營主任一再強調:在育樂營的比賽,不是與他人的競爭,而是向自我挑戰,挑戰自己的信心與小隊的配合度,只要相信自己能夠做到,彼此互相加油打氣,必然激勵出無限的潛能,只要相信身邊夥伴的配合,小隊的呈現就會有無窮的創意與驚喜!
不只是比賽的呈現,可以看到班員的配合,同樣的營隊共同生活的起居作息,也可以增進班員的配合度,諸如用餐、洗澡、上廁所等,處處可以肯定班員的配合度越來越高;像是泰北滿堂區前年的總冠軍,她們雖然是女生小隊,卻自我要求做到集合第一─吃飯第一的高標準,自己記得每次她們小隊率先用餐完畢,整隊起立大聲唱謝飯詞,每個人臉上都是神采奕奕,充滿了自信的光采!
再者育樂營裡最容易引起爭議的戰鬥澡,標榜的就是互相配合,一個人洗三分鐘─兩個人五分鐘─三個人十分鐘,都是鼓勵班員配合他人,盡量的減少用水與整隊花費的時間,像是上封信的曉冰同學為了配合小隊,僅僅花費兩分鐘,就把洗澡與洗頭搞定,就是犧牲小我的最佳體現!
三、傾聽與坦露─前述的報數與配合度都是顯而易見的,可是在小隊裡分享談心的時段,到底班員是否靜心─真心─開心在聆聽他人的敘述?到底班員是否願意做到自我坦露,真誠分享自身的生命歷程?這兩點是啟發班員良知良能的關鍵,也是小隊達到知心─會心─交心的臨界點!
無論是主帶的隊輔還是負責觀察的夥伴,在小隊談心的時刻,不只是看班員言行態度的反應,更有賴於隊輔當下的同理與同感,藉由感同身受的同感,引導大家接納其情緒反應,讓孩子們感受到被了解─被關懷,藉由設身處地的同理,引導每個人學習將心比心的自我反省,讓孩子們感受到被信任─被肯定,直接感應到整體的信任感與溫暖的磁場共鳴,才能讓班員願意打開心門!
那晚演練成長列車的時候,自己就提醒隊輔,分享的重點不只是說出來,更要學習傾聽他人的心語,因為坐了整個晚上,往往超過三小時,可是自己講話的時間,可能不超過二十分鐘,顯見聆聽的時間遠遠超過陳述的時間;當晚國中班乾道隊輔,最晚分享到凌晨三點半才結束,顯見每位夥伴都做到配合他人,當下善用同理心,傾聽每位夥伴的心聲,確實達到驗收的成效!
對於班員的成長而言,學習到傾聽他人的分享,就是引發孩子慈悲喜捨的佛心,漸漸的將同理心內化在人格特質裡,未來才能做到將心比心的體諒,再者聆聽到其他同學的問題與成長經驗,有如自身在照鏡子一般,讓自己有澄清反省的機會,對於原本固有的認知有了全心的衝擊與體會!
引領班員做到了傾聽與坦露,就是幫助他們學習善用佛心,當每個人都用同樣的佛心去關懷他人、體貼他人、信任他人,就能觸動完善的磁場共鳴,建立溫暖祥和的營隊,激發出生生不息的菩提心,引發出源源不絕的真愛!副營主任200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