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19 00:31:48alyx
The End(or Beginning) of Golden Era
乍聞Gregory Peck辭世的消息,莫名的情緒悄悄襲上心頭。關於死亡,關於不朽,藝術工作者在這兩者之間擺盪,尋找最後的定位。我們都看到了報紙斗大的標題寫著:「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巨星隕落」之類的字眼,然而,這一代的台灣影迷(包括我自己在內),除了字面上的溢美之詞,怕是很難明瞭,Gregory Peck之死所代表的真正意義。
好萊塢的黃金時代是一去再不回頭了,但新的科技與行銷方式,卻將好萊塢娛樂工業推向一個尚無法預見結果的「光明」未來。別說十年前,就算是五年前,沒有人會相信DVD影音科技將如何改變這個行業。從前,電視演員與電影演員的身價截然不同,不知有多少電視演員一旦有機會參與電影演出,就頭也不回的跳上銀幕。(最著名的失敗例子,當屬現正回鍋電視圈演出「CSI:Miami」的David Caruso。)但今日,當紅影集的電視演員拍攝一季影集的收入可能會讓一年只拍一至二部電影的二線電影演員(甚或一線演員)大為眼紅,更別說影集在有線電視台與地方電視台重播,或海外播映的多重曝光下所維持的高人氣(要不然Friends的眾卡司,怎麼會同意一季又一季地加演下去?),而製片公司除了從上述管道一次又一次的收回權利金外,還有拜最新科技所賜的影音附屬品DVD所能營造的驚人利潤。(製片公司所賺進的白花花的銀兩,正是使電視演員的收入水漲船高的主因。)
可千萬別小看了DVD,隨著低價位的DVD放映機開始普及,電視影集以DVD型態進行銷售已成常態。不只當紅的影集搶手,就連在收視調查中稱不上當紅,可是在網路世界與死忠影迷心中已成CULT的幾個影集,在DVD的銷售上都能賣出滿堂彩,更別提佔有DVD產品絕大宗的電影作品。於是,各式各樣、數量驚人的影音產品相繼面世,就連四五十年前的老片都不虞匱乏。各家製片廠莫不翻箱倒櫃找出壓箱寶,經典電影的SPECIAL EDITION裡有的可不止是電影本身,還有蒙塵已久的各式幕後祕辛與人物專訪,讓我每次看到經典重現的DVD介紹,就恨不得自己有用不完的錢財可供揮霍。
或許,這正是Gregory Peck之死為何能佔據北美(甚或世界)娛樂新聞頭條多日的原因。對電影工業發展已至成熟境界的美國觀眾而言,Gregory Peck不只是個名字而已,影迷們都曾經透過不同管道欣賞過他的演出,並從中獲得感動。(尤其,北美地區有專門播放經典電影的有線頻道。)Gregory Peck曾在生前的一次訪問中提到,他非常慶幸自己演出了「梅崗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因為在過去三十年間,總是遇見影迷熱切地告訴他,這部電影如何改變了自己的觀點與理念。一部電影,卻成為無數人共同的成長與回憶,就如同每年聖誕節時,北美的電視台按照慣例播放「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1946,Frank Capra執導。)一樣,電影之於人生的最大意義,莫過於此。
這讓我再度想起那首關於死亡的短詩。「九一一」時,它是少數讓我真正感到撫慰的文字。二十歲左右第一次讀到這首被譯成中文的詩,由衷喜愛,但從未認真花時間去找尋原詩內容與作者為何。「九一一」時終於找到了原詩作,但這似乎是首作者失佚的作品。然而昨天,我卻有了驚人的發現。原來,這首沒有標題的短詩是Mary E. Frye所寫,原詩完成於1932年,作者原本僅將完成的詩作送給親朋好友,但文字自有的觸動人心的魔力,讓這首詩成為從未公開出版過的名詩之一。1977年,John Wayne便在導演Howard Hawks的喪禮上,朗讀此詩以為悼念。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I am the diamond glints in the snow,
I am the sunlight on ripened grain,
I am the gentle autumn rain.
When you awaken in the morning’s hush,
I am the swift uplifting rush
Of quiet birds in circled flight.
I am the soft stars that shine at night.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cry,
I am not there. I did not die.
