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1 10:00:00小鳳

土著的心聲



  想到要用油田比喻澳門,其實不是今年的事。1999年的暑假,我到阿聯酋的杜拜(Dubai,即迪拜)小住,讀了一點當地的歷史。當時知道的是,杜拜原來是一個以漁業為生的窮地方,六十年代發現了石油,窮地方一下子富起來。不過,杜拜人很早就明白油井不是生生世世用之不竭的,所以他們利用石油帶來的財富,發展城市基建,透過石油帶來的商機,發展商業,數十多年過去以後,當年我小住的杜拜,跟很多出產石油的中東國家不一樣,她的機場是世界著名的中轉站,她的物流中心是很多國家仿傚的對象,其他支持國家富有的產業包括轉口業,金融銀行業和旅遊業,石油只佔其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三十五。

  當年回澳,剛巧傳來香港有人提議開賭的消息,也就寫了短文,概嘆“當我們再看其他產油國的石油業一元產業結構時,我們不能不佩服杜拜人的遠見和魄力。……叫人家永遠不開賭,容易錢只讓自己來賺,情形就像一個產油國叫發現油田的鄰國不要開採石油一樣,說不過去。”

  上面的一大段文字,是從自己那篇叫《油井乾了》的短文中抄錄出來的。那篇文章,後來收在自己前年出版的文集裡。出動“自己抄自己”一招,不是為了“湊字數”,而是想證明,我們當中,至少有一部分人,早在博彩業開放以前,就有某種模糊的意識,明白合法博彩有點像油田,可以令一個社會輕易的富起來;可是,又因為合法博彩是每個城市都有權仿傚的,不像石油是真正的稀有地球資源,所以我們對是否能保證這樣的財富資源永遠都在自己的手上,一直不敢過於肯定,這種不安全的感覺,又讓賭業變得像油田,因為它也可能乾涸,只是,它乾涸的方式很可能不是來自內部,而是來自外部其他地區也來開賭的競爭。所以,曾幾何時,我們會擔心可能隨時出現的地區競爭對手,會希望博彩業盡快帶動其他周邊產業發展起來,會期望社會的經濟支柱,可以給我們多一點安全感。




(澳門2006.之六)
原載2006年10月26日《澳門日報》
圖片說明:今日杜拜(來源:http://www.wolkenkratzer.dubai-city.de/burj_al_arab_dubai_01.jpg


小鳳 2006-11-12 23:24:15

娜:
謝謝你的來訪!
寫這個系列,是希望可以記下澳門高速發展過程中的一些想法,因為想寫得軟性一點,很多看法都希望是陸續的寫出來,這點希望你體諒。
你提到的就業市場問題,說真的,我覺得那是過去的狀況,今天應該會不一樣,不過,不一樣的程度去到哪裡,我還沒有掌握。從身邊的人事觀察,這幾年願意回澳的在外地讀書的朋友應該比過往多,我自己也認識覺得澳門有機會而回來發展的人。當然,如果拿澳門跟英美比較,我們可以發展的空間其實還是有限,只是,按目前的發展速度和規模看,我覺得前景還是樂觀的。
你提到的多元問題,政府其實也有提出,目前的情況是,多元發展的概念有了,但沒有真的落實,也許,多元也是在發展的起步階段,如果你真的有心,我覺得你可以考慮回來,因為要多元發展,澳門最欠的是人才,特別是了解澳門本土特色而又具有專業素養與國際視野的人才。只有足夠數量的這樣的人才,我們才可能在發展的同時,保留自己的特色,又或是發揚個性的優點。

2006-11-09 08:16:57

忘了一點, 就是從我所學的理論上看, 澳門應該發展多完經濟,diversification.光靠賭業真的太risky. 旅遊業...希望政府能從澳門的特色文化上發展而不是只重於發展成像vegas一樣的渡假地, 我可是很proud of 澳門的獨有文化的...要多完發展, 還得做好教育, 提高居民質素...若再不正視問題, 恐怕質素反而會越見降低...到時就為時已晚了.

2006-11-09 08:07:09

很不經意地走進你的網站, 讀了你寫關於澳門的文章, 很發人心省, 但好你好像都沒有說出你的意見呢.網主你在澳門算是有知名度的一群, 很想聽聽你的看發.
我是在美國留學的土生土長澳門人...有時看見澳門現在不受控的發展,會感到很心酸,媒體很多時都太集中宣揚發展很好的一面, 市民很多時又有點盲目,很多隱憂好像沒多少人看到....我聽我剛從美國畢業回澳門的朋友說, 澳門的job market 有很高的demand 只是假象,現在的工作可分兩類, 一是學歷要求低的, 像普通文員, 荷官, 另一種就是要有至少兩三年工作經驗, 加上澳門很多公司的制度仍很落後, 像我們這些大學畢業生, 要找一份有前途的工作仍是很難. 聽說很多僱主請人的時候, 開給本地人的條件比請外地人低得多,好像不給機會澳門人發揮所長一樣...這是千真萬確的事.
這樣的澳門, 令很多留學外國本想回澳門一展所長的人欲步,我眼見很多朋友寧願留在美國, 英國, 就是因為澳門的機會太少....我...算是其中一個吧..很想為澳門作出貢獻,改變很多陋習,但一群小眾又能做甚麼呢?!