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5 14:49:32orangebach

〈食療一〉:寂寞芳心聚樂部---馬鈴薯燉肉

我很愛吃馬鈴薯,從小就很著迷外婆做的洋芋泥,有碎肉沒碎肉都很愛。

長大之後看了日本節目,才發現有馬鈴薯燉肉這道菜,日劇三十拉警報中,江角真紀子也常跟反町隆史圍爐,吃得也是這道菜,算是基本又充滿溫暖的一道家庭料理。

今天中午在準備料理的時候,我邊削著胡蘿蔔邊自言自語,到底馬鈴薯料理是台灣家常菜還是日本家常菜?結果Kurt才告訴我,這該是道俄國菜,起源於日俄戰爭時,俄軍在帳蓬裡因陋就簡,煮了馬鈴薯燉肉。不過食物果然無國界,馬鈴薯燉肉就這樣穿越敵對,到了日本。

今天下午跟leeping爬政大後山,她很細緻地敘述著分手後的寂寞心情;「或許是年紀大了,長期累積的寂寞又太多了,現在動不動就覺得寂寞」、「每到周五我就開始害怕,周六、周日那種找不到人的感覺,睡都睡不好」、「以前,我可以自己煮頓飯給自己吃,覺得很厚愛;現在,一想到沒人分享我的食物,我就全身沒力,愈發傷感」。

「寂寞是什麼感覺呢?」我問。
「就是找不到任何人,全世界好像只剩下你的感覺。該做的事情你全做了,該排的時間你全排了,該認真的你也全認真了,竟然還會有全世界剩下我一個人的時候。」leeping說。

於是,我推薦了「馬鈴薯燉肉」給她,因為這是「簡簡單單生活,踏踏實實暖意」的寫照。切洋蔥,我們都會流淚刺鼻;切胡蘿蔔,我們也都得費力才能切成輪刀塊狀;削馬玲薯、胡蘿蔔皮,都可能削到手;調味料得自由心證,每一勺、每一口都是風險;而為了要汁甜肉嫩,一點時間都不能偷工減料。

這不是生活是什麼呢?(我可沒太哲學、太老成的意味啊....)

●Recipe

食材:肉塊(紅肉為佳,有錢吃牛,沒錢吃豬)半斤、胡蘿蔔一條、馬鈴薯兩個、洋?半個。蒟蒻、香菇隨意。大蒜十顆。

調味料:醬油、甜醬油、糖一點點(聽說用冰糖可以讓肉閃閃動人,我是偷懶用果糖)、酒多多。比例不固定,自己要嚐一嚐。

步驟:
一、肉塊買來先洗過,鋪上大蒜。
二、胡蘿蔔切塊、洋蔥切片後,起鍋炒熱。
三、把炒熟的胡蘿蔔和洋蔥鋪在肉和大蒜上。
四、加入調味料差不多到四分之三食材高度,然後略加水蓋過食材。記得要嚐嚐味道:要鹹就多點醬油,要多柴魚味就多點甜醬油,嫌柴魚味配肉有點怪,糖就多些。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捨不得酒,否則肉會有腥味。
五、鍋子蓋起來燉。先中大火,等煮開幾分鐘後,轉小火慢慢燉。
六、一個小時後,馬鈴薯切大塊放進去燉。再續燉上半到一個小時關火。大功告成。
七、配菜:建議簡單燙或素炒青菜就好,盡量配味道清爽的菜餚,不然既無法突顯馬鈴薯燉肉的美味,配菜也會感覺亂糟糟的。

這道菜很容易,吃到嘴巴的效果卻遠超乎你的努力,非常值得嘗試。

台灣口味的馬鈴薯燉肉用鹹醬油,再用蔥薑蒜辣椒入味,紅燒的味道有草莽氣息;日本味的馬鈴薯燉肉用甜醬油,只用蒜或不用辛香料入味,有壽喜燒的感覺。今天我來個台日混血,以鹹醬油為底,再用甜醬油提味,辛香料只加蒜,酒用日本大關清酒,燒起來妙不可言!唯一敗筆是肉塊切太小,燉一燉還真如肉店老板娘說的會縮水,下次記得要切大塊點肉,吃起來滿足感一百分。

最後想提醒一點是關於鍋具。我因為想省錢又偷懶,將就用了以前室友留下來的鍋子跟不對盤的蓋子,吃起來當然一樣美味,只是料理過程會有一些瑕疵。好比鍋與鍋蓋如果剛剛好的話,水份流失更少、聚熱力更強,可以縮短燉煮的時間,節省瓦斯。鍋子比較適合中等深度的圓鍋,我用的鍋太深,不太容易嘗味道,而且越吃越少一定要換鍋,否則更難盛。

希望leeping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和母親的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