By Mary E. Frye
莫站在我的墓旁哭泣
我不在這裡 未嘗睡去
我是一千縷風吹過
我是雪地上的鑽石閃爍
我是成熟的葡萄上的陽光
我是溫柔的雨落在秋夜
當你醒目清晨的寧靜
我是無聲的鳥群
乍然旋聲飛起
我是夜空中的星光依依
不要 站在我的墓旁流淚
我不在這裡 未曾告別
中譯者不詳(因為我還沒找到該篇文章的留存剪報資料……)
謹獻給每一個曾經發光發熱的生命……
備註說明1:CBC廣播電台曾經製作專題為這首詩正名,並訪問多位與此詩相關的人物。相關連結如下:
http://radio.cbc.ca/programs/ideas/features/poetic_journey/
備註說明2:本文所使用的圖片轉貼自上述網址,而詩文的中譯文字權則屬於原譯者,若張貼此圖與譯文涉及侵權,請告知。
備註說明3:私心以為,「grain」這個字有多重意涵,所以「我是成熟的葡萄上的陽光」一句,若譯成「我是成熟的麥穗上的陽光」也一樣動人,未嘗不可。
備註說明4:若欲轉載這首短詩與譯文,請務必註明原詩作者與原詩相關網頁資料,誠心希望這首美麗的十二行詩,在中文世界裡不再是首作者佚名的詩。
好萊塢的黃金時代是一去再不回頭了,但新的科技與行銷方式,卻將好萊塢娛樂工業推向一個尚無法預見結果的「光明」未來。別說十年前,就算是五年前,沒有人會相信DVD影音科技將如何改變這個行業。從前,電視演員與電影演員的身價截然不同,不知有多少電視演員一旦有機會參與電影演出,就頭也不回的跳上銀幕。(最著名的失敗例子,當屬現正回鍋電視圈演出「CSI:Miami」的David Caruso。)但今日,當紅影集的電視演員拍攝一季影集的收入可能會讓一年只拍一至二部電影的二線電影演員(甚或一線演員)大為眼紅,更別說影集在有線電視台與地方電視台重播,或海外播映的多重曝光下所維持的高人氣(要不然Friends的眾卡司,怎麼會同意一季又一季地加演下去?),而製片公司除了從上述管道一次又一次的收回權利金外,還有拜最新科技所賜的影音附屬品DVD所能營造的驚人利潤。(製片公司所賺進的白花花的銀兩,正是使電視演員的收入水漲船高的主因。)
可千萬別小看了DVD,隨著低價位的DVD放映機開始普及,電視影集以DVD型態進行銷售已成常態。不只當紅的影集搶手,就連在收視調查中稱不上當紅,可是在網路世界與死忠影迷心中已成CULT的幾個影集,在DVD的銷售上都能賣出滿堂彩,更別提佔有DVD產品絕大宗的電影作品。於是,各式各樣、數量驚人的影音產品相繼面世,就連四五十年前的老片都不虞匱乏。各家製片廠莫不翻箱倒櫃找出壓箱寶,經典電影的SPECIAL EDITION裡有的可不止是電影本身,還有蒙塵已久的各式幕後祕辛與人物專訪,讓我每次看到經典重現的DVD介紹,就恨不得自己有用不完的錢財可供揮霍。
或許,這正是Gregory Peck之死為何能佔據北美(甚或世界)娛樂新聞頭條多日的原因。對電影工業發展已至成熟境界的美國觀眾而言,Gregory Peck不只是個名字而已,影迷們都曾經透過不同管道欣賞過他的演出,並從中獲得感動。(尤其,北美地區有專門播放經典電影的有線頻道。)Gregory Peck曾在生前的一次訪問中提到,他非常慶幸自己演出了「梅崗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因為在過去三十年間,總是遇見影迷熱切地告訴他,這部電影如何改變了自己的觀點與理念。一部電影,卻成為無數人共同的成長與回憶,就如同每年聖誕節時,北美的電視台按照慣例播放「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1946,Frank Capra執導。)一樣,電影之於人生的最大意義,莫過於此。
這讓我再度想起那首關於死亡的短詩。「九一一」時,它是少數讓我真正感到撫慰的文字。二十歲左右第一次讀到這首被譯成中文的詩,由衷喜愛,但從未認真花時間去找尋原詩內容與作者為何。「九一一」時終於找到了原詩作,但這似乎是首作者失佚的作品。然而昨天,我卻有了驚人的發現。原來,這首沒有標題的短詩是Mary E. Frye所寫,原詩完成於1932年,作者原本僅將完成的詩作送給親朋好友,但文字自有的觸動人心的魔力,讓這首詩成為從未公開出版過的名詩之一。1977年,John Wayne便在導演Howard Hawks的喪禮上,朗讀此詩以為悼念。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I am the diamond glints in the snow,
I am the sunlight on ripened grain,
I am the gentle autumn rain.
When you awaken in the morning’s hush,
I am the swift uplifting rush
Of quiet birds in circled flight.
I am the soft stars that shine at night.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cry,
I am not there. I did not die.
By Mary E. Frye
莫站在我的墓旁哭泣
我不在這裡 未嘗睡去
我是一千縷風吹過
我是雪地上的鑽石閃爍
我是成熟的葡萄上的陽光
我是溫柔的雨落在秋夜
當你醒目清晨的寧靜
我是無聲的鳥群
乍然旋聲飛起
我是夜空中的星光依依
不要 站在我的墓旁流淚
我不在這裡 未曾告別
中譯者不詳(因為我還沒找到該篇文章的留存剪報資料……)
謹獻給每一個曾經發光發熱的生命……
備註說明1:CBC廣播電台曾經製作專題為這首詩正名,並訪問多位與此詩相關的人物。相關連結如下:
http://radio.cbc.ca/programs/ideas/features/poetic_journey/
備註說明2:本文所使用的圖片轉貼自上述網址,而詩文的中譯文字權則屬於原譯者,若張貼此圖與譯文涉及侵權,請告知。
備註說明3:私心以為,「grain」這個字有多重意涵,所以「我是成熟的葡萄上的陽光」一句,若譯成「我是成熟的麥穗上的陽光」也一樣動人,未嘗不可。
備註說明4:若欲轉載這首短詩與譯文,請務必註明原詩作者與原詩相關網頁資料,誠心希望這首美麗的十二行詩,在中文世界裡不再是首作者佚名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